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目前在全球有著廣泛的影響力,其中以東亞、東南亞尤為突出,而佛教在公元前2年傳入中國,大概在西漢時期,經過上千年的發展,歷史上也誕生了不少傳播佛法的得道高僧,那中國古代著名僧人有哪些,中國著名佛教人物有哪些,TOP10排行榜就為大家盤點並介紹佛教名人排行榜前十名。

中國古代十大名僧

1.支道林

支遁,東晉時期的高僧、佛學家、文學家,被世人稱為支公或林公。他出生在陳留,或許是河東林慮人。他年輕時隱居於餘杭山,25歲出家,後來居住在支硎山,再後來到建康講經,與謝安、王羲之等人交往,熱衷於探討玄理。他的見解在注釋《莊子·逍遙遊》中表現得非常獨特。後來,他在剡縣沃洲小嶺建立了一座寺廟,成為僧眾的領袖。晉哀帝時,他應詔前往京城,居住在東安寺講道,三年後返回剡縣去世。支遁精通佛理,他的詩文流傳至今。據文獻記載,《神駿圖》描繪了支遁對馬的深愛故事。他還寫過《即色游玄論》,宣揚“即色本空”的思想,被認為是般若學派的六大家之一。他的其他著作還包括《釋即色本無義》等。

2.法顯

法顯是中國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他與幾個同學結伴從長安出發,經過多個國家,最終到達北天竺。在這次旅行中,他遇到了許多其他僧人,並收集了大量梵文經典。他是中國第一位到海外取經求法的大師,也是一位傑出的旅行家和翻譯家。整個旅程歷時13年,最終在義熙九年歸國。

3.鳩摩羅什

鳩摩羅什,又名羅什,是東晉時期後秦的一位高僧,也是著名的佛經翻譯家。他擅長般若和漢語,曾遊學天竺,深究佛教妙義。401年,他被姚興請到長安從事譯經工作,率領著八百多名弟子翻譯了七十四部經典和論著,總計三百八十四卷。他的譯文簡潔而曉暢,妙義自然流露,因此廣受歡迎,對佛教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他所介紹的中觀宗學說為後世的三論宗和佛教成實師,天台宗的創立提供了淵源。他的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被稱為“四聖”。總的來說,鳩摩羅什是中國佛教翻譯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工作對佛教的傳播和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4.菩提達摩

菩提達摩是佛教中國禪宗的創始祖師,被譽為“東土第一代祖師”。他與寶志禪師、傅大士合稱梁代三大士,在南朝梁武帝時期航海到廣州。然而,梁武帝對達摩的見解不合,達摩選擇渡江北上洛陽,最終在嵩山少林寺傳衣缽于慧可。達摩是《易筋經》的作者,同時也是少林七十二絕技的創造者,將佛教禪宗帶入中國。他擁有許多神奇的傳說,被認為是中國佛教禪宗的創始祖師。

5.智顗

智顗大師是南朝陳、隋時代的一位高僧,他是中國佛教天台宗的創始人。他以《法華經》為主要教義根據,創立了天台宗的思想體系。智顗大師修習禪法,廣弘教法,創立了“五時八教”的判教,強調止觀雙修的原則。他還修正了南北方佛教的偏頗,提出了依禪觀而修行的止觀法門。他博識善辯,深達禪觀,受到陳、隋兩朝的尊重和敬仰。智顗大師的教學對中國佛教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著作有《法華玄義》、《摩訶止觀》等。他為天台宗和中國佛教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6.玄奘

玄奘是中國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譯經師之一。他出生於河南洛陽,出家後到天竺學習佛教。他在天竺和長安遊學,譯經多採用直譯,筆法嚴謹。他還著有《大唐西域記》,是研究印度和中亞古代歷史地理的重要資料。他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被用來創作了《唐三藏西天取經》和《西遊記》等作品。魯迅先生稱讚他的“捨身求法”精神,認為他是“中國的脊樑”。

7.惠能

惠能是唐代的佛教禪宗祖師,被尊稱為禪宗六祖。他在唐朝嶺南新州出生,繼承了東山法門,成為禪宗第六祖。惠能禪師在廣東新興縣圓寂,享年七十六歲。他的圓寂地國恩寺成為禪宗的重要場所,被譽為中國禪宗的發源地和嶺南第一禪宗聖域。惠能禪師著有六祖《壇經》,對中國佛教史有著重大影響。他的真身供奉在廣東韶關的南華寺。陳寅恪評價他為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大事,摒棄了繁瑣的學說,對中國佛教具有重要意義。這位大聖人和思想家雖然是個文盲,但世界上只有他具備如此奇特的身份。

8.一行

一行是唐代著名的天文學家和佛學家,他曾在李太宗時期的張公謹家族中出生。他從小就非常努力地學習天文學和佛學,並因其博學而聞名於長安。為了避開武則天的招攬,他剃度為僧侶,並取名為一行。他在嵩山和天台山學習佛教和天文數學,並翻譯了多種印度佛經。後來,他成為密宗的領袖。在武則天退位後,唐玄宗多次邀請他回京,但都被他拒絕。直到717年,玄宗派人去接他,他才回到長安。721年,根據李淳風的《麟德歷》預報不準確的情況下,玄宗命一行主持修編新曆。他最重要的成就是編制《大衍曆》,並在製造天文儀器、觀測天象和進行天文測量方面做出了許多貢獻。

9.懷素

懷素是唐代的一位狂僧,也是醉鬼,以及書法史上領一代風騷的草書家。他的草書被稱為“狂草”,用筆圓勁有力,奔放流暢。他與另一位草書家張旭齊名,被稱為“張顛素狂”或“顛張醉素”。懷素是中國古典浪漫主義藝術的傑出代表,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0.姚廣孝

姚廣孝是元末明初的政治家和高僧,曾為明成祖朱棣的謀士。他擅長運籌帷幄,指點江山,不僅能夠制定戰略計畫,也能親自指揮軍隊,是奪取江山鬥爭中的第一功臣。他身披袈裟,口喧佛號,是地地道道的和尚,同時也是一位神秘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在腥風血雨的時代,謀略家不少,但將和尚和謀臣的身份集於一身的人鳳毛麟角。姚廣孝就是這樣一位身披袈裟的政治家和謀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