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明代玉器是一種以日常生活為題材,是繼承了宋代和原帶的藝術和加工工藝特點,玉器在製作後整體造型粗狂的特點,目前國內現存的玉器大多以明清時期的最多,本文就為大家盤點明朝十大著名玉器,一起來看看吧。

明朝最具代表性的十大玉質文物

1.雕龍紋青白玉杯

這個長15.2厘米,寬12.4厘米,高3.8厘米的青白玉杯,目前被收藏在廣州博物館中,而這個玉杯托的面和底均是矩形委角,在內地雕刻有雙龍紋,龍頭的上方還刻有精細生動的“卐”字。

2.白玉如意結

這個長7.7厘米,高5.5厘米,有著白淨質地的玉器,在繩結處具有清新淡雅、舒展大方的造型,玉器在雕刻方面頗具明代特色,整體造型是由佛教八珍之一的盤長衍化而來,主要寓意著愛情和婚姻的天長地久。

3.玉組佩

玉組佩是由53塊玉共同組成的白玉質地套件,物件整體長約53.6厘米,是由五行四組共同組成,每組分別雕由麒麟、鳳鳥、仙桃、雙柿、四仙人等圖案,通常被掛在胸腹部 ,走起路來會因玉飾之間的互相撞擊而產生美妙動聽的聲響。

4.螭紋龍首玉帶鉤

這個打造於1368至1644年檢的明代文物,出土在玄武區右安門外明代萬通墓中,目前被收藏在首都博物館,而這個帶鉤曾是明清時期被廣泛使用的腰帶扣,在清朝後期被演變成裝飾性的玩賞物品。

5.凌霄花紋玉帶

這個目前被收藏在故宮博物院,有著白色玉石質地的玉帶,一套帶板總計20塊扁平狀玉石,其中大長方形8塊、小長方形4塊、桃形6塊,還有鉈尾2塊,在上面還因後來收到乾隆皇帝的喜愛,而被課上了詩詞,並題款。

6.玉人物龍紋磬

這個高20.4厘米,款20.1厘米的明代宮廷室內裝飾陳設品,原是被收藏在清朝宮廷內,目前被收藏在故宮博物院中,飾有多件構成,按照音階排列而成並使用的青白色龍紋磬,在這個物件的背面還雕刻有雙夔龍紋。

7.玉獸面紋匜杯

這個高9.2厘米,口徑13.2厘米的明代仿古玉器,是由整塊玉料雕琢而成的分上、中、下三部分的明代匜杯,在口沿的側面部分裝飾有夔紋和鳳紋,中部的杯腹飾有浮雕獸面紋,這個盛水器皿整體圖案古樸,杯體方正,是明代仿古器皿的代表作之一。

8.玉壽鹿山子

這個明代的玉器目前被收藏在故宮博物院中,而這個高14.8厘米,寬9厘米的玉器是利用青綠色的玉料來打造,整體布局有質,並通過老人、如意、桃樹等造型來表現長壽的主題,是典型的明代玉雕造型藝術風格。

9.“御用監造”玉海東青啄雁飾

這個於元末明初的玉飾,分為上下兩部分,整體直徑為7厘米,厚2.1厘米,是被清朝宮廷所收藏,在這個玉飾在背面邊柱上刻有大明宣德年制、御用監造的款識,目前在國內發現的所有明代玉器中這是唯一一件有著御用監款的作品。

10.玉八仙紋執壺

這個通高27厘米,口徑在7.8-6厘米之間的明代玉器作品,曾經被收藏在清朝宮廷中目前被收藏在故宮博物院中,而這個執壺玉器不僅在打造時借鑑了很多工藝門類,玉壺的表面上還雕刻有豐富多彩的圖案,壺的頸部還雕刻有兩首運筆流暢的草書五言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