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被文字記載的2000多年歷史中,曾先後走出無數著名的歷史人物,並且他們所處的領域也有所不同,有的在商界、有的在官場、有的在殘酷的戰場上,大家無一不在發光發熱,而還有一些人擁有卓越的才智和治世之能,為每個朝代的帝王提供獨到的謀略,那古代著名帝師有哪些,天下第一帝師是誰,TOP10排行榜就為大家盤點並介紹中國十大帝師排行榜。

中國十大帝師排名

1.姜子牙

姜子牙是古代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在商朝末年見到紂王的暴虐後,辭去官職,去周朝投靠西伯姬昌。在磻溪隱居期間,他通過釣魚結識了一位樵夫,學到了釣魚的技巧。姜子牙垂釣的故事傳開後,周西伯姬昌恭請他出山,姜子牙成為了武王的國師,立下了戰功。後來,他被封為齊國的侯,成為齊文化的創始人。姜子牙還輔佐了四代周王,以軍事和政治才能安定國家。他的垂釣之地成為了太公廟,朝廷和慕名者紛紛修建廟宇,

2.管仲

管仲,古代中國經濟學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出身貧苦,以商賈為業。他與鮑叔牙為知己,得到了鮑叔牙的賞識和幫助。後來,鮑叔牙舉薦他為齊相,齊桓公任命他為上卿、相國。在位期間,他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發展了工商、漁鹽、冶鐵,強調富國強兵,增強了齊國的戰鬥力。他還制定了選拔人才的制度,整頓了行政管理系統,維護了社會穩定。在外交方面,他推行了“尊王攘夷”的策略,與各諸侯國會盟,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霸主。管仲的思想成就非常顯著,主張以物質生活為基礎的道德教化,認為禮、義、廉、恥是維繫國家的精神支柱。他的思想整理成書《管子》,包含了天文、歷數、輿地、經濟等科學知識。管仲於前645年病逝。

3.商鞅

商鞅,戰國時期的政治家、改革家、軍事家,被認為是法家代表人物。他輔佐秦孝公,通過一系列的改革使秦國變得富裕強大。在政治方面,他改革了戶籍、爵位、土地、行政區劃、稅收等,並實施了嚴酷的法律。在經濟方面,他提倡重農抑商,重視耕戰。在軍事方面,他領導秦軍收復了河西之地,被賜予商於十五邑的稱號。然而,在秦孝公死後,他被公子虔誣陷為謀反,最終被車裂,全家被殺。

4.李斯

李斯是楚國上蔡人,他早年跟隨荀卿學習帝王之術。後來,他進入秦國,並勸說秦王嬴政滅諸侯,統一天下。在秦統一六國後,李斯參與制定了皇帝的名號和相關禮儀制度。他還堅持使用郡縣制度代替分封制,並進行了一系列的制度改革。然而,後來他被趙高誣陷,並最終被腰斬,三族被滅。李斯的著作非常豐富,尤其是《諫逐客書》被譽為古代散文名篇。

5.張良

張良是一位謀臣,智謀出眾。他常常在劉邦身邊勸諫,並在鴻門宴上幫助劉邦脫身。他還協助劉邦贏得楚漢之爭,建立大漢王朝,並被封為留侯。張良精通黃老之道,不追求權位,晚年與朋友雲遊四海。他的智謀被劉邦讚賞,被封諡號文成。

6.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也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文學家。他隨叔父諸葛玄來到荊州後,在隆中隱居。劉備三次求見他,最終聽從了諸葛亮的建議,占領了荊州、益州,與孫權、曹操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劉備稱帝後,任命諸葛亮為丞相。諸葛亮在政務上勤勉謹慎,處理大小事務,改善與東吳和西南各族的關係,加強戰備。他曾多次北伐中原,但未能實現興復漢室的目標。最終因積勞成疾,在五丈原病逝。他的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他還發明了木牛流馬、孔明燈,並改造了連弩。諸葛亮以其忠誠和智慧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和智者的典範。

7.房玄齡

房玄齡是唐朝初年的名相、政治家和史學家,他以博覽經史、工書善文而聞名。他在隋末大亂時投靠李世民,成為其重要參謀。房玄齡善於策劃,與謀臣猛將緊密合作,為李世民網羅人才,助其成功奪取皇位。李世民即位後,任命房玄齡為中書令,後封梁國公,並且對其任職位置不斷晉升。房玄齡參與制定了典章制度,使唐律比前朝寬鬆且完備。他還監修國史,主編了二十四史之《晉書》。他調整了政府機構,善於用人,從不居功自傲,被視為良相典範之一。房玄齡因病去世前,向皇帝表達了自己對征伐高句麗的見解。房玄齡被讚譽為“具備籌謀帷幄、定社稷之功”的人。

8.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是一位蒙古名吾圖撒合里,也是大蒙古國的政治家。他出身契丹貴族家庭,幼年父親去世。在成吉思汗的招約下,他參與了西征。後來,他在大蒙古國的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推動了文治,並建立了以儒治國的方略。他的制度措施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並對大蒙古國的文化融合和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他還深研老莊之學,在文學方面也有重要成就。目前,他的作品有《湛然居士文集》、《西遊錄》等。

9.劉伯溫

劉基是元末明初的政治家、文學家、軍事家,被譽為明朝開國元勛和“明初詩文三大家”之一。他自幼博覽經史以及其他領域的知識,尤其擅長天文、曆法和兵法。曾擔任過多個職位,但因受排擠而辭官回鄉隱居。後來,他應朱元璋的邀請來到應天,成為謀臣參與決策,並提出了一系列對當時形勢的應對策略。朱元璋成為皇帝後,劉基擔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在制定曆法和軍衛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因與左丞相胡惟庸關係惡化而被讒言所告,最終回到家鄉並於八年後去世。劉基輔佐朱元璋完成了帝業,並被後人比作諸葛亮,他對明初文風的轉變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的著作有《覆瓿集》《寫情集》《犁眉公集》等。總的來說,劉基在政治、文學和軍事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和影響力。

10.張居正

張居正(1525年-1582年),明朝政治家、改革家、內閣首輔,被稱為“張江陵”。他通過“萬曆新政”改革,推行了一系列措施。在財政上,他清理土地,實行一條鞭法,銀繳賦役,積累了大量財富。在軍事上,他任用名將鎮守邊疆,平定了西南叛亂。在吏治上,他實行考核制度,使官吏廉潔。張居正死後,被贈予太傅太師稱號,但後來被褫奪。他的作品有《張太岳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