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有著悠久歷史淵源,文明史數千年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而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不僅有數百個朝代更迭,還有無數歷史名人湧現出來,活躍在各個朝代中做著相關的貢獻,而除了人們熟悉的人物外,還有不少沒有得到重視,並且在後世被逐漸淡忘名字的英雄人物,那冷門的歷史名人有哪些,很少人知道的歷史人物有哪些,TOP10排行榜就為大家盤點並介紹歷史冷門的大人物。

中國古代冷門的名人排行榜

1.先軫

先軫,又稱原軫,是晉國原邑人。他是古代中國的傑出軍事家和優秀的軍事統帥。早年,先軫與趙衰、狐偃等人一起被稱為“五賢士”。前633年,宋國被楚國圍困,向晉國求救。先軫建議晉文公出兵援助宋國,以擴大晉國的聲威和統治地位。文公採納了他的建議,對楚國進行準備,加強了軍隊的建設,任命先軫為下軍佐。次年,他晉升為中軍元帥。他爭取秦國和齊國的合作,又使曹國、衛國離開楚國而投靠晉國,使楚國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然後在城濮大敗楚軍。自此,晉國稱霸諸侯。前628年,晉文公去世,秦國企圖龔鄭霸占中原,先軫堅決主張對秦國作戰。次年,他在崤山領導晉軍全殲了秦軍,俘獲了三位秦軍將領,鞏固了晉國的霸業。在與狄國作戰時,他為了曾經對晉襄公失禮而後悔,衝進狄軍陣地中犧牲了。

2.司馬錯

司馬錯是戰國時期的秦國名將,他主張“得蜀則得楚”,並成功滅亡了蜀國和陳莊之亂。他率領二十萬軍隊攻打楚國,迫使楚國獻出漢北和上庸地區。他的戰略思想不僅幫助秦國滅亡了楚國,也為後世有意進攻中原的諸侯們提供了參考。司馬錯的先見之明可見一斑。

3.婁敬

婁敬,又名劉敬,是中國西漢時期的政治家。他曾勸說漢高祖遷都關中,並因此被任命為郎中,號奉春君。後來,他穩定了漢匈關係,並提出了遷徙六國大族至關中的建議,以備戰匈奴。婁敬的戰略對安定天下非常重要。他的墓地位於鹹陽城西北永壽縣店頭鎮婁敬山。

4.陳湯

陳湯是西漢時期的將領,他學識淵博、通達事理。他起初在太官獻食丞的職位上,並與張勃結交。後來,他薦為郎,數次被派往外國。他在西域擔任副校尉期間,成功攻略了烏孫和大宛,消除了對西域的威脅。他還誅殺了匈奴郅支單于,被賜予關內侯的爵位,並被任命為射聲校尉。然而,後來他因矯制發師和貪贓被免去了官職,失去了爵位。他後來成為大將軍王鳳的從事中郎,決定了幕府的事務。然而,他因妄言和貪贓被免為庶人,被流放到敦煌和安定。後來,他回到長安,在成帝和哀帝之間去世。最終,他被追贈為破胡侯,並被王莽追贈諡號為壯。

5.劉曄

劉曄,東漢末年戰略家,曹操重要謀士,被稱為有才能的助手。他在官職上多次升遷,包括從軍長史到太中大夫等職位。劉曄提出的妙計往往能準確地判斷形勢發展,但他最重要的兩個策略卻未被曹操和曹丕採納,導致曹魏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機會。劉曄諡號景侯,是曹氏三代的重要臣子。

6.鄧艾

鄧艾是魏晉時期的大臣、將領和軍事家。他以其才學獲得了升官機會,但因口吃而未能晉升。後來他負責稻田守叢吏草一職,並督辦了多個地方的農田水利工作。他認為修建河渠、引水灌溉是提高農田產量的關鍵,並向政府陳述了治水開渠的方法,並編寫了《濟河論》。政府採納了他的建議,修建了廣漕渠,同時灌溉淮北農田。後來,鄧艾被調任不同地方的太守,開闢了荒地,實現了糧草豐收。最後,他參與了攻打蜀漢的戰役,率先進入成都,促使蜀漢滅亡。但後來他因被污衊而被收押,並在獄中被殺害。鄧艾不僅在軍事方面有卓越的才能,還在內政方面取得了成就,為統一魏晉大業做出了重要貢獻。他修建了廣曹渠和百尺渠,連線了潁水和淮水,並開闢了水運大道,這些舉措對於抗衡東吳和安固東南邊陲起到了重要作用。

7.陳慶之

陳慶之是中國南朝梁的將領,出身寒門。他在梁武帝的信任下,迅速崛起。他曾多次出征北魏,並取得了許多戰績,平定了許多城池。然而,在北魏回師洛陽的時候,梁軍慘敗,陳慶之只能獨自返回江南。後來,他被任命為司州刺史,並在懸瓠之戰和楚城之戰中取得了勝利。然而,在與東魏的戰鬥中,陳慶之兩次失利。最後,陳慶之在539年去世,享年56歲,被追謚為“武”。他雖然體弱,但他善於撫養士兵,並且在籌謀和帶兵方面非常出色。他是一位備受人們尊敬和愛戴的將領。

8.王琳

王琳,梁元帝蕭繹的幹將王僧辯的下屬,在侯景之亂中建立了顯赫戰功,並登上政治舞台。儘管遭受了許多困難和背叛,他始終堅守為國家和政權而戰的信念。然而,梁朝不久後被北齊摧毀,王琳拒絕了陳武帝的誘降,組織反抗軍隊。儘管經歷了艱難,他最終戰敗被俘。負責看管他的人打算釋放他獲取支援,但陳軍大將吳明徹為了防止他再次造成混亂,決定將其處決。

9.馬植

馬植是一位遼人,後來改名李良嗣,賜姓趙,來自燕地,擔任了光祿大夫的官職。他獻策北宋與金朝結盟,以聯合起來消滅遼朝,並且達成了一項被稱為"海上之盟"的協定。然而,這次宋金直接接觸也暴露了北宋的衰落。接著,金朝軍隊大舉南下,最終導致了"靖康之恥"的發生。馬植被認為是宋金戰爭開始的導火索,一些人把北宋滅亡的原因歸咎於他。然而,關於馬植與宋金戰爭之間的關係,存在一些爭議。

10.大策凌

大策凌敦多布是清朝時期的蒙古準喝爾部首領,他曾率軍成功擊退了俄國的入侵,並進占了西藏,但最終失敗逃回伊犁。後來,在噶爾丹的指派下,他再次率軍攻打清軍,在和通泊一戰中取得勝利,但最終在鄂卷楚勒河附近被擊敗。他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