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是雕塑的一種,是我國一種常見的“民間藝術”,並且傳承至今,我國的木雕作品大多是佛像,其中千手千眼觀音菩薩是世界上最大的木雕大佛,除了佛像之外也有許多木雕建築,而通海格子門就是其中最優秀的一個,那么接下來TOP10排行榜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通海格子門吧!

世界上最好的格子門

在雲南各種工藝品中,格子門雕刻藝術的價值最為突出,而通海縣東約3公里的小新村格子門更是其傑出代表。這個作品創作於清光緒十九年,由木雕藝術家高應美經過17年的精心雕琢完成,其工藝水準超越所有其他同類作品,被譽為世界上最好的格子門,並被國家級列入保護清單。小新村的三聖宮格子門憑藉其無可比擬的藝術價值,在中國木雕藝術史上占據了堅不可摧的地位,我們為這樣的藝術瑰寶感到驕傲。

通海格子門建造規模

清朝末期的木雕大師高應美花費17年創作三聖宮,其中精雕細刻的六扇格子門耗時最長,極其精美,歷久彌新。這些門上一共描繪了十個民間故事與著名人物,如“春秋”、“戰國”,以及“封神演義”、“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等經典作品。此外,還有關於八仙、瑤池赴會、大禹治水、十八羅漢、老子和孔子等151人的傳說故事。門上的每個人物和圖像使用赤金、銀珠、土漆進行點綴,色彩斑斕、栩栩如生。這些立體雕刻和鏤空設計使它成為了罕見的精美藝術品。這扇門的設計也融入了花草樹石、鳥獸蟲魚、房舍桌椅、山水雲雨、槍刀劍戟等元素,展現了中國傳統國畫的精髓。

通海格子門的價值

高玉美的精湛雕刻技藝在通海聚奎閣的雕刻品中展現無遺。他花費了三年至十七年的時間,傾心打造小新村的格子門,用料講究,工藝精細。每一階段的雕刻過程中,他以木渣的分量作為自己工資的計算依據,這使得木渣與他的雕刻代價等價。格子門最後用真金裝飾,至今色澤依舊。他的作品在三聖宮被譽為稀世珍寶,曾有人以詩詞讚美其藝術成就。這扇格子門在上世紀70年代被香港人以30萬人民幣或汽車交換,但遭村民拒絕,其現在的價值無法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