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是東漢末年,各政權林立,最終形成曹魏、蜀漢、東吳三國鼎立局面的中國重要歷史時期,而這段時間,各個政權之間為了擴大自身領土,政權與政權之間不斷爆發戰爭,同樣也出現過多位歷史有名人物,那三國幾大經典戰役有哪些,三國時期戰爭史上著名戰役有哪些,TOP10排行榜就為大家盤點並介紹三國時期的經典戰役。

三國十大戰役

1.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發生在東漢末年,是孫權、劉備聯軍與曹操大軍的一場戰鬥。這場戰鬥以少勝多、以弱勝強而聞名,是三國時期最著名的戰役之一。曹操率領二十萬大軍沿著長江向下進攻,而孫權和劉備的軍隊則沿江溯流前進,在赤壁相遇。曹軍初戰即敗退,暫時駐紮在烏林,雙方隔江對峙。周瑜利用曹操的驕傲輕敵,採用火攻的計策,成功引燃曹軍的舟船,並在岸上製造了重大傷亡,曹操只能下令撤退。這場戰鬥中,孫權、劉備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聯合對敵,巧妙地運用了水戰和火攻,創造了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赤壁之戰的勝利為三國時期鼎立奠定了基礎。

2.官渡之戰

官渡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戰役之一,也是以弱勝強的典型例子。建安五年,曹操與袁紹在官渡展開決戰。曹操利用奇襲戰術成功攻破了袁軍的糧倉,接著擊潰了袁軍的主力。這場戰役奠定了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

3.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的一次大規模戰役。劉備率領強大的軍隊進攻東吳,但孫權拒絕了和解的提議,轉而向曹魏稱臣,並派遣陸遜擔任總指揮。經過七八個月的相持,最終在夷陵一帶,東吳打敗了蜀漢軍隊。這次戰敗使得蜀漢繼失去荊州後實力再次受到重創,並成為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的最後一場。

4.漢中之戰

劉備與曹操在漢末三國時期進行了一場爭奪漢中的戰爭,持續了近兩年。劉備和曹操分別指揮了兩支軍隊進行對抗。劉備的將領有張飛、馬超、趙雲、黃忠、法正、黃權等,曹操的將領有夏侯淵、曹休、曹真、曹洪、張郃、徐晃、郭淮等。最終,劉備取得了勝利,並占領了漢中,使自己的領土得到擴張,並稱為王。

5.合肥之戰

合肥之戰是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孫吳與曹魏爭奪合肥的一系列戰鬥。合肥地理位置重要,在208年至253年期間發生了6次衝突。孫吳多次攻打合肥,但都未能占領城池。其中,215年和253年兩次戰鬥以失敗退兵告終,其他4次雖未取勝但也未全面撤退。合肥成為一座重要、堅固、繁榮的城市,曹魏也在230年重建新城以鞏固其地位。合肥之戰是一場持久的爭奪戰,雙方均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最終未能改變城池的歸屬。

6.濮陽之戰

公元194年,曹操與呂布在兗州地區展開了首次戰役。呂布在張邈和陳宮的叛變下占領了兗州大部分地區,曹操只剩下鄄城和范、東阿兩縣在手。曹操進攻濮陽時失利,差點被呂布俘獲,後來兩方對峙了一百多天后因為蝗災發生饑荒而各自撤退。

7.徐州之戰

建安五年,曹操率大軍征討劉備在徐州的抵抗。曹操成功擊潰劉備,避免了在官渡之戰中同時面對兩個敵人的情況。然而,劉備並沒有被徹底消滅,他在徐州背叛曹操,回響袁紹。刺殺曹操的計畫被發現,參與密謀的董承等人被殺,唯獨劉備成功逃脫並壯大了勢力。曹操想親自征討劉備,但部下擔心袁紹的攻擊。謀士郭嘉認為袁紹不會立即發動進攻。曹操決定親率大軍東征劉備,但袁紹因幼子重病而不肯出兵支援。劉備得知曹軍即將到來,出城觀察後被擊潰,妻子被俘。曹操接著攻陷了下邳,迫降了關羽等將領,繼續進攻昌稀等地,將其擊敗。劉備逃往鄴城投奔袁紹,並逐漸組織殘兵敗將,成為袁紹攻擊曹操的一股力量。

8.荊州之戰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率軍北伐襄樊,意圖奪回荊州。他先圍困襄陽和樊城,于禁率軍前來救援,卻在暴雨中遭受水災,導致七軍被淹。關羽乘船攻擊,俘虜于禁等人,重傷曹魏。隨後,呂蒙偷襲荊州,關羽敗走麥城,最終被東吳俘殺。襄樊之戰給曹魏和蜀漢帶來損失,尤其是蜀漢,損失了荊州,成為三國形勢的重要轉折點。此戰還破壞了蜀漢與東吳的同盟關係,最終引發夷陵之戰。

9.潼關之戰

渭南之戰是漢獻帝建安十六年,曹操擊破韓遂、馬超等關中聯軍的戰役。曹操原本要進攻漢中張魯,但關西諸侯起兵造反,阻止他。雙方在關中潼關、渭南等地激戰,最終曹操用計獲勝,控制了關中。這場戰役強調了策略和靈活運用軍事技巧的重要性。

10.北方統一戰

曹操統一北方的戰爭歷時17年,是曹魏的立國之戰,為後來西晉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在此期間,曹操先後消滅了各個割據勢力,擊敗了袁術、張繡、呂布、袁紹和劉備等對手,並北征烏桓,控制了長江中下游以北大部地區,初步實現了統一中國北方的局面。這使得曹操形成了對江南的威脅,構建了威逼江南的戰略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