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最出名且被人們認為是最優秀的帝王之一—唐太宗,而這位少年從軍的帝王,在唐朝建立的過程中立下過赫赫戰功,並且在登基後還多次進行對外戰爭用來確保國家統一和擴張版圖,那李世民的經典戰役有哪些,李世民的著名戰績是什麼,TOP10排行榜就為大家盤點並介紹李世民最經典的戰役。

李世民六大戰役

1.虎牢關之戰

唐朝武德三年至四年間,李世民率軍在虎牢關與王世充軍和竇建德軍進行了一場重要的戰鬥。戰後,竇建德的部眾打算擁立他的養子為王,但左僕射齊善行反對並投降唐朝。竇建德最終被斬首,王世充則被流放。然而不久後,王世充的仇人獨孤機的兒子獨孤修德趁機殺害了他和他的兄長。之後,部下將士推舉劉黑闥為王,但他在半年內被李建成平定。

2.唐與吐蕃之戰

唐朝在河西、隴右、關中和西域地區與吐蕃進行了長期的戰爭。這場戰爭對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雙方運用了多種戰術。唐朝收復了隴右和河西,但由於內亂和農民起義,對這些地區的治理能力有限。880年,原州被吐蕃攻破。滅亡後,中原和吐蕃分裂為許多地方勢力。直到元朝統一後,邊界問題消失。藏族的東界被認為是白塔和達孜多,但這只是漢藏文化接觸的標誌,並非邊界。

3.攻高句麗之戰

公元642年,高句麗泉蓋蘇文殺死王高建武,立高建武的侄子高藏為王,自稱莫離支,成為高句麗的專制君主。當年,百濟攻占了新羅的40多座城池,並與高句麗結盟,密謀斷絕新羅和唐朝的聯繫。公元643年,新羅向唐朝請求援助,唐朝派使者前往平壤勸告蓋蘇文停止交戰,但遭到拒絕。從公元644年7月到645年9月,唐朝太宗李世民親自率領軍隊進攻高句麗。唐軍先是連續攻下10座城池,但由於太宗過於保守,未能採納出其不意攻擊平壤的建議,也未能占領安市和烏骨城。由於長時間攻不下安市,加上嚴寒和糧食短缺,唐軍被迫撤軍。儘管未能徹底消滅高句麗,但高句麗失去了十多座城池,死傷五萬以上,被俘七萬以上,同時損失了大量的馬匹、鎧甲和兵器,對高句麗的國力造成了重大損害。公元661年,唐高宗李治再次發動戰爭,最終徹底消滅了高句麗。

4.唐突厥戰爭

中國唐朝和突厥兩個汗國之間的戰爭發生在7世紀初期。這場戰爭包括了多次的戰役和事件,如五隴阪之戰、涇陽之戰、渭水之盟、定襄之戰、陰山之戰、庭州之戰以及唐滅西突厥之戰等。戰爭開始時,唐朝採取了安撫和防禦的姿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開始進攻。同時,突厥內部的分裂和內亂也為唐朝的勝利創造了機會。最終,唐朝在630年和657年分別擊敗了東、西突厥,俘虜了突厥的領導人。這導致了突厥汗國的滅亡。唐朝在原東、西突厥的領地上設立了新的行政機構。

5.雀鼠谷之戰

在唐武德二年至三年間,李世民領導唐軍與宋金剛進行了雀鼠谷之戰。李世民率軍履冰渡黃河,在美糧川與宋金剛兵相持,最終擊敗了他們。隨後,李世民追擊宋金剛至雀鼠谷,連續8戰皆獲勝。戰鬥中,李世民俘虜了數萬人並奪取了大量輜重。宋金剛敗退後,與劉武周、尉遲敬德在介州會師。李世民繼續追擊,最終在介州再次與劉、宋發生大戰,最終擊敗了他們,劉武周北降突厥。這場戰役不僅阻止了劉武周攻占晉陽的計畫,還重創了北方義軍,保衛了新生的唐朝並平定了并州。

6.李淵攻取長安之戰

隋朝末年,李淵率領軍隊反抗隋朝統治,攻占了長安。這場戰爭是地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結果。李淵集團在太原發起起義,並在長安稱帝,意味著統治階級內部對隋朝的絕望,並希望取而代之。同時,這也是地主階級代表人物搶奪農民戰爭勝利果實,實現政權更迭的信號。這次戰爭奠定了唐朝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