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通常指的是東周前半段的歷史階段,指的是公元前770到公元前476年之間的事情,這段時間因為周王朝的衰弱,各大諸侯國日益壯大大權旁落,為了權利和擴張政權,各個諸侯國之間爆發的戰爭數不勝數,那春秋時期五大戰役是哪五個,春秋時期大的戰役有哪些,TOP10排行榜就為大家盤點並介紹春秋時期有名的戰役。

春秋5大戰役

1.繻葛之戰

周平王遷都東都後,鄭武公和鄭莊公成為王室卿士,權力逐漸增大,引起周天子的不滿。在周桓王時期,鄭莊公被免去卿士職位,作為回應,他搶收了周室的麥子。最終,兩方發生了戰爭。周桓王帶領陳、蔡、衛、虢等聯軍討伐鄭國,但被鄭莊公以魚麗陣大破,鄭將祝聃更是一箭射中了周桓王的肩膀。原本周桓王打算活捉鄭莊公的,但被鄭莊公制止。在繻葛之戰中,鄭莊公將周天子按在地上摩擦,使其聲望喪盡。周桓王原本想再次號召諸侯討伐鄭國,但被公卿制止,吃了一個啞巴虧。

2.城濮之戰

晉文公回國即位後,想通過一場大戰來稱霸諸侯。楚成王本想避開晉國的進攻,但晉元帥逼迫尹子玉接戰。子玉追上去請戰,城濮之戰爆發。戰鬥中,晉下軍佐胥臣將虎皮蒙在馬身上,驚嚇了楚右軍,導致他們率先潰敗。晉右翼上軍狐毛通過詐敗引得楚左軍冒進,被先軫斬斷。子玉及時阻止中軍逃離戰場。城濮之戰後,晉國稱霸諸侯,楚國退回南方。

3.崤之戰

燭之武辭去了秦師的職務後,留下杞子、逢孫和揚孫來幫助鄭國抵禦晉國的進攻。晉文公去世後,杞子建議秦穆公偷襲鄭國,秦穆公命令百里孟明、西乞術和白乙丙三位將領率軍東進。途經洛邑時,秦軍遇到了鄭國商人弦高,弦高冒充鄭國君主送來20頭牛來獎勵軍隊。但是百里孟明等人認為鄭國已經有準備,放棄了偷襲的計畫。然而,秦軍不能白白出征而毫無收穫,於是他們在當地殲滅了滑國。這時,晉國和姜戎聯軍在崤山設下埋伏。秦軍進入了埋伏圈,被晉國和姜戎夾擊,全軍覆滅,百里孟明等三位將領也被俘虜。此戰之後,秦國和晉國之間的友好關係破裂,秦國的國力受到了損失。於是,秦穆公被迫轉向西方征戰,成為西戎的霸主。

4.吳越爭霸

晉國支持吳國,楚國支持越國,導致吳越爭霸的局面。吳國在孫武、伍子胥的幫助下迅速攻破了楚國的都城郢,然後吳王闔閭打敗了越王勾踐,最終吳國稱霸。然而,越國在稱霸後面臨人才流失的問題,很快被楚國滅掉。吳越爭霸削弱了楚國和齊國的實力,戰爭也逐漸轉向依靠智謀取勝,並且滅國戰爭越來越頻繁。

5.晉陽之戰

范氏、中行氏被趕走後,智伯成為晉國正卿,開始削弱韓趙魏。他要求三家獻出土地,韓虎、魏駒屈服,而趙襄子不願,於是戰爭就不可避免了。智伯帶領韓魏進攻趙氏,趙襄子知道自己難以獨力對抗,只能退守晉陽。圍困了一年多後,智伯開河水灌城,趙襄子派張孟談去說服韓魏與趙氏結盟,共同消滅智氏。智氏本有機會代替晉國,但最終失敗,家族滅亡。晉陽之戰後,韓趙魏三家崛起,為戰國時代的到來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