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時候的戰役有很多,有保家衛國的,也有開拓領土的,而中國古時候將領領兵作戰除了學習曾經流傳下來的兵法外,還會依靠各種陣法來獲取勝利,那中國古代著名陣法有哪些,古代最厲害的陣法有哪些,TOP10排行榜就為大家盤點並介紹中國古代有名的陣法排名前十位。

中國古代十大陣法圖

1.一字長蛇陣

一字長蛇陣是一種用兵之陣,根據蛇的習性推演而來。陣勢排列成一長條,如同巨蟒出擊,攻擊凌厲。陣法有三種變化,分別是擊蛇首、卷;擊蛇尾、咬;蛇身橫撞、絞。破除長蛇陣最好的方法是限制兩翼騎兵的機動能力,揪其首、夾其尾、斬其腰。陣中主要力量是長槍兵、盾牌兵和弓箭手,弓箭手利用強弩壓陣,長槍兵則剿殺敵人。據《孫子兵法》記載,長蛇陣最早出現在漢初三傑張良和姜維的用兵之中。最終破除長蛇陣的關鍵是限制敵軍機動能力,使其無法配合作戰,陣勢自然會瓦解。

2.二龍出水陣

二龍出水陣是一種兵法,分出兩路作戰,形成兩條龍的模樣。陸壓解釋說,龍代表陽剛,水代表陰柔,龍在水中時,陰陽相調,萬事平安。一旦出水,兩龍的威力就會大增,無人可擋。為了穩住陣法,不讓兩龍交合,需要找到武藝高強且陰氣重的人,震懾住他們的陽氣,使其無法相會。

3.天地三才陣

陣法中的“三才”指的是天、地、人。天地三才陣將陰陽五行關係考慮在內,需要軍隊在攻打一字長蛇陣的頭或尾後,轉換為二龍出水陣,然後中間向前,最終形成天地三才陣。天地三才陣的概念源自《易經》,它講述了天立的道義是陰和陽,地立的道義是柔和剛,人立的道義是仁和義。這種陣法的重要性使得人們不斷研究周易及三才數理方面的知識,同時也涉及到周易起名知識大全等方面。天地三才陣是根據陰陽五行原理擺陣的一種方法。

4.四門兜底陣

“四”這個數字在中國文化中不受歡迎,因為它與“死”諧音。然而,實際上,“四”代表著生生不息,象徵著四季的循環。古語中說,“四海之內皆兄弟”,表達了中國人向世界傳遞友誼和好客的思想。另外,道家有“四象”、佛教有“四諦”,展示了“四”的多重含義。在陣法變化中,通過不同的排列變化,形成了不同的陣型,如長蛇陣、二龍出水陣、天地三才陣等等。這些陣法的變化無窮,難以抵擋。總之,雖然“四”與“死”諧音,但它同時代表著生命和豐富的含義,在中國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5.五虎群羊陣

中國古代陣法包括進攻和防守兩種,其中孫臏兵法總結了先人經驗,將陣分為十種:方陣、圓陣、疏陣、數陣、錐形陣、雁形陣、鉤形陣、玄襄陣、水陣、火陣。此外,還有雲陣、贏渭陣、闔燧陣、八陣圖、梅花陣等二十種陣型。五虎群羊陣以其排列方式給人一種絕對優勢的氣勢。

6.六丁六甲陣

六丁六甲陣是道教中的一種護法神將,茅山宗的鎮山寶物。根據道教傳說,《三才圖會》中記載了六丁六甲的神明身份。六丁六甲被用於驅使神將護體的儀式,除了二十八星宿和四值功曹,六丁六甲是最常見的。茅山宗是受到宋徽宗尊崇的道教宗派,當時劉混康是茅山宗的法宗師。徽宗在位時,他擴建了茅山元符觀並賜予劉混康寶物和《六甲神符》。後來,茅山宗併入正一教,但六丁六甲陣仍然作為小宗流傳下來。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它逐漸衰落,但仍然被視為正一教的寶物。

7.天罡北斗陣

天罡北斗陣是一種戰鬥陣法,由北斗星的7顆星的方位演變而來。陣法靈活多變,可用於小規模戰鬥和大規模戰爭。陣法依靠7星的相對位置和連線,讓敵人無法應對。陣法的關鍵是天權位置,需要一位能力超群的人居此位。另外,北斗七星圍繞北極星旋轉,陣法每次都會快速移動,不易被攻破。天罡北斗陣體現了中國古代的中式思維和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儘管真正能組成此陣的例子很少,但在金庸的小說中,天罡北斗陣展現了它的威力和震撼力。總之,天罡北斗陣是一種變化莫測、威力無窮的戰鬥陣法,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

8.八門金鎖陣

八門金鎖陣是古代戰鬥陣型中最複雜的陣型之一。它由鬼谷子創立,後經諸葛亮改良。陣型由九個陣壁和八道門組成,敵軍根據選擇的門而有不同的結果。徐庶在新野成功破解了曹軍的八門金鎖陣,揭示了其中的弱點。該陣型利用圍剿戰術,輪番作戰,消耗敵軍體力,並打擊其信心。然而,陣型分散,需要指揮官高超的指揮能力,否則易被敵軍逐個擊破。諸葛亮改良後的八陣圖在岳飛手中取得了巨大成功。

9.九宮八卦陣

九宮八卦陣是一種古老的陣法,被廣泛套用于軍事和民間活動中。它源自同一理論,具有相似的原理。九宮八卦陣是一種簡單易學、實用可靠的布陣格局,被廣泛用於行軍布陣和營地駐紮。在南陽市社旗縣陌陂鄉陌陂街,九宮八卦陣是一項獨特的傳統遊藝活動,吸引了眾多遊客。據傳說,九宮八卦陣是諸葛亮在三國時期創立的一種陣法,可以應對任何形勢。此外,八陣有多種解釋,包括八種戰鬥隊形,如方陣、圓陣、牝陣等。九軍八陣法將軍隊分為九分,強調主帥的重要性。九軍八陣法也被稱為握奇八陣,起源於黃帝時代。總之,九宮八卦陣和八陣是非常重要的陣法,被廣泛套用於不同領域。

10.十面埋伏陣

“十面埋伏”是一種利用地形和策略的戰術,通過伏擊和陷阱使敵人陷入困境,最終獲得勝利。這個戰術的名字源於楚漢相爭中的一場戰鬥。劉邦追擊項羽時,利用山谷等地形設定伏兵,讓項羽陷入困境。劉邦的部隊在不同方向包圍了項羽,使其無路可逃。經過三年的戰鬥,劉邦最終取得了勝利。這場戰鬥以"十面埋伏"而聞名,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戰鬥。通過總結這段歷史,我們可以看到這種戰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地形和戰略來取得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