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門寺位於陝西寶雞,是我國一個5A級旅遊景區,被譽為皇家寺廟,其中的地宮更是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佛塔地宮,在國際上的知名度極高,經過人們的發掘,法門寺的茶具被發現是已知最早的宮廷茶具,那么接下來TOP10排行榜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法門寺茶具吧!

世界上最早的宮廷茶具

隨著1987年4月3日,人們發現了法門寺地宮的入口之後,地宮之中的珍寶也逐漸顯露了真面目,其中出土的一套制、儲、飲的金銀茶具更是世界上最早的宮廷茶具,也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組合最完整、等級最高的成套茶具。這套茶具中主要包含茶籠、茶碾、茶羅子、茶爐、茶匙、茶盆、茶碗、茶托、調料盛器等器具,據地宮“寶物帳碑文”記載,該茶具由僖宗皇帝“新恩賜”,是皇家所用之物,規格等級為當世之最。

唐朝吃茶的過程

通過法門寺的這套茶具,我們可以得知,唐朝人在“吃”茶的時候,會先從專門放置茶葉的茶籠之中取出茶葉,經過烘烤之後再用茶碾子研碎,將茶羅子過篩後的茶末放入抽屜之後,等水燒開後再取出茶末,加水在茶盆之後調成糊狀,根據個人口味加入蔥姜、鹽等調味料,再次沖水,分到各個茶碗中,用茶托墊著茶碗端起來食用。這種吃茶方式和現代吃茶方式有著很大的不同,也展現了古代茶文化的演變。

法門寺茶具的意義

法門寺所發現的這套茶具如今陳列於法門寺珍寶館之中,這套茶具再現了唐朝宮廷茶道的全過程,也印證了陸羽所著《茶經》的相關內容,展現了中國茶文化的源流以及茶文化的發展過程。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起源於中國,始於神農時期,至今已有4700多年的歷史,直到如今,我國還有以茶代禮的風俗習慣,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