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是青銅時代的一個常見器具,後來它也逐漸演變成青銅時代代表性器具,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其中陝西的寶雞出土的青銅器最多,被稱為青銅器之鄉,此地出土的朕匜也被稱為中國之最,那么接下來TOP10排行榜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朕匜吧!

中國最早的律判決書

朕匜是中國最早的律判決書,是1975年2月出土於陝西岐山董家村一號青銅器窯藏文物,現被收藏於寶雞青銅器博物館之中,是西周中期的盥洗器。朕匜高20.5cm,長31.5cm,重3850g,腹深12cm,腹寬17.5cm,整體看起來像一隻羊,在頭的地方有一個口子,其上有獸體捲曲紋,平蓋面呈琵琶裝,下方有四個獸類蹄足,在朕匜的內地和蓋子上,刻有157字的銘文,記載的是一個事謂訟案的判決,因此它也被譽為中國“青銅法典”。

朕匜的特色

朕匜造型古樸有奇特,雖然獸足為羊蹄狀,但是頭卻像是一隻老虎,鋬手為獸首屈舌,看上去並不溫吞和善,反而有一種獰厲威嚴的感覺,在銅匜中極為少見,被定為國寶。其上的銘文的意義也十分重大,在銘文中,該器具自名為盉,這表示,西周的匜可能是從盉演變而來,讓人們能夠了解匜的發展變遷。

朕匜銘文內容

朕匜的銘文大意是:在西周某一年的一日,一個名為牧牛的人將管理者朕告了,伯揚父作為審判官處理了這個案件,認為牧牛誣告,判處其送五個奴隸給朕,並鞭打1000下,還有在臉上刺字。牧牛為減刑,送了3000鍰給伯揚父,伯揚父便改判只打500鞭。判決書中還要牧牛發誓不再抗訴,如果朕反告牧牛,則恢復刑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