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是於581年建立,於618年覆滅,總計經歷兩位帝王,享國僅38年便消失的中國大一統王朝,而這個王朝雖然時間短,但外憂內患,也經歷了不少戰爭,在文化、教育、政治、外交方面也對歷史做出了不小的貢獻,那隋朝著名戰役有哪些,隋朝有什麼戰爭,TOP10排行榜就為大家盤點隋朝時期著名戰役。

隋朝十大戰役排名

1.尉遲迥之亂

尉遲迥之亂指北周大象二年尉遲迥等老臣發動的叛亂。北周時漢人進入軍隊,將領和政權實權都轉移到漢人手中。楊堅得到漢人文武官員的支持,成功代周,隋朝登上歷史舞台。尉遲迥之亂被不同人評價不一,有人認為是為了維護北周政權不被篡奪,也有人認為是個人野心。常樂公主曾以尉遲迥為例,讚揚他的忠烈。明朝學者張燧也稱讚尉遲迥和王謙,認為他們是破家殉國的忠臣。王夫之則認為尉遲迥的行動是為了個人志向。他和楊堅一樣,都是以勢力和謀略決定勝負。勝者幸運,敗者則是常態。

2.隋滅陳之戰

隋滅陳之戰是南北朝末期的統一戰爭。北周宣帝去世後,楊堅廢北周靜帝自立,建立隋朝。隋朝在解決內部問題和外患後,發動了隋統一戰爭。楊堅派楊廣率領50萬大軍攻滅江南陳朝,逼降陳後主陳叔寶並招降其他地區。隋文帝成功完成了統一,結束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長達400年的混亂局勢。

3.三征高句麗

隋煬帝楊廣在公元612年到614年對高句麗進行了三次戰爭。第一次東征因指揮錯誤導致隋朝遭受嚴重損失,引發農民起義。第二次東征因內亂而失敗。第三次東征隋煬帝班師還朝,但高句麗國王不按命令入朝,也不放回俘獲的隋軍。這三次戰爭嚴重削弱了隋朝的國力,導致百姓生活困苦,加劇了社會矛盾,最終引發了農民起義。

4.瓦崗寨起義

瓦崗寨起義是一場歷時七八年的農民起義,動員了上百萬人,對隋王朝進行了長時間的鬥爭。他們在河南豫北地區轉戰,展現了強大的力量和壯觀的戰鬥場面。他們為推翻隋王朝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遺憾的是,這支軍隊及其政權並未持續很久,最終以失敗告終。

5.江督兵變

大業十二年,煬帝南下江都,同時農民起義蔓延全國。大業十三年,瓦崗軍逼近東都,煬帝被指責十大罪狀。李淵攻進長安,擁立代王侑為唐王。江南起事隊伍逼近江都,煬帝感到末日將臨。司馬德戡和驍果軍發動兵變,推翻了煬帝,押送他至寢殿被處決。隋氏宗室和外戚也在江都宮中被殺。然而,煬帝的侄子秦王浩因與宇文智及交往密切而倖免。宇文化及成為大丞相,準備領導隋官兵西歸。大業十四年,司馬德戡領導驍果軍進入東都,裴虔通和元禮深入宮中搜捕。宇文化及發動兵變,推翻了煬帝並處決他。秦王浩被立為新帝。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準備帶領隋官兵西歸。

6.晉陽起兵

太原起兵又稱晉陽起兵,是隋末時期李淵起兵反隋的歷史事件。隋朝末年,全國各地農民起義愈演愈烈。李淵被任命為山西河東慰撫大使,並鎮壓農民起義。隋政權土崩瓦解,地主武裝和義軍民星羅棋布。李淵及其家人決定發動起義。隋朝無法有效打擊各武裝集團,李淵覺得時機成熟,在晉陽宣布起事。他們成功誅殺監視他們的官員,獲得突厥的支持,奪取了一些地區,並最終攻克長安,李淵自立為皇帝,建立了唐朝,結束了隋朝的統治。

7.豐利山之戰

豐利山之戰是581年,隋朝對吐谷渾的一次重要作戰。隋軍採取了長驅直入、斷敵退路的戰法,兩次打敗吐谷渾,使其分崩離析,不再對隋朝構成威脅。戰爭開始於吐谷渾攻占涼州,隋朝派遣元諧為元帥,率領數萬的步騎軍隊出發,意圖抄截吐谷渾軍的後路。吐谷渾被迫回撤,與隋軍在豐利山交戰,吐谷渾大敗。吐谷渾的太子率領5萬勁騎增援,但再次被隋軍擊敗,俘虜成千上萬。吐谷渾的王侯率部前來歸降,而可汗率領近衛部隊逃亡。隋朝封吐谷渾的高寧王為大將軍、河南王,負責統領降隋的部眾。其他吐谷渾的酋長也分別獲得了官爵。賀婁子乾留守涼州,防禦西部敵人的進攻。

8.河北山之戰

河北山之戰發生在隋代,是隋軍擊敗突厥沙缽略可汗的戰役。戰役發生在開皇二年的春天,突厥四可汗帶領40萬人馬突破長城,進入河北山地。然而,隋朝的上柱國李充成功地擊敗了他們。

9.白道之戰

公元582年,突厥沙缽略可汗率軍40萬攻隋,隋將楊堅率軍迎擊。沙缽略輕敵,被隋軍5000精兵突襲,大敗。隨後,突厥軍分路攻掠北方要地,隋軍雖有勝利,但無法阻止其攻勢。突厥大軍深入到多個城市,掠奪財物。隨後,沙缽略主力在周槳戰役中被隋軍擊敗,不願繼續南進,撤兵北返。隋軍通過詐告導致沙缽略撤軍,三年防禦,反攻準備完成。突厥內部矛盾加深,災荒嚴重,勢力日益衰弱。沙缽略再次南犯,隋軍反擊,分道擊敗突厥各部。隋軍說服阿波可汗歸附,促成突厥內亂。達頭可汗降服於隋。沙缽略多次敗北,向隋求和,解除了南下滅陳的後顧之憂。

10.高越原之戰

583年五月,隋朝與突厥之間的戰鬥中,隋行軍元帥竇榮定率軍在高越原地區戰勝了突厥阿波可汗的軍隊。高越原是一片乾旱的沙漠地帶,缺乏水源。竇榮定的軍隊用刺馬的血解渴,但仍有很多人喪生。突然下起了雨,士氣大振。竇榮定趁勢發動進攻,多次打擊了阿波軍隊。史萬歲,一位被貶謫到敦煌的前上大將軍,請求立功贖罪。竇榮定知道他的勇敢,派他出戰。雙方同意派出一名壯士決勝負,史萬歲成功斬殺對方的將領。突厥感到驚訝,不敢再戰,請求和平並撤退。長孫晟,一位隋軍的偏將,趁機離間突厥,說服阿波可汗和達頭可汗依附於隋朝。阿波派使者前來朝貢。此戰中,隋軍經過多次失敗後,通過決勝負和利用內部矛盾,擴大了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