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是指較大的或範圍不定的地下洞,我國有著許多洞穴,比如說被稱為中國最長的洞穴的綏陽雙河溶洞,而苗廳則是體積最大的洞穴,那么接下來TOP10排行榜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苗廳吧!

世界上最大體積的洞穴

"苗廳"是一個位於貴州紫雲自治縣格凸河的洞穴,按容積大小來看,它是世界上最大體積的洞穴,按面積計算則位列第二。此洞穴占地116000平方米,容積達到了1978萬立方米。在長度、寬度和高度方面,分別有700米、215米和平均80米的規模,可以與12個標準足球場相媲美。在2013年,一個由英國人領頭的地質團隊利用3D雷射掃描技術為苗廳繪製了精確地圖。此外,苗廳還擁有全球最高的石筍,高度高達45米,因此被金氏世界紀錄認定為最大的單體洞室(按容積算)。

苗廳的發現歷程

在20世紀80年代,法國洞穴探索家理察發現貴州存在大量溶洞,此後他赴當地進行研究。1989年,他在紫雲自治縣格凸河第三次探訪,並聽說了著名的燕子洞,於是決定進入考察。劃著名皮艇,原以為會留在燕子洞的理察卻從另一個出口擺架河大壩出來,意外發現了“苗廳”。景區副總經理潘飛介紹,“苗廳”四個入口中,唯一可以通行的是擺架河大壩。據悉,其它三個入口位於格凸洞、燕子洞和天坑。但這些入口因水勢過大,形成的瀑布狀漩渦,使得無法進入。尤其在燕子洞,只有在水位極低的時候才可能通行。

苗廳的名字從何而來

胡木為當地登山協會副秘書長,是一位知名的溶洞專家。他解釋說,“苗廳”這個名字是外國人因周圍均為苗族村寨而取的。事實上,苗族人在外國人發現之前就已入內,關於“苗廳”的傳說在他們中間廣為流傳。當地一位黃姓的居民回憶,修建大壩之前,“苗廳”的水並不深,可以直走入洞內。不過,由於洞內距離過遠,火把燃燒完畢後不得不離開。還有流言稱,洞內可直達都勻,龍里等地,但胡木對此表示懷疑,他20次的洞穴探索經驗表示每走1公里就需1個多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