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門關是天下第一天然隘口,同時也是長城的十大關隘之一,它的特點就是極為險峻,被認為是全球最危險的關隘,那么接下來TOP10排行榜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劍門關吧!

世界上最危險的關隘

劍門關,位於劍閣縣城南,距離四川省廣元市15千米,被兩側直入雲霄的斷崖峭壁環繞。它的名字源於其地形特徵,山體斷裂形成的門洞,宛如利劍一般直插雲霄。這個地方因其獨特的地形,有著“劍門天下險”之美譽,是世界上最危險的關隘。劍門關是白堊紀形成的自然奇觀,露出的礫岩斷崖形成了垂直高度近300米,寬僅50米的天然關隘,也被譽為 "天下第一關隘"。如今劍門關是劍門關風景區的標誌性景點,在1982年被設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

劍門關歷史沿革

歷史資料表明,蜀漢丞相諸葛亮發現大小劍山之間有30里閣道,大劍山有斷壁高處,因此在此設立石關,名為劍閣或劍閣關。此地曾是諸葛亮及姜維的戰略要點。劍門關作為入蜀通道及軍事重地,被視為必爭之地。多年來劍門關樓反覆建造與摧毀。唐朝時期更名為劍門關。原古關樓是三層檐角箭樓,中間懸掛匾額。1935年,古關樓在修建川陝公路時被拆除。1992年在公路東側崖底重建關樓,但2006年被火燒毀。2009年至2010年間,受地震影響的關樓由上海同濟大學設計,得以恢復重建。

劍門關建造規模

劍門關城樓高19.34米,基座尺寸為19.16米長和13.6米寬。城樓設計考慮到冷兵器戰爭特性,以青石做基座,石塊構建拱門,裝飾有金釘和獸吞銜環。建築風格採用明代傳統,如三層歇山式屋頂,四方有窗,環廊透明,檐下設斗拱,檐柱和角柱均採用側腳,“生起”技法使其呈現出明朝特色的“敵樓高踞,堞垛森嚴”。這一構造完美展示了古代關樓的雄偉壯麗,猶如“一石臨空天府狀,兩山如壁劍門雄”,同時也體現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磅礴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