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我國建設了不少用於農業生產灌溉的水利工程,其中有四個水利工程被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三個在北方,只有安豐塘位於南方,那么TOP10排行榜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安豐塘。

天下第一塘

安豐塘水庫,位於淮南市壽縣南部,距城區60華里,也被稱為芍陂,是楚莊王時代(公元前613-前591年)由孫叔敖建造的大型歷史灌溉設施。至今,這一工程依然提供了顯著的灌溉效益。安豐塘與都江堰、漳河渠、鄭國渠一同被譽為中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有著“天下第一塘”的讚譽。此地文化底蘊豐富,地域文化氣息濃郁,當地民眾富有藝術創新精神,創作出豐富多彩的民間文藝作品。其中,安豐塘的傳說被納入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安豐塘的歷史

春秋時期的楚相孫叔敖建造了安豐塘,當時叫芍陂,已有超過2500年歷史,被認為是中國最古老的水利工程。孫叔敖在低洼地區建造了這個水利設施,接收來自江淮分水嶺北側的山源河水。此工程影響面積達1300多平方公里。安豐塘在1950年遭受重大水災後,經過了兩年的整修。其後,國家和地方政府對它進行了8次大規模的治理和修復。1958年,開始了淠史杭灌溉工程,其目標是解決安豐塘水源保證率低、泥沙淤積嚴重的問題。

安豐塘遺址特點

安豐塘位於龍穴山西側和小華山東側,占地約390平方公里,接收花水和淠河水流,後者從眾興集南的淠源河通過子午渠流入葛嘴並匯入山源河。塘區獨特的地形特點為東、南、西三面較高而北面相對較低,這樣的地勢狀況被巧妙利用來建造水庫。堤壩由本地土料以及砂和石料等材質築成,主要用於防洪、貯水及灌溉。安豐塘的周長約25公里,面積約為34平方公里,能夠蓄水量近一億立方。此外,設有19座放水涵閘,灌溉面積可達七萬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