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肉是一種方便食品,可以直接吃,也可以製成菜餚食用,營養美味又簡單方便,因此我國就有不少的午餐肉品牌,比如說雙匯午餐肉就被列入十大午餐肉品牌排行榜中,不過在我國,午餐肉的歷史可起源於清朝時期,它當時的名字叫做讓活,那么接下來TOP10排行榜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讓活吧!

世界上最早的午餐肉

讓活又稱“讓餄”,是由雞蛋,豬肉,饅頭製作而成,為陝西涇陽特色小吃,距今已有百年的歷史,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午餐肉。“讓活”的方言諧音為軟和的意思,吃起來口感也十分軟和,出鍋時的熱氣伴著香味,讓人大快朵頤,欲罷不能。讓活通常在出盤的時候會擺成寶塔狀,寓意客人吃完後步步高升,是一道非常吉利的小吃,當地人逢年過節的時候都喜歡食用這道美食。

讓活的歷史起源

源頭一

傳說在1990年,吳家寡婦生意興隆,此時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慈禧太后倉皇逃至西安,此時吳家寡婦向慈禧捐獻十萬兩白銀,還有一個價值連城的楠木屏風。慈禧見此十分高興,將吳家寡婦認作干女兒,還封她為“一品夫人”。吳家寡婦為表敬意,請了當地名廚製作特色美食獻給慈禧,慈禧吃過後認為楊貴財所作的“讓活”味道最好,讓活由此得名。

源頭二

讓活和陝西的一位大名人有一定的淵源,傳說清末時有個後生叫劉浮生到四川雅安做生意,遇到老鄉于右任先生,二人相見恨晚,互相讚嘆對方的才華。數年後于右任功成名就,一直記得劉浮生在雅安的盛情,便回老家專門拜訪劉浮生,劉浮生十分激動,於是便拿出祖上秘制美食款待於老,於老品嘗後連連說“讓活”,從此這道秘制美食就流傳於世,並取名“讓活”。

讓活製作方法

讓活的製作方法十分簡便,首先將切好的肉餡加入涼饃去掉饃皮揉成的饃花,再加入鹽、雞蛋、姜等調味料一起攪拌均勻。將餡料攤在籠里,蒸熟即可,也可以在油鍋里攤一層雞蛋,然後再將餡料平鋪在蛋皮上,制熟後捲起來切片即可。有些地方會在其中加入木耳、蝦米之類的餡料,以豐富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