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古稱長安,如今是陝西省省會,歷史上曾有13個王朝先後在此建都,歷史悠久,因此此地有著大量的歷史遺蹟,其中秦始皇陵兵馬俑就被稱為是世界第八大奇蹟,而兵馬俑中的騎兵俑更是我國數量最大的一個騎兵俑遺址,那么接下來TOP10排行榜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騎兵俑吧!

中國考古史上發現數量最大的騎兵俑

秦陵騎兵俑出自秦兵馬俑二號坑中,根據統計,二號坑中,共有陶質鞍馬116匹,基本上每匹馬前面都會站著一個牽馬的騎兵俑,騎兵俑一手牽著馬的韁繩,一手拿著弓箭,都排列成整齊的長方形騎兵陣。二號坑的騎兵俑展現出了秦始皇時期騎兵的真實面貌,也被認為是中國考古史上發現數量最大的騎兵俑,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歷史意義。

秦騎兵俑細節介紹

秦騎兵俑的穿戴髮型基本一樣,通高180厘米,頭上都後綰扁髻,上戴皮弁,身上穿著齊膝長襦,下半部分呈折形裙式,衣服邊緣寬大,上有紋飾,衣服外邊罩著一層齊腰鎧甲,無披膊,斧形帶鉤。下身穿著長褲、腳上蹬著皮靴,左手半握,猜測可能拿著武器,右手牽馬。騎兵俑的鎧甲比其他兵種的要短,便於騎馬和操持弓弩,這種服飾也是秦人服飾和古“胡服”結合的一個典型例子。

兵馬俑的歷史意義

這些兵馬俑多以4匹馬為一組,三組為一列排列在一起,氣勢威武,整體上看起來十分的精幹和英武。這是我國早期的一個騎兵形象,騎兵的機動性極強,行動便捷靈活,可千里而赴,出入無間,又被古人稱為“離合之兵”,是當時戰爭中一種非常重要的力量。也充分的反映出在秦代時,我國就已經開始出現新的兵種了,同時這也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