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指的是各族人民世代相傳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重要標誌,其中山西是我國一個歷史悠久的地區,也擁有不是的文化遺產,那麼接下來TOP10排行榜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山西省十大文化遺產

1、左權開花調

地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代表作品:桃花紅,杏花白、有了心思慢慢來

左權開花調為山西省太行山區的民間音樂,在隋代形成,於20世紀30年代正式從左權民歌中派生出來,有著歌詞新穎,構思精巧,感染力強的特點。2006年5月20日,左權開花調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董永傳說

地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代表作品:孝子傳

董永傳說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最早記載於西漢劉向的《孝子傳》中,講述了董永賣身葬父以及他與七仙女的故事,以口頭傳承和文學傳承的方式流傳,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五台山佛樂

地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代表作品:楞嚴咒、大悲咒

五台山佛樂是佛教進入山西地區而發展並興盛的一種音樂,主要是以印度梵樂佛曲、唄讚轉讀為基礎,吸收了中國唐宋曲牌、元代雜劇散曲等音樂特色,發展出來的一種有著中國民族特色的寺廟音樂。

4、晉劇

地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代表作品:打金枝、金水橋

晉劇又叫山西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劇種之一,特點是旋律婉轉、曲調柔美、道白清晰,並且還具有晉中鄉土氣息和獨特風格。2006年05月20日,晉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踢鼓秧歌

地位: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代表作品:落帽、單鳳朝陽

踢鼓秧歌為山西朔州地區的民間舞蹈, 特點以粗獷、穩健和風趣為主,獲得了廣大民眾的喜愛,是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獲得了廣泛關注與傳承。

6、北路梆子

地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代表作品:八義圖、鳳儀亭、春秋配

北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為山西北部的大同、朔州、忻州傳統戲劇,唱腔、曲調和念白和蒲州梆子相近,受河北梆子影響,比較注重唱功,因此創造了許多花腔。2006年5月20日,其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7、鑼鼓雜戲

地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代表作品:伐西歧、樂毅伐齊

鑼鼓雜戲是山西省、河南省的地方傳統戲劇,據說是源於龍巖寺的雜耍,因此有“龍巖雜戲”之稱,其唱腔音樂為吟誦體,以吟為主,伴奏樂器無弦樂,多源於武術,十分有特色。2006年5月,鑼鼓雜戲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戲劇類

8、楊家將傳說

地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代表作品:楊家將演義

楊家將傳說是西北地區一種以民間說唱方式表達的文學,該故事由來已久,在明代時由熊大木寫了《楊家將演義》一書,後創作出說唱版《楊家將傳說》,也是京劇十大經典劇目之一。 2008年6月,楊家將傳說經國務院批准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9、上黨八音會

地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代表作品:大十番、小十番

上黨八音會是山西省東南部長治、晉城一帶的一種傳統民間音樂形式,發展於元明之際, 在宮廷、廟堂、戲曲音樂以及民歌小調的基礎上形成,因常在節日慶典、婚喪嫁娶等場合演出,所以有著聲情並茂,高亢悲壯的特點。2006年5月20日,上黨八音會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0、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

地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發源於山西中部的平遙縣,種類多種多樣,技藝普遍適用於宮廷、廟字、廳堂等之中,有著古樸雅致、構造精細、漆面光潔的特點。2006年5月20日,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