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是一種由瓷石、高嶺土、石英石等材料一起燒制而成的物器,我國是瓷器的故鄉,有著著名的中國八大名窯,製造並流傳出許多精美的瓷器,而今天TOP10排行榜網要為大家啊介紹的是一個彩釉瓷器,據說它是我國最早的彩釉瓷器。

中國最早的彩釉瓷器

黃釉綠彩刻蓮瓣紋四系罐是中國最早的彩釉瓷器,出土於河南濮陽的李雲墓中,所屬年代為魏晉南北朝時期,高23.5cm,口徑7.7cm,足徑8.4cm。這個罐子的口直,肩部有四個弓形系,腹部逐漸收縮,有假圓足和平底。其口和下腹部雕刻有弦紋,肩部有多道弦紋,四系下方刻有一周的忍冬紋,腹部雕有下垂的蓮瓣紋。器身的上半部覆蓋有黃色透明釉料,在八個方向上分別施加了一條綠色線條,下部則無釉。

此罐子於1958年在河南濮陽李雲的墓穴中出土,李雲是北齊的一位車騎將軍,他的墓誌記載,這個墓是他和他的妻子的共葬墓,他們被葬在北齊武平七年(576年),所以可以確定這個罐子的最早生產年份。

黃釉綠彩刻蓮瓣紋四系罐的歷史意義

該墓還出土了另一件黃釉綠彩罐,被保存在河南博物院中,其外形和釉色與另一件出土的罐子相似,但其四係為方形,有所區別。這件罐子的胎質純淨,外形規整,釉色豐富,突破了單色的限制,具有很高的裝飾價值,為唐三彩藝術的繁榮打下了基礎。其忍冬紋與蓮瓣紋的結合,通常是佛教藝術裝飾的主題,其形狀和紋飾對研究北齊時期的宗教和藝術具有深遠的意義。

黃釉綠彩刻蓮瓣紋四系罐紋飾的含義

黃釉綠彩刻蓮瓣紋四系罐主要有兩種罐體裝飾——忍冬紋與蓮瓣紋,各有其含義和用途。忍冬紋,取自常綠植物忍冬,象徵靈魂的永恆與不滅,始於六朝並廣泛用於佛教,也常見於陪葬品。蓮瓣紋,起源於春秋時代,以立體蓮瓣為裝飾,盛行至宋代,同樣常見於佛教文物。佛教在南北朝時期頗為流行,從皇室貴族到普羅大眾,都沉醉於崇佛之風。隋唐時期,蓮瓣紋的陶瓷仍然受歡迎,這也反映出當時信仰佛教以及對國家和平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