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是一種十分特別的文字,這種文字的樣式奇怪,讓現代人難以理解,並且從對歷朝歷代的考古來看,甲骨文失傳已久,不過考古學家發現,它也是已知的我國最早的文字,那麼接下來TOP10排行榜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甲骨文吧!

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

甲骨文被稱為“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是中國最早的文字,也是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被認為是漢字的起源與中華傳統文化的基石。甲骨文的主要發現是在商代早期的鄭州商城,而安陽殷墟則代表了商代後期的甲骨文文化。在商代晚期,甲骨文成為了最重要的文字形式。考古學家共發現了十萬多片的卜骨,其內容主要是記錄商王室的占卜活動,也包括了多個部族的族徽和名稱。甲骨文包含了約4000個單字,它反映了文字元號系統的基本組成部分。

甲骨文的歷史來源

商代王室及貴族對於國家事務及個人生活的每個方面都會進行神秘的占卜,包括祭祀、氣候變化、農作物產量、戰爭、野外狩獵,甚至個人健康狀況和出生。他們認為通過占卜可以預知吉凶,因此國家設立了專門的占卜機構和卜官。他們用烏龜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等作為占卜用具,收集的占卜信息以甲骨文的形式記錄下來,並保存在國家檔案館中。這些甲骨文現在為我們研究商代歷史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後來商代的占卜文化在周代逐漸消失,於是甲骨文也逐漸被人遺忘。

甲骨文的意義

相對於《說文解字》所確認的傳統漢字元號系統,甲骨文已經包含了漢字的各種構造類型,並且同時融合了"六書"中的"四體"特性,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這表明,在殷商晚期,以甲骨文為代表的漢字已經基本形成了構字法,構字系統也逐步走向了成熟。從字形構成、符號化的程度、書寫形式以及使用功能等角度來看,商代晚期的甲骨文是一個經過長期發展、結構完善、功能齊全的文字元號系統,它被視為漢字成熟階段的完整文字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