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重要的戰爭組成部分,以九一八事變為起點,執導1945年8月15日日軍投降才結束,而這場持續了八年的中國最偉大的衛國戰爭中,是由多場戰役組成的,那抗日戰爭著名戰役有哪些,抗日戰爭的主要戰役有哪些,TOP10排行榜就為大家盤點並介紹抗日戰爭排行榜前十名。

抗日戰爭著名的十大戰役

1.淞滬會戰

1937年8月13日晨,淞滬會戰爆發,日軍以龐大的兵力和武器裝備,試圖在一個月內占領上海。然而,中國軍隊奮起抵抗,戰鬥持續到11月12日,最終中國軍隊不得不西撤。總體來說,這場戰役挫敗了日軍的戰略意圖,也是中國從局部抗戰轉向全面抗戰的轉折點。儘管中國軍隊在戰鬥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傷亡慘重,但他們用落後的武器死守戰線,擊毀了日軍的飛機和艦船,給日軍造成了重大損失。然而,由於指揮失當和幹部損失過大,中國軍隊的戰鬥力在後續出現了下滑。

2.上高會戰

"上高會戰",又稱為"錦江會戰",在抗戰中取得了重大勝利。中國軍隊成功擊斃了日軍的高級指揮官,斃傷了16000多名日軍士兵,並繳獲了大量的軍馬和物資。這被軍委會稱之為抗戰以來最精彩的一戰。蔣介石對參與進攻的74軍非常滿意,授予他們最高獎勵"飛虎旗"。這場戰役讓國民黨軍成為抗日戰爭史上的英雄,擊潰了日軍吹噓的攻必克的狂言。中國軍隊的戰鬥素質和正確的指揮,加上官兵們勇往直前、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展示了中國軍民團結一心、同仇敵愾的民族氣節和高度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這次勝利沉重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激勵了中華民族的抗日鬥志。這段光輝業績必將被載入史冊,永遠流傳下去。

3.南京保衛戰

1937年11月,中國在淞滬會戰中失利,上海被日本占領。隨後,日本下達命令攻陷南京,中國開始準備保衛首都。日軍逼近南京並形成包圍,大部分守軍潰退,但紫金山教導總隊和光華門上第二團仍在頑強抵抗。然而,在撤退時,守軍未制定周密計畫,導致大量部隊陷入困境。最終,日軍攻陷南京並進行了長達6周的大規模暴行。中國軍隊傷亡約5萬人,國際法庭認定南京大屠殺死亡人數至少20萬,中國學者考證為30萬以上。南京保衛戰中,國民黨軍隊主要死於撤退混亂和日軍的大屠殺。

4.太原會戰

1937年夏末,日本關東軍察哈爾兵團進犯蒙疆,華北爆發太原會戰。這是抗戰初期華北戰場上規模最大、戰鬥最激烈、持續時間最長、戰績最顯著的一次會戰。日軍和中國軍隊的兵力分別為14萬人和28萬人,傷亡情況分別為3萬人和10萬人以上。八路軍的配合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忻口會戰消耗了日軍有生力量。然而,日軍乘虛而入太原,最終太原會戰以中國軍隊的失利告終。然而,華北戰爭宣告結束。太原會戰中,光忻口戰役造成約兩萬名日軍傷亡,打破了華北殲滅日軍人數的紀錄。

5.徐州會戰

1937年12月,日軍侵占南京後,第13師北渡長江,進至藕塘、明光一線;日軍第2集團軍從山東南渡黃河,占領濟南後,進至濟寧、蒙陰、青島一線。日本大本營調集24萬人,計畫攻占徐州、鄭州和武漢。中國軍隊調集60萬人,以主力集中於徐州以北,阻止日軍南進。中國軍隊在淮河南岸阻止日軍南線會師,擊敗日軍北線東路和西路軍,粉碎日軍在台兒莊的計畫。在台兒莊作戰中,中國軍隊採取積極防禦戰法,取得大捷。儘管如此,中國軍隊在徐州附近與日軍決戰時陷入被動,但成功消耗了日軍的力量,為武漢保衛戰爭取得了時間。

6.武漢保衛戰

武漢是連線平漢、粵漢兩條鐵路的交匯點,也是東西南北水陸交通的中心。自南京失守後,武漢成為了全國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的中心。武漢會戰持續了長達4個半月的時間,戰線延伸至皖、豫、贛、鄂四個省,規模之大超過了其他抗戰戰役。會戰後,日軍因為戰線延長、兵力和資源不足,無法實現快速勝利,使得抗日戰爭逐漸進入相持階段。武漢的戰略重要性不可忽視。

7.長沙會戰

在抗日戰爭相持階段,長沙會戰經歷了三次戰鬥,日軍都以失敗告終。第一次會戰,薛岳指揮軍隊利用地形優勢,順利阻擊日軍並取得勝利。第二次會戰,薛岳繼續巧妙運用戰術,成功誘使日軍主力陷入困境,最終殲滅敵軍。同時,其他戰區的部隊也發動反攻,迫使日軍撤退。第三次會戰,長沙守軍堅決抵抗日軍的進攻,並成功追擊敵軍,最終取得了史詩般的勝利。通過這三次戰鬥,長沙會戰成為中國抗日戰爭中的重要戰役,顯示了中國軍隊的勇敢和頑強。

8.桂南會戰

1939年11月15日,日軍在欽州灣登入,開始進犯中國南寧地區。中國守軍進行抵抗,但最終被迫退守防城。日軍分兩路向南進攻,東路沿小董、百濟,西路沿欽邕公路。次日,日軍占領南寧。12月1日,日軍發起猛攻,守軍傷亡慘重,陣地失陷。在崑崙關方面,守軍轉移至賓陽、黃圩地區。1940年1月,日軍反撲桂南,隨後突破邕江,占領永淳。守軍展開激戰,最終成功克復永淳。到2月8日,日軍攻陷崑崙關、賓陽、上林武鳴等地。此時,日軍兵力分散,後方空虛,補給困難。2月9日開始南撤。中國軍隊乘勢而起,不斷打擊日軍。至11月30日,成功收復龍州、南寧、欽縣、鎮南關。經過一年的戰鬥,崑崙會戰結束。

9.滇緬之戰

中國遠征軍在1942年與日軍作戰失利後撤到印度境內,並得到美國的裝備和訓練。同時,從緬甸撤到滇西的遠征軍經過整頓和訓練後,在雲南楚雄成立了司令部,並準備與駐印軍一起反攻日軍,打通中印公路。經過艱苦的戰鬥,中國遠征軍和駐印軍取得了完全勝利,解除了日軍對中國戰場的威脅,並打破了他們對美援華物資的封鎖。這場勝利不僅打通了中印公路,減輕了盟國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壓力,還贏得了國際上的崇高榮譽。這段歷史的事跡被著名電視連續劇《我的團長我的團》拍攝並廣為傳播。

10.湘西會戰

中國空軍在中國正面戰場上首開反攻,在與美空軍的協同作戰中,不斷襲擊日本空軍的基地,激戰40架以上的敵機,並獲勝。同時,他們頻繁轟炸敵人的地面部隊和軍事目標,覆蓋範圍從海南到東北敵占區,以及日本本土到南洋的敵海上交通線。中國空軍取得制空權,為全面反攻奠定重要基礎。1945年上半年,日軍在中國戰場已經陷入全面被動和被包圍殲滅的境地。中國戰區最高統帥部已制定總反攻計畫,調整戰鬥序列,正面戰場從抵擋敵人轉為反攻。日軍於3月和4月糾集重兵向湘西發動進攻,企圖摧毀野戰機場。敵方主力部隊試圖占領芷江空軍基地。中國軍隊採取夾擊和分割包圍的戰術,迫使敵軍陷入手足無措的狀態。最終,敵軍被迫停止攻擊,乘勝反攻,至6月7日,中國軍隊成功收復所有被占領的地區,擊斃和傷害了24000餘名日軍,取得湘西會戰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