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不管哪個朝代,政治利益和階級利益都是互相糾纏的存在,而很多人,不管男性還是女性都有可能成為歷史的犧牲品,並且還有一些一生清正的人鬱郁不得志,或者得志後最終含冤而死,那古代著名的冤案有哪些,中國古代有名的冤案有哪些,TOP10排行榜就為大家盤點中國十大冤案排行榜。

中國古代歷史冤案排名前十

1.浮屍案

浮屍案的故事,主要圍繞伍子胥和吳王夫差展開。伍子胥在幫助吳王滅楚後,遭到夫差的疏遠和伯否的讒言。他多次進諫,預感到吳國即將亡國的厄運,但夫差不聽。最終,夫差下令伍子胥自剄,並將他的屍體浮在江上。越王勾踐果然滅了吳國。夫差臨死時,感到後悔,並用手掩面,表示對伍子胥的遺憾。

2.兔死狗烹案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打敗了強大的吳國,展現了非凡的精神與智慧。范蠡、文種等人的合作為這一壯舉作出了重要貢獻。然而,范蠡在成功後選擇了離開越國,他認為越王只在困難時與他共患難,而不能與他共享快樂。他寫信告訴文種離開越國,但文種執迷不悟,最終自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成功與失敗並不能決定一個人的英雄身份,歷史上成功的人數不勝枚舉。范蠡之所以非凡,不僅在於他的成功,更在於他成功後的慧眼識人和自我選擇。

3.車裂案

中國歷史上有多次變法革新,其中最成功的是商鞅變法。商鞅通過懸賞將一根木頭從南門搬到北門,樹立了威信。儘管新法面臨了很多反對,但商鞅始終堅持執行。當太子犯法時,他提出“法之不行,自上犯之”的觀點,並對太子的師傅和老師進行了懲罰。在商鞅變法之前,秦國在雍州地區被視為戎狄。變法後,秦國成為西部強國,其他諸侯國對其敬畏有加。最終,秦始皇統一了六國,商鞅的變法功不可沒。然而,商鞅的結局十分悲慘,被秦惠王處以車裂之刑。

4.嫉妒案

韓非子被認為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位傑出思想家。他提出了關於“勢”的理論,認為善於應對勢的變化對於國家的安全至關重要。他的思想深深影響了後來的學者,包括郭沫若。韓非子的著作展現了他雄渾的氣勢、廣闊的視野、嚴謹的邏輯和博學的引喻。他被尊稱為“奇葩”。可惜,他的生命卻在秦國的陷害下結束了。儘管如此,他的思想留下了深遠的影響,被後人所敬仰。

5.無兵造反案

漢代韓信之死令人同情,他在楚漢戰爭中起到重要作用。漢軍效仿他的計謀戰勝敵人,他展示了謀略和軍事指揮的天賦。他擊敗趙國,殺死龍且,斬斷項羽的手臂,為劉邦立下大功。劉邦幾次大敗後,他從韓信那裡收取精兵,才能再度崛起。然而,在項羽被葬後不久,劉邦突然奪取了韓信的軍隊。這表明劉邦的真面目並非“共天下”,而是陰謀。蒯通勸韓信自立為王,但韓信不相信他,最終遭到了滅頂之災。說韓信謀反不合邏輯,只有在他喪失實力後,他才採取反抗行動。這是一個陰謀的結局。

6.憂憤悲歌案

北宋朝廷抗戰派領袖李綱,一生坎坷多變。三個昏庸的皇帝讓他屢遭貶謫。然而,當金兵威脅時,李綱積極準備反擊。李綱被迫守城,京城軍民為他請命。雖然被貶職,李綱被重用為尚書右丞,但不久後再次被貶為亳州明道宮提舉。高宗即位後,任命李綱為宰相。李綱實施改革,充實國庫,整頓軍備,為北伐做準備。然而,投降派反對他堅決抗戰的主張,他被免職並放逐鄂州。李綱的一生充滿了挫折和抗爭,最終以五十七歲離世。

7.莫須有案

岳飛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愛國者,他以精忠報國而聞名。然而,在抗金戰爭取得勝利後,朝廷卻下令他班師,使他無奈地離開戰場。回到臨安後,他被秦檜陷害,被誣告為“謀反”,最終被賜死。雖然秦檜找不到任何反叛的證據,韓世忠也質問了秦檜,但最終岳飛還是含冤而死。臨死前,他用八個大字表達了自己的悲憤呼喊。這個故事讓人們深感惋惜,懷念這位民族英雄。

8.謀逆案

于謙是明朝名臣,被譽為民族英雄,與岳飛、張蒼水一起被稱為“西湖三傑”。在宦官王振專權的時期,于謙每次進京都不帶任何禮物,拒絕賄賂權貴。有人勸他可以帶些土產,但他瀟灑地回答:“只有清風。”他還寫了詩《入京》表明自己的心志。然而,景泰八年,上皇恢復帝位後,于謙被誣陷與黃囗製造不軌言論,被處死,家人被充軍邊疆。有人還要滅族,但最終被刑部堅持原判停止。于謙的悲劇成為討好皇帝爭取寵幸的人口中的談資。

9.反間計

袁崇煥是因為金鏞的事情而廣為人知。他在金兵入侵時堅不可摧,讓金兵多次撞擊都以失敗告終。然而,在努爾哈赤的進攻下,袁崇煥面臨著巨大的困境,但他仍然英勇地率領守軍抵抗,最終成功擊退了敵人。然而,漢奸范文程運籌帷幄,在皇太極的領導下繞過袁崇煥,包圍了北京。袁崇煥率領援軍前往,但被范文程利用反間計算計,導致袁崇煥被錯誤地認為是叛徒,被關押在錦衣衛獄中。

10.百日維新案

戊戌變法是中國清朝光緒年間的一次政治改革運動,也是百日維新的高潮。變法主張通過資產階級政治改革,學習西方並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希望實現君主立憲的近代化道路。然而,新政措施受到封建統治勢力的排斥,導致變法失敗。權貴顯宦和守舊官僚抗拒新政,慈禧太后發動政變,控制人事任免和軍政大權。康有為、梁啓超被追捕,譚嗣同等人則被殺害。總體來說,戊戌變法雖未動搖封建統治的基礎,但代表了新興資產階級的利益。這次變法維新持續了103天,最終以戊戌政變的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