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兵馬俑世界第八大奇蹟,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極高,而兵馬俑坑之中除了兵馬俑之外,其中出土的兵器也有著千年不腐的奇特之處,而這一切都是因為秦青銅劍鉻鹽氧化保護技術,那么接下來TOP10排行榜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個技術吧!

世界上最早的鍍鉻技術

世界上最早的鍍鉻技術就是秦青銅劍鉻鹽氧化保護技術,是一種對金屬化學熱處理方法,主要就是將金屬放入滲鉻的介質中加熱,活性鉻滲入金屬表層,就會使得金屬表面有耐蝕性和耐熱性,也就有了千年不腐的能力。秦青銅劍鉻鹽氧化保護技術主要是從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之中的青銅劍上發現的,它在地下埋了兩千多年,但是去除了土銹之後,表面仍光亮如新,甚至能夠一下劃破 12層報紙,令世人震驚。

鉻鹽氧化保護技術之謎

科學家們對於秦俑坑出土的青銅兵器進行電子探針和質子X光螢光分析,發現其表面有一層10至15微米的含鉻氧化物保護層,使用的是鉻鹽氧化處理技術,含鉻量達到0.78%至2.32%。而我們現代的鉻化處理技術主要是美國和德國分別在1937年和1954年 發明並獲得專利權的,並且也只能防鏽60年左右,而秦代的鉻鹽氧化保護技術卻能夠使其青銅兵器保持兩千多年不腐,至今仍是一個謎題。

現代鍍鉻的方法

如今鍍鉻的方法主要分為電子鍍鉻和化學鍍鉻兩種,電子鍍鉻技術主要是隨著現代工業文明所產生的,其發明者主要是德國人;而化學鍍鉻技術是20世紀50年代由美國人製作出來的。不過化學鍍鉻技術的源頭還是來源於我國2200年前的秦代,只是後來,隨著青銅器退出戰爭的舞台,化學鍍鉻技術也隨之失傳,直到人們挖出兵馬俑坑,才使其重見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