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經濟發達,景色優美,文化昌盛,是我國一個知名度極高的省份,它始建於清代初年,是中華文明河中華民族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此地也擁有許多世界第一、中國之最,那么接下來TOP10排行榜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江蘇的世界之最吧!

江蘇十大世界之最

1、世界上最高的釋迦牟尼青銅立像:靈山大佛

位於無錫市濱湖區馬山鎮的靈山大佛,坐落於靈山路1號,背靠靈山,臨望太湖,兩側分別為青龍山和白虎山。1997年11月15日,這座高達88米的大佛落成,考慮到三層基座的高度,其總高度為101.5米,成為中國第二高的佛像,同時也是全球最高的釋迦牟尼青銅立像。這座佛像用了725噸銅材,由2000塊鑄銅壁板拼接而成。

2、世界圍地面積最大的城牆:南京石頭城

南京石頭城,即南京明城牆,是明朝應天府以南京為核心時的四重城牆,由宮城、皇城、京城與外郭城組成。建築過程歷時28年(1366-1393年),動用五省一部與三衛的勞工約28萬人,使用城磚近35億塊。它是全球最長、規模最大的原始古城牆。明城牆基於六朝建康城和南唐金陵城修建,且順應地形和水源走向,南接秦淮河,東靠鐘山,北鄰後湖,西至石城,構築成一座立體軍事要塞。京城城牆全長35.3公里,現有的長度為25.1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城牆。外郭城牆總長超60千米,圍地面積超230平方千米,刷新了世界記錄。

3、世界最大的紫砂壺:無錫大茶壺

作為無錫萬達城項目的特色展示中心,"無錫大茶壺"是一座38.8米高、形狀獨特的建築,其外形設計模仿紫砂壺,包含了圓潤的弧度和內凹的特點,讓其具有極高的可識別性。該建築雖然內部為空,但其中央頂部設計有像茶壺口一樣的突出部分,增添了其茶壺影像的貼切性。這座富含文化底蘊的展館坐落在蠡湖大道具區路的周邊,因其相似於一具巨大紫砂壺的獨特外觀而廣為人知,並榮獲全球最大的紫砂壺建築的世界基尼斯紀錄。

4、世界上保護最完好、結構最複雜的古城堡:南京中華門

位於南京市秦淮區的中華門,曾名聚寶門,是南京明城牆十三個城門中的一座,並且以其宏大的規模被尊為中國現存最大的城門。這座朝南的城門代表了古代防禦建築的經典,同時在全球城市防禦建築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中華門被譽為“天下第一瓮城”,因為它保護完好,設計複雜,並且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城堡式城門。這個結構嚴密、設計獨特的城門,是研究中國古軍事設施的寶貴實物。在軍事、歷史、文化和城市建設方面,中華門都扮演著重要角色。

5、世界上最大的岩體壁畫:徐州“漢風古韻”岩體壁畫

徐州的"漢風古韻"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岩體壁畫,覆蓋面積達7000平方米,誕生於2009年10月20日。該岩體下包含一副以馬為主題的壁畫,占地約400平方米,在其前令人難以辨識馬頭馬尾。另一幅壁畫以馬車為主題,覆蓋面積近800平方米,亦令人難以一眼看清全貌。這些壁畫彰顯了徐州藝術魅力和歷史價值,其龐大的規模和精細的細節令人印象深刻。

6、世界上最古老的斜塔:虎丘斜塔

虎丘塔因獨特的傾斜度稱霸中國最大斜塔,同時居全球第二。這座建築精品起源於後周,北宋時期(961年)建成,存續超千年。相比之下,世界最大斜塔——義大利的比薩斜塔,歷史長達646年。由於年代久遠,虎丘塔被尊為全球最古老斜塔。它不僅代表蘇州,更是中國的文化遺產之一。儘管經歷多次火災、雷擊的侵襲,主體依然完好,塔頂的修復是後人的貢獻。1956年,塔內曾發掘出眾多寶貴文物,如稀有的“越窯蓮花碗”。

7、世界第一水上摩天輪:蘇州金雞湖摩天輪

世界首個水上摩天輪——蘇州金雞湖摩天輪,位於文化水廊景觀區和現代休閒廣場的南部,占據了3.768公頃的土地。這座建築又是一個摩天輪遊樂園,其主體是一座直徑120米的巨大摩天輪,並配備許多專題遊樂設備。這座摩天輪裝有60個源於瑞士的吊艙,最多可同時承載360名觀光者。乘坐它,俯瞰園區,將帶給你獨特的風貌和環境感受。

8、世界上占地面積最大的麋鹿自然保護區:鹽城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

黃海沿岸的江蘇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全區面積為78000公頃,其中核心區2668公頃,緩衝區2220公頃和實驗區73112公頃,是全球最大的麋鹿保護區。這裡擁有全球最大的野生麋鹿種群和麋鹿基因庫。作為熱門旅遊景點,該區已接待了約100萬遊客,包括38萬名國內外青少年,推動了野生動物保護的宣傳教育工作,提升了公眾的環保意識。此外,2019年7月,該保護區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中國黃(渤)海候鳥栖息地(第一期)遺產區域。

9、中國擁有歷史文化名城最多的省份:江蘇

作為中國省級行政區之一,江蘇省以南京為其省會,地處長江三角洲地區,東鄰大陸沿海。該省在北緯30°45'至35°08',東經116°21'至121°56'範圍內,與上海、浙江、安徽和山東等地相鄰。江蘇總面積大約10.72萬平方公里,包含13個設區市和95個縣級單位。截至2022年底,常住人口約8515萬,城市化率達到74.4%,在全國名列前茅。江蘇以“蘇”為簡稱,公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最多的省份,擁有13座歷史文化名城。

10、天下第一水杉路:邳蒼公路

60年前,邳州縣委書記李清溪領導了邳蒼公路的建造,歷時數月,由全體工人共同努力而成。公路全長約80華里,兩旁種滿水杉樹,形成了全球獨有的美景,因此被譽為“天下第一水杉路”。邳蒼公路不僅是交通設施,更展示了邳州人民的辛勤和大自然的美、是一條自然美景與人文努力的完美結合的風景線。

11、天下第一園林:蘇州園林

蘇州園林,位於江蘇省蘇州市,被譽為中國傳統園藝之瑰寶,全球都讚譽其獨特而精美的藝術設計。這些園林將自然景觀、建築及人文元素完美融合,展現出一種優雅而寧靜的氛圍。園林內的小橋、溪流、曲徑、樓閣等景觀元素,都充滿了詩意的浪漫情調。蘇州園林之美,正體現在其精細的細節處理和精心的布局規劃中,每個角落都充滿了獨特的魅力。

12、中國第一歷史文化名河:秦淮河

秦淮河,一條初始名作龍藏浦的長江下游右岸支流,在漢代被命名為淮水,然後在唐朝置換為秦淮。這條河的主要部分穿過南京市,作為市內最大的河流。其在歷史上的航運和灌溉作用助推了南京文明的發展,使其成為南京的“母親河"。秦淮河享譽於歷史,被尊稱為“中國第一歷史文化名河”。

13、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科舉考場:江南貢院

南京市秦淮區的江南貢院,亦稱南京貢院或建康貢院,是中國古代科舉考試的最大場所,總面積超出300,000平方米。這裡不僅是南方優秀士人的選拔地,也是夫子廟區域內三大古建築之一,且是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重要組成部分。江南貢院在全國各地貢院中規模最大,面積最廣,創下了古代科舉考場的記錄。明清兩代,超過半數官員出自此處,故有"中國古代官員搖籃"之譽。

14、中國江南水鄉古鎮:周莊

周莊古鎮介於崑山、吳江和上海之間,是全球文化遺產提名地並代表中國首批5A級旅遊區。被水域環繞的鎮子依水而建,其街道與市場依賴水系而形成。主要的景致包括富安橋、雙橋和沈廳,以及一個井字形的河道上的14座元、明、清三朝的古石橋。此鎮超過800戶本地居民的房屋全部臨水而建,60%以上的房屋仍維持明清時代的建築規劃。

15、中國絲綢之鄉:蘇州

蘇州,被譽為“東方絲綢之都”,是中國著名的絲綢生產地。蘇州絲綢以卓越的品質和精細的工藝,被視為全球頂尖的絲綢產品,展示了中國古代文明和文化的精髓。考古發現,早在新石器時代,太湖地區就 already had已經掌握了養蠶和絲綢製作技術,這被認為是原始農業時期最重要的成就之一。這充分證明長江下游和黃河流域是絲綢產業的發源地。

16、中國大閘蟹第一大省:江蘇省

據魯迅記載,巴解,古時最早嘗試食用螃蟹的人,大禹治水時期有顯著貢獻,因而被冊封為巴城主,此城現今屬於江蘇省崑山市。同時,從太湖流域出土的眾多蟹殼,印證了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古人食蟹行為。至今,江蘇省仍為中國大閘蟹最大產地,據資料,2022年其蟹產量達35.9萬噸,占全國市場份額的一半,位列全國之首。

17、中國第一個水晶博物館:中國東海水晶博物館

東海水晶博物館是全國首個以水晶為主題的科普博物館,坐落於東海縣新城區的中心地帶,臨近風景優美的西雙湖。占據5.2萬平方米的土地,擁有2.9萬平方米的建築面積,其總投資高達3億人民幣。自2013年9月28日開業以來,博物館已吸引了超過150萬次的參觀。博物館由水晶展廳、歷史展廳和辦公區三部分組成。在2015年,它榮獲中國水晶博物館標題,並被列為國家地質博物館東海分館,後來更進一步獲得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的榮譽。

18、中國最大的照壁:南京夫子廟照壁

南京秦淮區的夫子廟擁有一座位於中心軸線最南端、文德橋東側的大照壁,它建於明朝萬曆三年(1575年),高10米,長110米,被譽為中國最大的照壁,享有“天下第一壁”的稱譽。這座照壁的特色在於利用秦淮河作為泮池,並在其上刻有雙龍戲珠的圖案。從古代建築風水學角度來看,照壁不僅具有裝飾效果,也起到了遮蔽的作用,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築的“前有照,後有靠”的原則。

19、中國第一的特大跨徑鋼懸索橋:無錫江陰長江公路大橋

江陰長江大橋是中國江蘇省的一個重要地標,這座位於江陰市與靖江市間的特大跨徑鋼懸索橋,是中國首座跨度超過千米的橋樑,全長3071米。它是東海岸主線的關鍵節點,連線南北兩地。其獨特的特大型鋼箱梁懸索橋設計不僅是國內首屈一指的,而且在20世紀全球排名第四。它也是江蘇省跨過長江的第二座橋,被視為兩條國內主要幹線——同江至三亞和北京至上海的關鍵通道。

20、中國最大的公路、油管兩用橋:淮河大橋

淮河大橋,位於江蘇省的盱眙、洪澤和泗洪三縣交界處,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公路與油管雙功能橋樑。1978年11月25日落成啟用,橋樑由主副兩座,分別位於淮河和溜子河上,總長約1922.9米。橋面車道寬9米,可同時容納三輛大型卡車行駛,路兩旁還設有1.5米寬的人行道。值得注意的是,這座橋還覆蓋了魯寧輸油管道。

21、世界最長的公鐵兩用橋:南京長江大橋

南京長江大橋,位於江蘇南京市鼓樓區下關與浦口區橋北,是中國長江上第一座雙層鐵公路混合橋。這座橋是中國獨立設計和建設的,被公認為中國經濟建設的標桿和中國橋樑歷史的轉折點。其在經濟、政治和戰略上的重要性使其被譽為“爭氣橋”。此外,南京長江大橋不僅代表了新中國技術的進步和現代化,而且蘊含了中國人民幾代人的深厚感情和記憶。

22、中國最早的界域石刻:琅琊界碑

中國最早的領土邊界石刻,琅琊界碑,位於連雲港市連雲區的東連島北部。其由兩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約8米高,位於燈塔山羊窩頭北麓並直面大海,第二部分則坐落在蘇馬灣海濱浴場山坡上的岩體。經研究,此界碑記載了西漢時的琅琊郡及周邊區域,如東海郡的朐縣等的領土範疇,並明確定義了琅琊郡四面的邊界。

23、中國水晶之都:連雲港東海縣

江蘇連雲港市的東海縣是全球知名的水晶產區,被譽為“中國水晶之都”。這個地方擁有500噸以上的年產水晶,占據全國總產量的一半。此外,東海縣還有300多家專門進行水晶加工的公司,及以水晶商品為主題的商業區。雖然其水晶開採歷史可追溯至19世紀,但在過去幾十年和政府主辦的水晶節的推動下,其在全球的影響力才逐漸擴大。目前,東海縣的大量水晶交易使其成為全球主要的水晶貿易地。

24、中國最大的攔海大堤:位於連雲港

攔海大堤,位於連雲港市的連雲區,距市中心東南方向約30公里。該建築始於北崮山黃石嘴,止於江蘇最大的連島——江家嘴,全長達到6700米。這座堤壩連線了連島與陸地,因此享有"神州第一堤"的美譽。此處一邊是連雲港的海灣,一邊是廣闊的大海,是一個絕佳的觀海景點。在這裡,你可以感受海風拂面,欣賞浪花涌動,體驗山海交相輝映的壯美景色。

25、中國銀杏之鄉:江蘇泰興

泰興市以其質量上乘、產量豐富的銀杏資源在全國有著重要地位,其廣泛的銀杏種植區以及優異的品質使其成為領先的銀杏生產地,贏得“銀杏第一市”的榮譽。該市的銀杏產量占有全國一大部分,約為全國的三分之一。在1995年,田紀雲副委員長為其標註了“銀杏第一市”的譽號。1996年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評選的“中華之最”中,泰興市被授予“中國銀杏之鄉”的榮譽。

26、世界美食之都:揚州

揚州,坐落於中國江蘇省東部,是一座享譽全球的歷史文化之城,深受世界讚譽的獨特美食和獨特的飲食文化是其魅力所在。近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世界美食之都」的稱號授予揚州,使其再度成為大眾矚目的焦點。這是中國第四個獲此殊榮的城市,此項榮譽充分體現了揚州在美食文化領域的突出貢獻,並進一步確立了揚州美食在全球的地位和認可度。

27、世界上最大的古銀杏森林公園:江蘇古銀杏群落森林公園

國家古銀杏森林公園位於中國江蘇省泰興市,是世界上最大的古銀杏森林公園,占地面積達1600公頃,且森林覆蓋率高達65.3%。園內擁有多達15個古銀杏群落,這些群落在覆蓋面積、數量、樹齡、林相品質、保護狀況等方面都是全國最優,因此被譽為獨一無二的古銀杏聖地。公園的景點劃分為水上風光帶、多功能區以及主題園等多個區域,各具特色,為遊客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觀光體驗。

28、世界上開花最多的茶花樹:溱潼茶花樹

溱潼古山茶樹,呈現著千年歷史的魅力。每年三月,花海盛放,絢麗如璀璨火焰,花量之豐富在小年有千萬朵,大年則達數萬朵。這株被譽為溱潼鎮的"茶花王",被"世界吉尼斯紀錄"認定為"栽培年齡最長的茶花樹"。它以最高的樹身、最壯觀的樹基、最長的生命期、最大的冠寬、最北的種植地,同時也是全球開花數量最多的茶花樹,成為溱潼的標誌性景觀。

29、中國最老玉蘭花樹:東磊玉蘭花王

白玉蘭,又被譽為"應春花"或"望春花",是一種大型且花朵繁多、美麗的樹。位於東磊延福觀周圍的四棵白玉蘭,樹高介於16至17米,樹幹周長則從1米到3.5米不一。其中三棵樹齡超越了800年,屬於中國最古老的白玉蘭樹,而剩下的一棵也有超過300年的歷史。這幾棵樹相互間隔不遠,形成了一個白玉蘭小型群落。其中一棵20米高的白玉蘭,位於延福觀南側,被譽為"玉蘭花王",背倚青苔覆蓋的岩壁,其規模、歷史和健康狀態,都使得它成為了國內最傑出的白玉蘭。

30、中國最大的內城湖泊:金雞湖

金雞湖,位於江蘇蘇州市,經度120°42′,緯度31°18′,毗鄰獨墅湖,占地7.4平方公里,是全國最大的城市內湖。該湖是太湖支流,有超過10個出入口,接受北部婁江的水源,西邊則與相門塘和葑門塘相通,水流最終通過斜塘河匯入吳淞江,成為吳淞江水系的一部分。湖內包含音樂噴泉、水上摩天輪、李公堤、桃花島和金雞湖大橋瀑布等風景名勝。2012年,被評為全國首個帶有商務旅遊特色的5A級旅遊景區。

31、中國最古老的山體:錦屏山

錦屏山位於中國連雲港海州古城南郊,形狀猶如展開的錦屏,因此得名。這座山體是我國最古老的之一,其東西長度為5.4公里,南北寬度為4.5公里,走向從西南至東北。其形成已有18億年的歷史,是中國已知的最古老山體之一。錦屏山彎曲,仿佛巨大的屏風在古城南郊蔓延,因此被賦予"錦屏山"的名字。在歷史上,它曾被稱為“朐山”,這個名字源於秦代設立的朐縣。

32、中國唯一的海中大道:秦山神路

位於連雲港市贛榆區的秦山島西南側的秦山神路,是朝向陸地的一條約4公里長的卵石制石道,接近於大陸的地表。神路在潮汐漲落中出現和隱藏,當潮水湧上時,道路被淹沒;退潮則使曲折的路面呈現於秦山島和海岸間。這條歷經多年海水沖刷而成的鵝卵石路,被尊稱為中國最長的海天大道,也是唯一的海中通路,引人讚嘆。

33、中國沿海地區面積最大的灘涂、濕地:鹽城灘涂

散布在江蘇省的灘涂資源豐富,積累了全國沿海灘涂面積大約的七分之一。鹽城擁有我國最大的灘涂濕地,這片面向黃海的淤泥質平原海岸,總面積達到683萬畝,且每年正在以一萬畝的速度不斷擴張。此外,該地區的生物多樣性也十分豐富,為大量水鳥提供了必需的遷徙生存條件。值得一提的是,占據全省超過65%的鹽城海灘涂,為生物提供了理想的生存和繁衍環境,堪稱自然的寶庫。

34、中國最古老且河、橋最多的城市:江蘇蘇州市

蘇州,始建於公元前514年,被尊稱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古城”。這座古城經歷了超過2500年的歷史,城市定位一直保持不變,這在世界上是十分罕見的。蘇州的城市特色包含著“三縱三橫一環”的河道系統,以及獨特的小橋、流水、粉牆黛瓦和眾多古蹟名園。宋朝時期,城區河道長達82公里,擁有314座橋樑。至清朝末年,城內河道縮減至58公里,橋樑數目為241座。現在,河道長度為35.28公里,橋樑168座。其豐富的河道和眾多的橋樑讓其成為中國河道最長、橋樑最多的水鄉。被馬可波羅譽為“東方的威尼斯”,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也讚譽其為“鬼斧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