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出土的眾多鼎之中,后母戊鼎知名度最高,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銅鼎,而鼎在古代除了當做裝飾之外,還會被用來鑄鐵,而TOP10排行榜網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一個鑄鐵鼎。

世界上最早的鑄鐵容器

春秋晚期(約公元前6、7世紀)的長沙識字嶺314號和窯嶺15號坑中,考古人員挖出了至今中國年代最早的鐵鼎和鐵鋤,經確認為白口鑄鐵製品。這兩件發現展示了我國鑄鐵技術明顯早於歐洲2100年的歷史。其中,鐵鼎的設計巧妙,上寬下窄,鼎耳直立,腹部圓潤且底部平坦,鼎足短小。鼎身殘高6.9厘米,足長1.2厘米。這是我國至今發現的最早的鑄鐵容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鑄鐵容器。

中國冶鐵術的起源

成片鐵製品最早在西亞的公元前30世紀中葉出現,約4500年前,至公元前12世紀,地中海地區鐵器使用普及。公元前20世紀末至公元前10世紀初,中亞地區開始鐵器早期階段。此期間,巴基斯坦的犍陀羅文化及古花拉子模地區的阿米拉巴得文化亦步入鐵器早期。特別是印度彩繪灰陶文化期間,鐵器製作精純。考古在阿特蘭基海勒遺址出土家用器物、家具、手工工具、武器等鐵製品135件。原蘇聯中亞地區居民學冶鐵後,鐵器在日常生活及戰爭中普遍套用。弗爾乾納盆地的楚斯特文化在鐵器早期階段就已發達。

青銅冶鑄技術

中國早期的青銅鑄造是一項根深蒂固的技術,而傳統技術的影響力逐漸滲透至初期的鐵冶煉術中。儘管鐵鍛造初期只能偶然得到少量的“剛鐵”,但隨著技術的逐步發展,青銅冶鑄技術的成熟和煉銅爐向鼓風豎爐的轉變,不可避免地對鐵冶煉造成影響。當“剛鐵”輸出增多,刻鏤需求無法消耗完“剛鐵”時,古代匠師運用其熟練的鑄造技術將這些生鐵及廢棄物變廢為寶,這標誌著鑄鐵技術的問世,之後經過不斷的完善和發展,於春秋中葉正式推廣使用,距離鐵冶煉術的誕生已有14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