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歷史悠久,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千年的文化給人帶來一種不一樣的感受,此地的四大名山享譽全球,更是有著許多世界之最,那么接下來TOP10排行榜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江西的世界之最有哪些吧!

江西十大世界之最

1、世界上最大的山體臥佛:龜峰臥佛

屹立於龜峰的臥佛令人驚嘆,被譽為龜峰的絕景。其雄偉的身軀長416米,肩寬68米,連單足趾的高度也有1.58米,堪稱世界上最大的山體臥佛。龜峰臥佛光是自然形態就酷似一尊躺臥的佛像,經過精心雕琢和保護,更顯其栩栩如生的生動形象。

2、世界上最大的鳥類保護區:鄱陽湖

全球最大鳥類保護區鄱陽湖保護區占地3960平方千米,收容了約470種鳥類,其中包含6種極度瀕危及24種易危品種。該保護區內的鳥類占中日和中澳候鳥保護協定物種的67.4%和58%。這些鳥類主要分布在保護區9個湖泊的13.5-17米的海拔位置。多種涉禽如白鶴、白頭鶴、白枕鶴、灰鶴、東方白鸛和黑鸛等,習性選擇湖邊、泥灘或淺水區做棲息地。

3、世界上最大的LED照明幕牆:南昌綠地中心雙子塔

南昌綠地中心雙子塔,是江西省的標誌性摩天大樓,同時也是該省最高建築,高度達到了303米。這座雙子塔位於南昌市,投資約100億元人民幣,總建築面積約43萬平方米,2014年竣工。這座塔的獨特之處在於其LED照明幕牆,面積超過了世界最高建築杜拜塔,2015年7月28日,這一記錄被金氏世界紀錄認證,南昌綠地中心雙子塔因此成為世界上擁有最大LED照明幕牆的建築。

4、世界上最大的阿彌陀佛銅像:東林大佛

江西廬山的東林大佛是全球最大的阿彌陀佛銅像,坐落於佛教淨土宗發源地—東林寺附近。該項目投資高達10億元人民幣,佛像飾以48公斤黃金。佛像本身高48米,象徵著阿彌陀佛的48大願,整體高度為81米,寓意修行成佛的艱辛過程。2013年5月,該佛像完工,8月則進行了開光儀式。

5、世界上最多建築參與固定性聲光秀:一江兩岸燈光秀

南昌"一江兩岸"燈光秀攜手“南昌光谷”以其獨特的矽襯底LED燈研發技術,打破了西方科技瓶頸,斬獲2015年全國首個技術發明獎。該市獨特的燈光技術不僅照亮了南昌,而且照亮了全球。以城市景觀照明項目,創下一個世界最高、七個國內最高和四個國內首創的榮譽記錄。2015年10月22日,南昌“一江兩岸”燈光秀以最多建築參與的定期聲光秀打破金氏世界紀錄。

6、世界最長、最寬、最開闊的懸空棧道:三清山棧道

西海岸位於三清山西側,海拔平均1600米,提供遼闊的視野。歷史上,三清山曾三次被海水覆蓋,西海岸就是當時的海岸線。區域從南部的瀏霞台向北至涵星池,遊覽線路約4公里,其中3600米的部分由無階梯的全國最高和最長的山地步道組成。另一方面,也存在一個名為陽光海岸的景點,位於三清山東部,作為新開發的高空走道旅遊區,全長達3600米,平均海拔同樣為1600米。

7、世界上同緯度保存最完好的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井岡山森林

井岡山國家自然保護區是江西的首個且唯一的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它也是全國範圍內專門保護森林生態系統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中亞熱帶濕潤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及多樣生物是保護區的主要關注對象。保護區內的次原始森林被譽為全球最大且最古老的次原始自然林區。在《中國植被》一書的24個“典型常綠闊葉林”樣本中,有六個標準結構模式源於井岡山自然保護區,這也使得該地成為同緯度下最佳保存的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地區。

8、世界上第一座可雙層通行的波形鋼腹板PC組合梁橋:朝陽大橋

朝陽大橋位於南昌市贛江上,連線西湖區與紅谷灘區,是南昌城市快速路網及南環快速路的關鍵部分。該橋主梁結構是全球首個雙層通行的波形鋼腹板預應力混凝土組合梁,其設計對波形鋼腹板和錨箱等重要構造有極大創新。工程於2012年啟動,2015年主橋接合完成並開始全線運營,同年5月正式開放。

9、世界上最長的公車:南昌“巨無霸”

南昌製造了全球最長的公車,長度為27米,可供270人乘坐,這超過了波音737等中小型機載客量。這個完全配備了全套通風、感測和緊急逃生設備的公車的製造工藝非常先進。其容載乘客的能力是普通公車的三倍,但燃油消耗僅增加一倍。目前,這輛獨具多項專利,具有環保特性的公車已在南美市場收到多份訂單。

10、世界上最長的陶瓷屏風:瓷繪全本紅樓夢

在北京2008奧運會之前,裴永中創作了名為《瓷繪全本紅樓夢》的245幅瓷板畫。這些畫作詳盡地描繪了古典小說《紅樓夢》中的3800多個角色,榮寧二府的建築和自然景象。這種創新的藝術表現形式為《紅樓夢》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廣為流傳。這部作品得到了廣泛讚譽,出現在各大重要活動上,並獲得吉尼斯認證,創下了全球最長陶瓷屏風的紀錄。

11、世界上最早的陶器生產地:仙人洞遺址

位於江西萬年縣大源鄉小河山附近的仙人洞遺址是一新石器時代的洞穴遺址,其地理位置距離萬年縣城東北偏差約15公里,由兩個層次構成。經放射性碳元素年代學分析,下層遺蹟大約可以追溯到8825±240年前,是全球最早的陶器製造地之一。

12、世界上最早大規模開採利用高嶺土的地方:高嶺瑤里

高嶺·瑤里位於景德鎮市東51公里,是江西省的風景名勝自然保護區。古鎮中心有數百年歷史的明清建築群,古窯遺址分布在風景優美的山林峽谷。古法瓷石加工業和複雜的徽州古道為其增添獨特韻味。以產出瓷材而著名的高嶺,也是“高嶺土”的名字來源,其全球影響力使其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3、世界上最早的稻作起源:萬年縣

萬年,中國稻作起源和首次貢米發源地,因大源仙人洞和吊桶環古文化遺址而備受矚目。這些遺址揭示了全球最初的稻作痕跡,推翻了水稻種植歷史的傳統觀念,比原先提早了4000餘年。因此,這些新發現被列為中國新時期十大考古重磅發現及20世紀百大考古重要發現。萬年注重保護稻作文化,發展出一套包含歌謠、節令、習俗、耕種技巧等在內,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稻作文化體系,獲得全球和國家級農業文化遺產的認定。

14、世界上在同一影院連續放映時間最長的電影:廬山戀

在1980年7月12日,中國改革開放後的第一部愛情電影《廬山戀》在專門為其修建的廬山戀影院首映。此片象徵了一個全新的電影創作時代,打破了傳統框架,催生了一批高質量的影片。2018年8月,它被評為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十大優秀愛情電影之一。廬山戀影院多年來不間斷播放此片,令《廬山戀》成為全球連續上映最久的電影。

15、世界上最大的鎢礦:朱溪鎢礦

位於江西浮梁縣的朱溪鎢銅礦,是全球最大的鎢礦場。其三氧化鎢資源量,在經過一次詳盡的調查後,被確認為約286萬噸,此次發現極大地刷新了世界鎢礦儲量記錄。2016年1月5日,江西省國土資源廳在南昌針對這個礦場的資源普查結果進行了發布,這次公示進一步強化了朱溪鎢銅礦在全球礦業領域的重要地位。

16、世界上最大的臍橙產地:江西省贛州市

作為全球知名的果品,贛南臍橙主要產自中國江西省的贛州市,這也是全球最大的臍橙產區,年產額達到百萬噸。其高品質獲得廣泛認可,被列為中國十一大優質農產品,更獲贈“中華明果”的尊譽。贛州市的臍橙年產量持穩在百萬噸,且榮獲全球臍橙種植面積第一,年產量第三的地位,確立其在全國乃至全球臍橙生產中的重要地位。

17、世界上最大的有機矽生產基地:星火有機矽廠

江西星火有機矽廠始建於1968年,是中國化工集團的一員,並屬於藍星(集團)總公司。它是個重量級的大型化學新材料製造商,具有年產20萬噸有機矽單體、10萬噸有機矽衍生產品以及8萬噸燒鹼的能力,成為全球最大的有機矽生產基地。

18、世界上最大的毛筆生產基地:南昌進賢文港鎮

文港鎮,座落在進賢縣,因北宋著名詞人晏殊的故里及其享譽“華夏筆都”的毛筆製造業而聲名遠播。歷代文人墨客對文港毛筆情有獨鍾,其精良產品遠銷美、日、法、德,新加坡及港台等地。無論是國家領導,還是著名書畫家,都曾親臨文港,用文港毛筆創作,並稱讚不已。2003年,文港毛筆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授予“華夏筆都”榮譽稱號,目前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毛筆生產基地。

19、世界上最小的儺面具

2014年,一位江西南豐縣的年輕藝術家創作出了全球最小的儺面具,尺寸僅2毫米。他在沒有用放大鏡的情況下,僅憑肉眼就進行了這項精細的雕刻工作。他的超凡雕刻技藝使得這個微型儺面具雖小,但五官精細,形態生動,令人印象深刻。

20、世界上“最多人數同時解九連環”的團體:益智遊戲社

作為江西理工大學工業設計專業的三年級學生,楊鹹陽在2014年組建了一個益智遊戲社團。他發起了一項328名學生同時拆解“九連環”的挑戰,這一活動獲得了金氏世界紀錄的肯定。在3月13日,他接收到了來自吉尼斯紀錄評審委員會英國總部的認證證書,使他們的團隊成為全球“最多人數同時解九連環”的紀錄保持者。

21、中國最長的雙曲拱鐵橋:生米大橋

中國最長的雙曲拱鐵路橋——生米大橋,坐落於江西省南昌市,這座橋樑是西湖區與紅谷灘區的主要銜接道路,架設在贛江上。建造於2003年12月28日,於2006年2月9日修建完畢並在4月30日同年全面開放。這座大橋對於南昌市中南部地區的交通發展意義重大。全長3880米,主跨達606米,包括雙向八車道,設計最高行駛速度為每小時60公里。橋的東端連線沿江南大道,西端至豐和南大道。

22、中國最大的噴泉:秋水廣場音樂噴泉群

秋水廣場位於南昌,是中國最大噴泉集群所在地,占據廣場核心。這座廣場設有一個懸挑平台,靠近江邊,長度280米,寬度25米。該音樂噴泉群有22個水景,總長度800米,包括中心噴泉、環形高噴、圓形搖擺噴泉和數控跑泉等,擁有636台水泵和1591個噴頭,主噴高度128米。作為亞洲最大的音樂噴泉群,它使秋水廣場成為了一個國際化的大型休閒旅遊地點。

23、中國保存最完好的西漢古墓:海昏侯墓

位於江西南昌新建區的海昏侯墓是西漢時期海昏侯劉賀的陵寢,是至今保存最為完整的西漢列侯墓園,也是中國十大考古重大發現之一,具有結構明確、祭祀程式齊全等特性。其內藏有10000多套由金、銅、鐵、玉、漆木及簡牘製成的珍貴文物,生動反映了海昏文化的燦爛歷程。2021年,海昏侯墓入選全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並於2023年12月15日首次對外開放,為公眾深入研究大漢文明提供了新的視角。

24、中國歷史六大名窯之一:洪州窯

洪州窯,位於現今江西豐城市,是中國古代青瓷主產地,也被譽為唐代六大名窯之一。此窯自東漢末年運作至五代,歷時近800年。其以製作褐色青瓷聞名,這種色彩與當時《茶經》的記錄相吻合。同時,洪州窯也燒制出較深青綠色瓷器,色澤鮮明。

25、江南三大名樓之首:滕王閣

南昌市的標誌性建築滕王閣,位於江西南昌東湖區的沿江路,坐落於贛江東岸及贛江與撫河故道交匯部。該建築始建於唐永徽四年(653年),由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滕王李元嬰主導建設,1985年的閣樓為重建項目。滕王閣以唐初詩人王勃的《滕王閣序》而廣受讚譽。它與岳陽樓和黃鶴樓並列為"江南三大名樓",同時是中國四大古名樓及"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樓"之一,有"西江第一樓"的美譽。

26、中國最高的摩天輪:南昌之星

"南昌之星"是全中國最高的摩天輪,地處江西南昌紅谷灘,靠近贛江紅角洲。高達160米,超出了英國倫敦眼的高度,然而在全球排名中,該摩天輪現為第三,僅次於拉斯維加斯的豪客摩天輪(167米)和新加坡的飛行者摩天輪(165米)。這座摩天輪已變成南昌市的象徵性建築。

27、世界上最大的蓮池:江西廣昌

江西廣昌縣的驛前鎮姚西村景區榮登金氏世界紀錄,成為“全球最大蓮池”。景區面積由第三方準確測算為1720.81畝,蓮池占地1624.88畝,約等於1.08平方公里。2016年,該紀錄由廣昌縣創下。金氏世界紀錄大中華區官方認證官Maggie Luo女士親自公告此項榮譽,讓江西的人民深感自豪。

28、世界上最大的客家梯田:上堡梯田

江西崇義縣的上堡梯田,覆蓋三個鄉鎮的26個村落,總面積大約3400公頃。海拔範圍從280m至1260m,垂直落差近千米,最大高度包含62層梯田。此地被冠以“全球最大客家梯田”的稱號,被譽為中國三大梯田之一。

29、中國最具特色的高山梯田:靈山梯田

位於中國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的靈山梯田,離市中心僅半小時車程,毗鄰4A級景點靈山,是全國獨特的高山梯田之一。儘管它的規模和知名度無法與龍脊和元陽梯田相比,靈山梯田憑藉其雅致獨特的美景,贏得了許多遊客的青睞。其婉約的美,尤其是沿山蜿蜒的迷人景象,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30、中國有文獻記載的最早的“梯田”:仰山梯田

據專業的歷史研究,仰山被認為是有文字記載的最初的梯田產地。在唐宋時代,原有的畲田漸進化為梯田。南宋詩人范成大在他的作品《驂鸞錄》中,描繪了在遊歷江西宜春(古稱袁州)時,發現在離廟三十里的仰山上,山側生長著喬松,山脊上滿是稻田,一層接著一層,直至山頂,形狀就像梯田。

31、亞洲最大的校門之一:南昌大學校門

被譽為“亞洲第一門”的南昌大學主入口,耗資千萬,長達323米,規模龐大,是亞洲最大的大學門戶。門體設計的紅白相間,半圓形狀象徵著熱烈歡迎全國各地的學生。這個牌樓不僅是遊客遊覽的主要路線,也是南昌大學學子們常去的攝影和打卡地。

32、國內現存規模最大的宋代古城牆:贛州古城牆

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的贛州城牆,在貢江和章江交匯之地傲然矗立。這座深受晉代影響且部分保存了北宋建築特色的古城牆,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宋城遺存,長3664米,高5至7米,寬4至6米。贛州城牆的存在,為我們研究歷史上的軍事防禦、城市防洪及城市建設提供了珍貴的實例,堪稱象徵意義深厚的歷史文化遺產。

33、世界上最早的地下城市排水系統:福壽溝

福壽溝,位於江西贛州市章貢區老城區,是世界最早的城市下水道系統,源於北宋時期。作為古贛州城的磚石排水設施,它的規模龐大,原始長度約12.6公里,其中約1.9公里保留了古老的樣式與材質。經過勘測,其中包括從均井巷到姚衙前,以及羅家巷的兩段歷史溝段,總長度為1103.9米。主溝寬度約0.7至1米,高度1.1至1.35米,採用青磚拱券頂與磚石側壁,底部平整的建造方式。

34、亞洲最大的露天銅礦:德興銅礦

德興銅礦,位於江西德興市,是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露天銅礦。全國已知銅礦資源最豐富,約有900萬噸。特點包括資源聚集,儲層淺,剝采比低,礦石選擇性高,以及各類元素豐富。1956年的初探發現了兩個大型斑岩銅礦區,富含鉬、硫、金、銀等礦物元素。

35、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

鄱陽湖,中國最大的淡水湖,位於江西省北部,分屬九江、南昌和上饒三個城市。在國內湖泊中規模僅次於青海湖,成為長江中下游的主要分支。作為重要的過水、吞吐和季節性湖泊,湖區面積隨水位波動而變化。在平水位時,湖面積能夠達到3150平方公里,高水位時面積則超過4125平方公里。而湖泊面積在水位降至12米時會縮減至500平方公里。

36、中國最美鄉村:婺源

婺源,位於江西省東北部,與安徽和浙江省交界,是悠久徽州文化的發源地。地理環境優越,文化底蘊深厚,被譽為“中國最美鄉村”。數百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築,形成了自然與人文完美融合的畫卷,富含古徽州六縣中的一部分的歷史遺產。這裡的古樸民居、群山環抱的景色,似乎將人帶回到歷史之中,感受深沉的鄉愁和歷史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