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書從出版的時候便以成為經典,哪怕出版時間早也會吸引無數人前往購買閱讀,而近日豆瓣公布的年度讀書榜單中有幾份是關於出版周年的好書評選,其中包含的書籍類型和書籍出版國家較為豐富,那大陸首版20周年圖書有哪些,出版20周年圖書有哪些書,TOP10排行榜就為大家盤點並介紹出版了20年的書。

豆瓣2023大陸首版20周年圖書

1.我們仨

楊絳的散文集《我們仨》記錄了一個平凡家庭的故事。作者以簡潔而沉重的語言回憶了離她而去的女兒和丈夫,以及一家三口共度的快樂和艱辛。整個作品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楊絳老年時的夢境,開篇描述了一個萬里長夢的故事。第二部分中,楊絳以夢境的形式詳細記錄了一家三口在生命最後階段相依為命的情感,回憶了女兒和丈夫相繼離去的過程。第三部分以回憶錄的方式,從日常生活中的瑣事入手,記錄了從1935年至1998年這個家庭的曲折歷程。

2.哈利波特與鳳凰社

《哈利·波特與鳳凰社》是J.K.羅琳的長篇小說,是《哈利·波特》系列的第5部。故事講述了哈利在暑假期間受到攝魂怪的襲擊後發生的一系列事件。這部作品首次引入了鄧布利多軍(D.A.)和防禦協會(Defense Association)的概念。該小說後來被改編成了電影和遊戲

3.幻城

《幻城》是郭敬明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於2003年1月首次出版。故事發生在虛構的幻雪帝國,講述了卡索和櫻空釋等人被命運操縱的故事。作者運用詩化的語言,將奇幻、瑰麗、唯美的元素融入小說中,創造出一個奇幻的文學世界。在《幻城》出版之前,同名短篇小說已在《萌芽》雜誌發表並獲得熱烈反響。之後,郭敬明將其改編為長篇小說並出版。《幻城》是一部關於青春、愛情、背叛和友誼的情感悲劇,展現了作者對世界的否定和對傳統的顛覆。小說通過展示人物的略顯病態的行為,揭示了社會規則的消解和意義的抵制。它擺脫了傳統規範的束縛,以冷色光鏡審視生命,展示了血淋淋的傷口和顛覆愛的崇高性。作品充滿了對生活的不信任和荒誕感,顯示出反叛和冷漠的象徵特徵。整個小說充斥著邊緣和顛覆的因素,表達了迷茫和對未來的恐懼和困惑。

4.海邊的卡夫卡

村上春樹的長篇小說《海邊的卡夫卡》講述了一個十五歲少年和一個叫中田聰的人的故事,他們的經歷被分成兩條線索並且從未見面。少年卡夫卡離家出走到高知縣,而中田聰在國小時遭遇奇怪事件後失去了記憶和讀寫能力,直到六十歲有了一次奇異的經歷。小說使用古希臘神話故事的元素,展示了主人公追求自我尋找的主題。虛構的故事也揭示了現實社會的影子。2006年,《海邊的卡夫卡》憑藉其成就獲得了世界奇幻獎和弗朗茨·卡夫卡獎。

5.心理學與生活

心理學與生活是一本教科書,由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它是教育部心理指導委員會推薦的教材,並由理察·格里格和菲利普·津巴多撰寫。該書包含豐富的教育思想和獨特教學方法,其中包括專業術語表、參考文獻和人名/主題索引等重要元素。中譯版本完整地翻譯和保留了這些元素。此外,還提供了一系列教學輔助資料和工具,包括主要課件,由人民郵電出版社新曲線公司和培生教育出版公司免費提供給教師使用。

6.今生今世

《今生今世》是胡蘭成創作的自傳體散文集,於1958年首次出版。這本書描述了作者傳奇的一生,記錄了他在民國時期的經歷和對世事的感悟。儘管生活經歷曲折多變,但作者以積極的態度總結和反思了自己的生命。在書中,胡蘭成描繪了美麗的人世風景。該書的內容既有故事性的敘述,又帶有小說的構思。他回憶了自己的故鄉,描繪了那裡的風景和人情;同時,他也回憶了自己的青年時期的故事,雖然淡漠,但也展示了他的流離歷程。全書共包括多個章節,如“韶華勝極”、“民國女子”、“漢皋解佩”等,內容豐富多樣。

7.安德的遊戲

《安德的遊戲》是一本1985年出版的科幻小說,由美國作家奧森·斯科特·卡德創作。故事發生在人類面對外星蟲族入侵的背景下,國際艦隊通過在孩子身上安裝監視器來選拔領導者。其中,小男孩安德魯·安德·維京被選中接受培訓,上校開始教導他成為一名優秀的指揮官。這本書榮獲了星雲獎和雨果獎。

8.傳統十論

《傳統十論》是一本由秦暉撰寫的圖書,於2004年09月01日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這本書主要研究傳統社會與文化的結構。作者對過去的“租佃神話”和“宗族神話”持不滿態度,並提出在社會經濟分析和思想文化分析的基礎上,綜合與融會傳統時代真正具有規定性的規則。作者主張跳出傳統觀念中的“反儒”和“尊儒”對立,擺脫大共同體的傳統束縛,走向公民社會。在文化-象徵符號體系中,作者主張“西儒會融,解構法道互補”,通過人格資源與民主憲政-人權保障的現代制度安排,消除專制制度下強權-犬儒互補的人格弊病,實現窮則兼濟天下、達則獨善其身的目標。

9.城記

《城記》是作者王軍於2003年出版的一本書,回憶了北京城經歷的半個世紀的滄桑變遷。作者通過採訪當事人和收集大量史料,展開了對北京城市發展的深入調研。書中分為十章,主要敘述了北京城建設史中的各種爭論,重點關注了梁思成、林徽因等建築師的人生故事。同時,書中配有三百多幅插圖,包括私人珍藏的照片和畫作。通過這些記載和圖片,作者試圖揭示北京城半個多世紀的空間演進和建築背後的故事。這本書還涉及了許多歷史時期,如“大屋頂”建築、拆除城牆等古建築的情況,以及“變消費城市為生產城市”、“批判復古主義”等議題。通過回憶和文獻,書中讓逝去的記憶復活,讓歲月不再是傳說。這本書旨在展示北京這個被稱為“在地球一面上人類最偉大的個體工程”的城市的傳奇。

10.疾病的隱喻

蘇珊·桑塔格的《疾病的隱喻》是一本於2003年出版的書籍。這本書通過將疾病如結核病和癌症與政治壓迫聯繫起來,進行了一種道德批判。《疾病的隱喻》包含了桑塔格的兩篇重要論文:《作為隱喻的疾病》和《愛滋病及其隱喻》。在這兩篇文章中,桑塔格反思和批判了社會中疾病如何逐漸從僅僅是身體上的問題變成了一種道德批判,最終轉化為政治壓迫。這兩篇文章最初在《紐約書評》上連載,由於反響熱烈,之後數年裡幾次集結成冊出版,並成為了社會批判的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