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位於中國內陸腹地,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中國民族和華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此地還擁有多個政權的都城,有大量陵墓和遺址。在陝西出土的眾多文物中,青銅器的數量可謂是中國之最,其中寶雞更是被稱為青銅器之鄉,其中陝西就曾出土過陽燧這一特殊青銅器,是一種點火神器,那么接下來TOP10排行榜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陽燧吧!

中國迄今最早的人工金屬取火用具

1995年8月,陝西一座西周古墓中出土了一個神器,可以3秒點火,這在古代相當難得,被《人民日報》發稿稱讚為“中國古代的第五大發明”。這個神器名為陽燧,是一種用銅或銅合金做成的銅鑒狀器物,形狀為凹面鏡,曲率較大,可以將光線聚集在一個點上,使其快速著火。陽燧取火於日,因此古人認為它有辟邪的作用,在越地也有許多以鏡辟邪的習俗。

陽燧聚光的原理

根據《考工記》記載,陽燧是由銅錫合金鑄成的凹面鏡,放在太陽光下取火,因此又被叫做鑒燧。陽燧就是一個凹面鏡,在使用它時,要先將其面向太陽,使得光線直射在凹面上,這時光線會從不同角度反射出來,而這種反射光線在凹面曲弧作用下會聚集在一個點上,也就是聚光。聚光後,改點的溫度會驟然升高,可以點燃易燃物,達到取火的目的,使用的時候簡單方便,同時也展現了古人對於自然的認識和套用。

陽燧的民俗文化

《本草綱目》、《夢溪筆談》中都有關於陽燧的用法,一些典籍中還記載了陽燧的習俗,東漢王充在《論衡》中記載了端午節“鑄陽燧”的習俗,古人相信陽光有陽氣,能辟邪,午月午日午時更是陽氣極盛之時,有火克金的說法,此時熔金鑄鏡,造出來的銅鏡具有神力,能夠驅散一切陰邪。後來逐漸就有了以鏡辟邪的習俗,一些民居和寺廟道館等建築都會在門窗上方或屋脊 正中放置一面銅鏡,舊時也有小孩佩戴銀制鏡子、算盤、大刀等飾品辟邪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