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我國一個旅遊資源非常豐富的省份,其中許多旅遊景點甚至被收錄到課本之中,而日月潭就是台灣旅遊必去十大景點之一,那么接下來TOP10排行榜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日月潭吧!

中國台灣省第一大天然湖泊

日月潭位於南投縣魚池鄉中,是中國台灣省第一大天然湖泊,湖水面積為9.4平方千米,水深平均40米,最深處為46米,周圍36千米。日月潭其實原本是兩個單獨的湖泊,後來因為發電需要,於是人們就在湖泊的下游築壩,於是日月潭的水位就上升,兩個湖連成一體,成為了日月潭。在清朝時日月潭就成為了我國著名的景點,為台灣八大旅遊景點之一,景區中設定有六處主題公園、八個特殊景點以及兩大服務區。

日月潭的形成演變

日月潭屬於構造湖,在幾萬年前,因台灣中央山脈西側的地體構造變動,導致地面有了一連串的湖泊,之後因地面相對上升,許多湖泊逐漸乾涸。而日月潭之前也曾是湖泊,地處第三紀粘板岩層的斷層地帶,因地殼運動導致陷落,形成盆地,積水流入盆地之中,也就是逐漸形成湖泊。若干年後,該地區因地質變化成為肥沃的盆地平原,而日月潭因地理位置較高,受到的侵蝕較少,所以如今仍然儲蓄著充足的水,再加上有著充沛的降水補充,流出的水又極少,因此之久仍未乾涸。

日月潭的名稱由來

日月潭舊稱龍湖、水社大湖等,湖中有一個小島,名叫拉魯島,遠遠望去就像是漂浮在水面上的一顆珠子一樣,以該島為界限,日月潭的北半湖形如圓日,而南半湖則形如彎月,因此得名“日月潭”。根據記載,“日月潭”一次最早出現在清朝道光元年,在台灣府北路理番同知鄧傳安所著的“蠡測匯抄”之後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