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巴文是一座象形文字,為世界十大古老文字之一,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關注,有不少外國學者專門研究東巴文以及東巴文化,那么接下來TOP10排行榜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東巴文吧!

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

東巴文,一種納西族使用的圖畫象形文字,既有表意又有表音元素,形態原始,源於《東巴經》。這種文字由納西族的智者,東巴掌握,有超過1400個單字,豐富表達且能記錄複雜情事,甚至可以用於創作詩文。被譽為“活化石”般的文字,東巴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東巴古籍列入世界記憶名錄並進行數位化記載。然而,2005年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張小軍在貴州省鄉村旅遊論壇上警告稱,由於過度商業化,東巴文面臨消亡危機。

東巴文的語系和歷史由來

東巴文,也叫“司究魯究”,意為“木跡石跡”,說明其創作基於自然物象,由東巴(祭司)主要使用。這種象形文字起源於唐代,至今已超過千年,共有1400字,仍被研究者和藝術家使用,被認為比巴比倫楔形、古埃及聖書、中美洲瑪雅和中國甲骨文字更原始,是人類的寶貴文化遺產。在明末清初,納西族又發展出一種標音文字——“哥巴文”,即弟子的語言,相比東巴文,它更為簡化且一字一音,成就了納西族的兩種文字系統,仍在使用。

東巴文的語言特點

東巴文,一種以象形文字書寫的本地經書,由特別製作的厚棉紙所製成冊。其特性是,“人則圖人,物則圖物”。這些經書分布在納西族西部方言區,如麗江和中甸、維西等地。已知存世的東巴經約有2萬多部,內容互不雷同,約有1500多種書目,總字數達1000餘萬字。多數在建國前流散到多個國家,如美、英、法、日、德、加拿大、奧地利等。國內收藏最多的是麗江縣圖書館、雲南省圖書館等。這些東巴經被視為東巴文化的物質載體,其內容涵蓋眾多儀式和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