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飛將”蔣鼎文

蔣鼎文(1895.1.15-1974.1.2),字銘三,浙江省諸暨人。國民黨“雙料”高級將領,在國民黨軍隊內部,他不僅被稱為蔣介石的“五虎上將”之一,而且還被稱為是何應欽的“四大金剛”之一。早年畢業於浙江陸軍講武學堂。

曾參加討伐陳炯明、北伐戰爭、蔣桂戰爭、蔣馮閻戰爭,第三、第五次對中共“圍剿”,並參與過鎮壓福建事變。抗日戰爭期間,歷任第4集團軍總司令、西安行營主任和第十、第一戰區司令長官。1944年,帶領的部隊在豫中會戰中輕易被日軍擊敗,引咎辭職。1949年3月去台灣,任東南區點編委員會主任委員,總統府國策顧問等職。

1974年1月2日病逝於台北,終年79歲。

5、“虎將”衛立煌

衛立煌1914年入湖南都督湯薌銘部學兵營,畢業後在上海參加“肇和”艦起義反對袁世凱。1915年到廣州投粵軍,由排長遞升至旅長。後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北伐、鎮壓廣州商團叛亂和東征陳炯明的作戰,在孫中山先生廣州國民政府擔任警衛。1925年9月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3師第9團團長。北伐戰爭時,入閩作戰,升任第一軍第14師師長。1927年10月任國民黨軍第9軍副軍長。1928年任南京衛戍副司令,後入陸軍大學校將官特別班進修。1930年任第十四軍軍長。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14集團軍總司令兼第一戰區前敵總指揮,率三個兵團在山西忻口(忻口戰役)抗擊日軍第5師等約5萬人的進攻,在會戰中,指揮所部奮勇作戰,堅持近20日,斃傷敵2萬餘人,力挫日本侵略軍的銳氣。1938年2月任第二戰區副司令,4月,訪問延安,更增強了與八路軍合作抗日的信念。1939年1月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5月晉升陸軍二級上將,9月兼河南省政府主席。1940年兼冀察戰區總司令,與八路軍友好相處,相互支援。1941年因主張國共合作抗戰,與八路軍建立友好關係而被撤本兼各職,調任軍事委員會西安辦公廳主任。

1943年11月任中國遠征軍司令。1944年,指揮所部擊敗滇西和中緬邊境的日軍,收復滇西。1945年1月所部與中國駐印軍在緬甸孟尤會師,打通滇緬公路,4月任同盟國中國戰區中國陸軍副總司令。抗戰勝利後被美國《名人詞典》以及美國發行量最大的《時代周刊》稱為“常勝將軍”。解放戰爭後期,1948年1月在擔任國民黨東北“剿總”總司令時,因沒有積極執行蔣介石的“反攻”命令,被蔣撤職軟禁於南京。1949年獲釋,隨即出走香港。後拒絕去台灣。在1948年新華社公布的43名戰犯中名列第27。1955年3月衛立煌夫婦回北京,並發表“告台灣袍澤朋友書”。是第一個從海外歸來的國民黨高級將領。

1960年1月17日零時四十分在北京病逝,終年6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