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陶紀是地球地質年代中顯生宙古生代的第二個紀,出現於4.9億年前,僅維持了0.01億年及結束。據科學家稱,奧陶紀共分為三個時期,分別是早奧陶世、中奧陶世、晚奧陶世。這三個時期是海侵(海水對大陸區侵進的地質現象。)最為嚴重的一個時期,可以說,奧陶紀的地球就是一個大溫室,海生無嵴椎動物進一步繁盛,也衍生出了許多恐怖生物,下面排行榜就來帶您見識奧陶紀時期的生物,告訴您奧陶紀有什麼生物,奧陶紀巨大生物有哪些?以及奧陶紀生物大滅絕原因。

奧陶紀十大恐怖生物

1、廣翅鱟

奧陶紀十大恐怖生物 揭秘奧陶紀生物大滅絕原因

廣翅鱟誕生於奧陶紀,距今約4億6000萬-4億4500萬年前,又名板足鱟目、廣翼目,通稱廣翅鱟、板足鱟、海蠍,是一種節肢動物門肢口綱動物,繁盛於志留紀,滅絕於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大約生存了2.5億年。

該類動物部分物種的體型相當龐大最長可達2.35-2.55米長,是當時最大的生物之一。不過多數種類在20厘米左右。

奧陶紀十大恐怖生物 揭秘奧陶紀生物大滅絕原因

它們生活在河口和三角洲附近,是可怕的食肉動物,並且是群居動物,部分種類的頭部長出了兩隻巨大的鉗子,這是它們的第二對足所演化而來的,用來對目標進行攻擊,鋒利的爪可以抓住一條滑熘熘的魚。並且它們全身上下都覆蓋著厚厚的外骨骼形成的鎧甲,對身體進行保護。

廣翅鱟有一雙複眼和一對所謂單眼小眼睛。其中第三和第四對足用來行走,第五對足用來游泳。

由於廣翅鱟的腿在進化中不斷演進變得十分粗壯,使得部分物種已經有了在陸地上活動的能力。化石研究表明其中的一些物種除了原有的腮以外,已經進化出了第二套腮,用於唿吸空氣中的氧氣,從而具備了登上了陸地,進行兩棲式的生活條件。廣翅鱟曾大量的生活於今天的美國紐約州。1984年,廣翅鱟屬的板足鱟被選為紐約州官方標本。

2、鸚鵡螺類

奧陶紀時期,雖然海中出現許多種類的海蠍,大有稱霸海洋之勢,但有一種原本在海床上慢慢爬行的原始螺類(Plectronoceras)在牠們錐狀的殼內形成隔板,使它能包住空氣,讓笨重的螺殼能夠漂浮,而且隔板之間還有體管相通,藉由調節隔板內氣體和液體的比例就可以控制浮力的大小。當不再需要負擔體重後,牠們只要收縮肉體,並把海水堵在肉體和住室的空隙,被擠壓的海水只能從狹小的漏斗管噴出,這么一來,不但可以產生噴射推進力,也可以藉由轉動漏斗管來控制運動的方向。

奧陶紀十大恐怖生物 揭秘奧陶紀生物大滅絕原因

有了這樣像潛水艇加噴射機的精良裝備,使得鸚鵡螺類成為、志留紀時期最快速,也是奧陶紀十大恐怖生物中最恐怖的殺手掠食者,海洋中的任何其他動物相形之下動作就顯得遲緩多了,因此多淪為像鸚鵡螺類這樣貪得無厭的掠食者的點心。鸚鵡螺類在古生代輻射演化出各種殼形,有直的、弓形的、卷的、先卷後直的,有的直角石類有一輛小貨車那么大,非常驚人。

最近開始有學者注意到:觀察鸚鵡螺殼上的生長紋可以看出月球繞行地球的週期,就像樹木的年輪一般。正因為鸚鵡螺有四億多年的演化史,所以可以藉由各個年代鸚鵡螺類化石殼上生長紋的比較來推測不同時期月球繞行地球一週所需的天數。結果發現月球繞地球一週的天數漸漸增加,也意味著月球正在漸漸遠離地球,而美法兩國的天文科學家也發現最近28年來月球已遠離約1公尺。透過觀察:現生種鸚鵡螺的殼上,生長線是30條,新生代漸新世的鸚鵡螺殼上,生長線是26條,中生代白堊紀有22條,侏羅紀有18條,古生代石炭紀是15條,奧陶紀是9條。因此在距今4億2000萬年前的古生代奧陶紀時,月亮繞地球一周只有9天,據推測:當時月亮和地球的距離只有現在的43%,附帶一提:當時地球自轉一週,也就是一天只有21個小時。鸚鵡螺外殼的生長節律性為古天文學的研究提供了極重要的線索與證據。

3、奧陶紀三葉蟲

奧陶紀海洋里生活著500多種三葉蟲。三葉蟲是非常知名的化石動物,其知名度可能僅次於恐龍。在所有的化石動物中三葉蟲是種類最豐富的,這雖然奧陶紀沒有寒武紀時期的種類多,但其數量仍是巨大的。這是今天三葉蟲化石如此普遍的原因之一。

奧陶紀十大恐怖生物 揭秘奧陶紀生物大滅絕原因

雖然三葉蟲只在背部有盔甲,但是它們的外骨骼還是相當重的,它們的外骨骼是由甲殼素為主的蛋白質聯合方解石和磷化鈣等礦物組成的。不像其他節肢動物那樣能夠在蛻皮前重新吸收外骨骼中的大部分礦物,三葉蟲在蛻皮是將所有盔甲中的礦物全部拋棄,因此一個三葉蟲可以留下多個良好地礦物化的外骨骼,這提高了三葉蟲化石的數量。在蛻皮時外骨骼首先在頭部和胸部之間分開,這是為什麼許多三葉蟲的化石不是缺少頭部就是缺少胸部,其實許多化石是三葉蟲蛻掉的皮,而不是死去的三葉蟲形成的。大多數三葉蟲的頭部有兩個面部縫合來簡化蛻皮過程。頭部的兩側有一對複眼,有些種的複眼相當先進。

4、海林檎

海林檎是滅絕於泥盆紀晚期的一類棘皮動物,是棘皮動物中最古老、骨骼組織最簡單的一綱。

奧陶紀十大恐怖生物 揭秘奧陶紀生物大滅絕原因

它們形狀為球形,與蘋果類似,故名(林檎為蘋果的古稱)。它們和海百合有驚人的相似處,都是利用莖節附著在基底上,有一個由許多不同骨板組成的膨脹殼。具有萼和腕,萼部骨板(萼板)多達13至200塊,萼板上具有板孔,溝孔系統複雜。

海林檎沒有真正的肢,因此它們利用短小沒有分叉被稱為鰓的支臂從水中濾取食物。此外,它們的骨板上有獨特的孔結構,用來唿吸。海林檎綱約有100屬左右,在奧陶紀開始出現,泥盆紀滅亡。

5、筆石

奧陶紀十大恐怖生物 揭秘奧陶紀生物大滅絕原因

筆石最早出現於中寒武世,奧陶紀大量繁盛,主要營漂浮方式,分布廣,演化快、容易保存,是奧陶紀重要的分帶化石。 早奧陶世早期以樹形筆石為主,中期正筆石類中的無軸亞目大量繁盛,晚期有軸亞目的雕筆石出現;中、晚奧陶世是正筆石類的鼎盛時期。志留紀的筆石化石甚多,其中以單筆石類為主,如單筆石、弓筆石、鋸筆石、耙筆石等。泥盆紀時正筆石類大部分絕滅,只剩下少量的單筆石和樹筆石類。筆石最後於石炭紀晚期滅絕。

6、苔蘚蟲

目前生存的種類有近4000種。自奧陶紀生存到現代,約有15000個化石種。據稱是三葉蟲滅絕的兇手。

奧陶紀十大恐怖生物 揭秘奧陶紀生物大滅絕原因

三葉蟲滅絕的原因,生物學家是這樣說的:鸚鵡螺類、板足鱟類以及魚類等肉食性生物的興起,柔弱的三葉蟲成為吞食的對象,再加上海洋環境的改變,造成了三葉蟲的滅絕,但至今沒有可靠證據來證實這樣的說法。

苔蘚動物出現在奧陶紀,海洋中苔蘚蟲逐漸興起,三葉蟲則逐漸衰亡,這一起一落,讓人們很容易把三葉蟲的滅絕和苔蘚動物的興起聯繫起來,在我們採集到的奧陶紀三葉蟲標本上,發現了許多寄生的苔蘚蟲,寄生部位明顯地出現了病理改變。

也許有人會置疑,何以見得三葉蟲體表寄生了苔蘚蟲,就會導致它的死亡?現代海洋中的甲殼類生物身上,也往往寄生著這樣那樣的生物,它們都和諧地共生在一起。何況,冰冷的化石能證實苔蘚蟲是附著在三葉蟲活體上的嗎,它們也許是固著在死亡後散落的三葉蟲甲殼上。

7、海星

奧陶紀十大恐怖生物 揭秘奧陶紀生物大滅絕原因

海星(棘皮動物) 奧陶紀時期的海洋生物是現代動物的最早祖先。當時珊瑚和叫做星狀動物的古老海星生長在洋底,它們也是從奧陶紀就生存到現在的生物代表。

8、甲冑魚

奧陶紀十大恐怖生物 揭秘奧陶紀生物大滅絕原因

甲冑魚是現存圓口綱動物,如七鰓鰻的祖先,最早出現於奧陶紀,泥盆紀末滅絕。外形似魚,甲冑魚頭及身體外部被以骨板。口部無上、下頜,沒有骨質的中軸骨及真正的偶鰭,與魚不同,而與現生的圓口綱相似。

9、豐嬌昆明魚

奧陶紀十大恐怖生物 揭秘奧陶紀生物大滅絕原因

目前屬只有一個物種的魚類就是豐嬌昆明魚,它也是已知最古老的嵴椎動物,科學家發現的最早化石在5億3千萬年前寒武紀的地層被發現。它似乎是有由軟骨構造的頭顱骨及骨骼。

10、層孔蟲

層孔蟲是一類已經絕滅的海生群體生物,因其共骨的表面呈層紋狀而得名,它們出現在奧陶紀晚期,於白堊紀完全滅絕。

奧陶紀十大恐怖生物 揭秘奧陶紀生物大滅絕原因

在世界各地誌留紀、泥盆紀的碳酸鹽沉積地層中幾乎都有它們的代表,中國珠穆朗瑪峰的侏羅紀中發現有準放射層孔蟲等。在日本則多產於侏羅紀的鳥巢石灰岩上。

它們全為海生,群體底棲、固著海底或附在其他物體上生長。通常生活在清澈溫暖、鹽度適中、陽光充足、水動力較強的淺海中,也有生活在潟湖或礁前較深水域中的。常和珊瑚、藻類等構成生物礁。

其實總的來說,據目前的化石資料記載奧陶紀十大恐怖生物最恐怖的應當屬於廣翅鱟和鸚鵡螺類,更多的生物還需要科學家去探索發現,如果有最新奧陶紀恐怖生物發現,本文會第一時間做更新。

奧陶紀生物大滅絕原因

奧陶紀時期遠不止記載的這十大恐怖生物,其中更有許多棘皮動物、節肢動物、軟體動物等等,相對於寒武紀,奧陶紀的生物發展的更加繁榮,但生物如此繁盛的時期也遭遇了地球上第一次物種大滅絕,奧陶紀大滅絕的生物分類數量被評為地球史上五次生物大滅絕第二位。

奧陶紀十大恐怖生物 揭秘奧陶紀生物大滅絕原因

奧陶紀大滅絕包括了約85%的物種滅亡,27%的科與57%的屬滅種,科學家推算此次生物滅絕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岡瓦納大陸進入南極地區,影響全球環流變化,導致全球冷化進入安第斯-撒哈拉冰河時期,海面大幅度下降。

不僅如此,奧陶紀還發生了3次大規模的8級火山噴發,這也是主要原因。不過這些都是科學家的猜測,無法親眼證實,另一種更受認同的說法是據地6000光年的恆星爆炸,伽馬射線擊中地球,導致臭氧層被破壞,直接殺死了奧陶紀當時的大部分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