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津牌”車在“改牌”做號者的操作下,變身一輛京Q牌照的車,成功通過系統驗證審核。

一輛“津牌”車在“改牌”做號者的操作下,變身一輛京Q牌照的車,成功通過系統驗證審核。

做號者買到大量尾號為“617”的京牌車輛資料,用於“改牌做號”。

因車型與車牌號不匹配,車輛圖片顯示為一張剪影。

做號者稱,可以用牌號相近的車輛“頂包”。

常坐網約車的乘客可能會遇到這樣一幕:

系統顯示接單的是這輛車,可來的卻是另一輛車。對方的解釋多是“今兒開老婆的車”“換車了系統沒改過來”等。

事實上,這些車裡面有一部分為“改牌車”。而一條以收售公民個人信息為支撐、利用網約車平台審核漏洞進行“改牌做號”的網路黑產繼而浮出水面。

有做號者稱,他們通過專門“渠道”可以買到有指定要求的駕駛證、行駛證、個人頭像照片等多項公民個人信息。而喊價200元至400元的做號業務,實際成本僅幾十元。

有律師表示,買賣個人信息和車輛信息、用他人信息註冊網約車司機賬號等行為本身已經違法。更重要的是,網約車平台應加大監管力度,以杜絕不法行為的發生。

5月12日晚,何奇的微信收到一筆450元的轉賬。

這是他替一名車主通過“改牌註冊”獲得網約車司機賬號後的勞務費。

一年多以前,他開始專門從事這樣一種服務。在他的操作下,一些車主被“重塑身份”,成功獲得了網約車司機的賬號。

花四千多拜師學會“改牌做號”

在網上搜尋“改牌”等關鍵字,能找到多個與之相關的QQ群和貼吧。大多廣告打著“解決京牌、滬牌、浙牌、粵牌,解決封號”等旗號招攬生意。

何奇也是其中一員。

2016年3月,他與朋友開辦工作室,專門幫車主“做號”。如今,他的業務已遍布多個城市,在他創建的做號QQ群中,上海群約2000人,北京群也有上百人。

多年前,何奇為賺錢從安徽老家前往上海。在網約車興起的年代,他也加入到跑單大軍。儘管乾網約車一個月能掙過萬,但他還是“轉行”開始“做號”。

他在網上找人拜師,“總共花了四千多塊錢,全學會了”。

“那時候還不流行改牌做號,很多人不懂。”何奇說,改牌做號業務的出現和興起源自一些網約車司機的需求。比如,有的網約車司機想多開一個司機端賬號,但同一個駕照不能開兩個號,就需要做一個號出來;另外,針對一些網約車平台“異地運營車輛不享受平台獎勵”的規定,外地牌照的司機也想通過“改本地牌照”的方式來獲取平台獎勵。

最關鍵的是,他更看好改牌做號的“錢景”。

他說,有個朋友曾找人改牌花了160元,聽對方說成本才幾十塊。

“津牌”車一天后變“京牌”

今年5月8日,新京報記者以改牌為由,添加了何奇的微信。隨後,記者將一輛津牌紅色雪佛蘭科魯茲 的車輛信息和一張名為季曉東的未滿三年駕齡的駕照提供給了何奇。

第二天,新京報記者便接到了某網約車平台發來的“您已通過車主審核”的簡訊通知。

記者注意到,該賬號司機姓名顯示為季曉東,登記車輛為“京Q”牌照,車型同為紅色雪佛蘭科魯茲,車主姓董。線上時間、接單數和賬戶餘額均顯示為“0”。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正規渠道註冊網約車司機,一般需通過信息提交、系統審核、人像驗證等步驟。事實上,這些環節,做號者可利用系統漏洞或者資料“作假”,輕易完成改牌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