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是我國歷史上高度繁榮的一個時期,根據現代人推算,南宋時期的城市GDP為世界第一,開封更是宋朝城市繁華排名前十名中排名第一。繁榮的經濟使得文化等方面空前發展,因此南宋時期有著大量的藝術作品和珍藏典籍,其中《磧砂藏》就是我國第一部浩大的珍籍,那么接下來TOP10排行榜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磧砂藏》吧!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浩大的珍籍

《磧砂藏》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浩大的珍籍,是一種漢文大藏經,全稱為《宋磧砂延聖寺刻本藏經》,因開雕於平江府磧砂延聖寺而得名。《磧砂藏》初刻於南宋理宗紹定二年,也就是公元1229年,在元英宗至治二年,也就是公元1322年才結束,歷時長達九十三年,是一部聞名中外的佛教諸藏彙編。由於時代久遠,它的願主和起源如今已然不知。

磧砂藏的內容

《磧砂藏》共五大部,分別是:大唐三藏、大唐龍興三藏、大周新翻三藏、大唐中興三藏和大宋新譯三藏。其中大唐三藏內容最大,占總數的一般,共收入佛典621部,2887卷,講述了大乘佛教的主要法門;大唐龍興三藏收入佛典35部,250卷,講述了佛教的戒律、戒規;大周新翻三藏收入佛典442部,1945卷,講述了佛教的理論;大唐中興三藏,收入佛典20部,37卷;大宋新譯三藏,收入佛典419部,1191卷,是宋人研究佛教的輯錄。

磧砂藏的價值意義

《磧砂藏》不光是我國最早刊刻的大藏經,也是已知大藏經中裝有扉畫較好的一種,藏經的扉頁畫有釋伽牟尼說法圖,其中更有許多大家的刊記。《磧砂藏》的畫風受到了西藏以及西夏佛教美術方面的影響,書法包括歐蘇體、柳體還有趙體,書法造詣精湛,雕刻技藝更是高超,令國內外無數學者折服,也是最為重要的佛教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