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城市 > GDP > 安徽十大富裕村排名

安徽十大富裕村排名

六便士的頭像
六便士
2023-10-25 11:08:09更新 · 1.96K票 · 1000位訪客
生成海報
安徽地處於我國華東長江三角洲地區,這裡下轄16個地級市,總面積為14.01萬平方千米,截止到2022年,安徽省地區實現生產總值45045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5%,如此可觀的經濟也證明了安徽境內經濟的良好發展,那你知道安徽省境內有哪些經濟實力比較厲害的村莊呢?今天TOP10排行榜網將為你介紹安徽十大富裕村排名,快來一起看看吧,
【展開】

安徽十大富裕村排名

甘花園村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安徽
232
推薦理由: 甘花園村位於臨淮崗鄉最東部,與新店鎮接壤,全村共有人口人,土地面積畝,現有黨員46人,支部委員3人。2010年度農民人均純收入5304元。 甘花園村與黃家廟村、後樓村、大興村、莫店村、小新村、雙磚井村、張台村、雙門村、八里棚村、梓樹村、劉台村、臨閘村、顧台村、上姜台村相鄰。 甘花園村附近有臨淮崗、金安礦業園、霍邱縣烈士陵園、霍邱水門公園、李家圩地主莊園、城西湖等旅遊景點,有霍邱柳編、臨水酒、皖西痲黃雞、霍邱芡實、霍邱菱角、霍河口鎮青蘿蔔等特產,有淮河柳編工藝(霍邱柳編)、臨淮泥塑、淮河柳編工藝(霍邱柳編)、廬劇(六安市)、綠茶製作技藝(六安瓜片)等民俗文化。 【展開】
TOP 1
茆林村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安徽
226
推薦理由: 廣德縣誓節鎮茆林村過去是一個小村,2003年在縣委、縣政府的號召下,拆鄉並鎮,拆小村並大村的工作中,由原先鋒村、林場村、茆林村合併為今天的茆林村,如今又稱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第一村」,探空火箭試驗發射發祥地,簡稱603基地,占地面積2400畝,全村占地總面積21.9平方公里,全村總人口3480人,居住938戶(其樓房居住500戶),下轄16個村民組,山場面積23000餘畝,資源勝產毛竹、紅竹、黃砂、板栗、茶葉等,糧田900餘畝。國家重點期目603基地在境內,特高壓、向上線、錦蘇線、淮上線跨越茆林村,國家小二型水庫、雲山水庫一座,全村屬丘陵地帶,位於誓節鎮南端,桐汭河沿村西線而下,距離廣德縣26公里,誓節鎮5公里,農村公-車暢通、便捷,城鄉一體化發展正在發展中。 如今的茆林村在鎮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村黨總支書記的帶領下和村支兩委一班的共同努力下,全村村民的參入支持下,民眾生活條件和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居住環境大大改善,各行各業快速發展,有線電視與數位電視正在轉換中。興修「村村通」村組通水泥路17.2公里,村內中心幼稚園一所,醫療衛生室一所,村設立便民服務中心和圖書室、個私服裝小型加工廠4家,板栗收購和竹筍加工廠一家,紅殼竹、毛竹加工廠各一家,小型養殖場3處,民眾文體活動場所2處,自發組織活動籃球隊和健身舞蹈隊,影響發展豐富民眾文化精神生活。 茆林村的巨大變化,一是靠黨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二是靠幹部民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科學布局、統籌發展,從無到有,開發了過去的荒地變綠地、變果園、如今在全鎮形成茆林板栗大村,紅殼竹大村、毛竹出產中等村,利用竹、木、果資源加以利用和改良,充分發揮其經濟效益。2009年9月被省林業廳授予特色林業產業的紅殼竹之村稱號,2010年12月被宣城市批准為生態村,2007年被縣委授予「五個好」村黨組織,2012年6月被縣委授予爭先創優先進基層黨組織,茆林村的工作經過了省、市、縣、鎮的多次檢查和評議,每年各項工作在兩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都能拿到相應的獎項,這些成績的取得,得到了領導的稱讚,同時也受到了廣大民眾的支持和信賴。面對領導的認可,民眾的信任,村支兩委一班人,深感壓力大、責任重,在全縣號召建設美麗鄉村的今天,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鎮黨委、政府的工作發展思路,引導民眾、人居集中化、零星山場土地集中大戶經營化、人力勞務市場化、創業競爭化的科學發展格局,讓老闆進深山、百姓下平川,以打工創業和引進資金共同發展茆林村。讓茆林村騰飛,讓茆林村再上一個新台階。 2012年工作: 1、招商項目2000萬元投資白茶4000畝高山栽植以全部完成現已初見成形,即將產效。香榧、紅芝梔1300畝已完成,山場削山和香榧紅芝梔栽植已完成一半,還有700畝今年底明年初完成。 2、集中安置小區建設(茆林航天新村)已初建動工,正在603特高壓拆遷建設中。 3、國家小二型水庫、雲山水庫脫險加固及亮化工程正在建設中。 4、村莊路燈亮化,一組、八組、十四組已完成路燈夜間亮化工程。 5、「一事一議」士龍路至二隊、士龍路至七隊的水泥路面即將實施,在9月初完成。 6、小水庫及當家塘壩在政府的計畫安排下,年底維修完工。 7、積極做好603基地拆遷工作和特高壓拆遷工作,支持國家項目工程建設。 2020年4月,茆林村上榜第五屆安徽省文明村鎮名錄。 【展開】
TOP 2
呈坎村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安徽
215
推薦理由: 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呈坎鎮呈坎村,始建於東漢三國時期,因村落按《易經》「陰陽八卦」理論選址布局,陽為呈,陰為坎,唐末易名「呈坎」。這座有1800多年歷史的村落,曾經是朱熹筆下的「江南第一村」,也是目前徽派古建築遺存最多的村落之一。這裡的「羅東舒祠」和「呈坎村古建築群」先後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自唐末江西南昌府秋隱、文昌羅氏二兄弟舉家遷此「擇地築是而居」易名呈坎以來,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是我國當今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之一,呈坎依山傍水,融自然山水為一體,二圳五街九十九巷,聚集著不同風格的亭、台、樓、閣、橋、井,祠、社及民居,全村現保存著明清建築100餘處,其中有羅東舒祠、長春社、羅潤坤宅等國家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精湛的工藝和精美的石雕、磚雕、木雕、彩繪將徽州古建築藝術的古、大、美、雅體現得淋漓盡致。 被中外專家和遊人譽為「中國古建築藝術博物館」;呈坎人傑地靈、人文薈萃、名人輩出,歷史文化沉澱深厚,至今仍保留著董其昌、林則徐等歷代名人題寫的牌匾30餘塊。 呈坎村與四村村、容溪村、靈山村、楊乾村、汪村村、石川村相鄰。 2021年1月,呈坎村被認定為2020年度安徽省美麗鄉村重點示範村。 2020年11月,呈坎村入選首批安徽省特色旅遊名村名單。 2020年8月,呈坎村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 2012年12月,呈坎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008年10月,呈坎村入選為第四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隆興橋 座落在呈坎村南「氵眾」(讀音同「眾」)溪上,花崗石砌築,單孔石拱橋。建於明嘉靖年間。清光緒年間重修,橋全長67米,高約12米,寬6米,橋面兩側砌築石欄桿。東端有登橋石階與村道相接,西端接上山 呈坎環秀橋 座落在呈坎村中「氵眾」(讀音同「眾」)溪上,連線呈坎村與溪東街,舊時是呈坎通往靈山與歙北許村的主要通道。橋為二墩三洞,橋面架平石梁,花崗石砌築。建於明嘉靖乙丑年(1529)。全長15米,寬4 呈坎村附近有隆興橋、呈坎環秀橋、潛口民宅、謝裕大茶文化博物館、豐樂湖、呈坎景區等旅遊景點,有徽墨、徽州漆器、富溪野生茶油、徽派盆景、徽州竹雕、富溪葛根粉等特產,有徽州漆器髹飾技藝、徽派傳統民居營造技藝、徽州三雕、徽派盆景技藝、祭祖習俗(徽州祠祭)、徽州民謠等民俗文化。 【展開】
TOP 3
查濟村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安徽
210
推薦理由: 安徽省涇縣桃花潭鎮查濟村一個具有明清風格的古村落,位於涇縣縣城西南的涇縣、太平、青陽三縣交界處,這裡的「查」念「zha」,而不是「cha」。這裡的大部分人,都姓查。 在黃山山脈北部的群山之中,在太平湖北岸,深藏著一個令人稱奇的古村落——查濟。它的規模之大,在皖南堪稱第一,也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民居群之一。它破敗頹廢的滄桑之美,能讓人看見中國鄉村時代輝煌的歷史。 明清民居古建築群就坐落在流水潺潺的查濟河兩岸,綿延lO里,現存有明代建築80處,清代建築109處。幾乎所有的明清建築都雕粱畫棟,翹角飛檐,其中德公廳屋、誦清堂、愛日堂等住宅更是高大宏偉、結構精緻。尤以德公廳屋四柱三層牌坊式門樓,五朵斗拱屋面,略帶翹角分三層覆蓋門樓,古樸典雅、雄渾大方。背面以鏤雕手法雕出二龍戲珠、丹鳳朝陽、魚躍龍門、獅子滾繡球等吉祥圖案,手法嫻熟精美。 古雕、磚雕、木雕在查濟隨處可見。門窗扇格的木雕、廳堂柱礎的石雕、門樓門匯的磚雕,均繁刻精鏤,玲瓏剔透、畫面各異,或花鳥、或禽獸、或人物,無一不栩栩如生;房屋結構為多進式,或三進、或四進,進間有「四水到堂」式的天井,沿天井二摟廊廓置有「美人靠」;條石砌就牆基,柱基為圓形雕石,牆體青磚、屋上黑瓦。傳統的雙披屋頂半掩半露,躲在重重疊疊的山牆後面。高出屋頂的山牆既可阻止火勢蔓延,又具防盜作用。山牆造型豐富,有雲形、弓狀、階梯式等,牆頭呈翹-空的馬頭狀。 這些古代民居的外形全是青磚黑瓦,並非是古代查濟人沒有財力或不具審美意識,明清時期,查濟人多在外經商.不乏富商巨賈,且查濟文風極盛。查濟村周圍有四門三塔:鍾秀門、平嶺門、石門、巴山門;如松塔、青山塔、巴山塔,古樸典雅。這三座塔就是查姓家族為振興查濟文風,而於清嘉慶年間資興建的。查濟人查秉鈞、查春如更是清代書畫名家。 2020年11月,查濟村入選首批安徽省特色旅遊名村名單。 2019年9月,查濟村被認定為2019年度第一批安徽省美麗鄉村重點示範村。 2019年7月,文化和旅遊部公布了第一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查濟村榜上有名。 2017年11月,中央文明委決定授予查濟村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2014年9月,中國生態文化協會授予查濟村2014年度「全國生態文化村」稱號。 2012年12月,查濟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008年10月,查濟村入選為第四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展開】
TOP 4
小崗村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安徽
200
推薦理由:這個素有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稱號的小崗村,位於安徽省鳳陽縣境內,其主要下轄19個自然村,總占地面積為15平方千米,該地不僅風景優美,文化底蘊豐厚,同時在其中還分布著大包幹紀念館、當年農家、沈浩同志先進事跡陳列館等諸多紅色旅遊景點,歷來也曾榮獲中國十大名村之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以及中國國內知名的特色小鎮等諸多榮譽稱號。【展開】
TOP 5
曹埠村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安徽
193
推薦理由: 曹埠村位於二郎口鎮西南部,滁河以北,與和縣隔河相望,全村面積30平方公里,計稅面積5565畝,全村32個村民組,總計 3145人。村「兩委」班子成員7人,監委會3人,黨員132人。 我村地處滁河圩區,地勢低洼,水源充足無污染。近年來我村根據本村特殊地理環境和得天獨厚的生產條件大力發展優質粳稻、稻蝦連作、畜禽養殖、茭白、菱藕以及水產品養殖。 黨的惠民政策不斷深入農村,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不斷加強,一條條村村通水泥路貫通了全村各個村民組,為農業生產,農民生活提供了極大的方便,為糧食和養殖業的產品運輸提供了保證。此外,我村先後設立「黨員活動室」、「人口學校」、「農家書屋」、「電教放映室」等等,極大的豐富了我村黨員、幹部、民眾的文化生活。 曹埠村與赤鎮村、寶塔村、二郎村、二郎社區、廣平村、浦北村、下陶村、卜集村、峨嵋村、上陶村、項集村、太平村、古城村相鄰。 2014年7月,農業部認定曹埠村為第四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赤鎮龍蝦)。 曹埠村附近有吳敬梓故居紀念館、襄河水利風景區、神山國家森林公園、全椒太平古城、三塔寺風景區、碧雲湖等旅遊景點,有馬廠酥笏牌、周崗雪棗、管壩牛肉、全椒滁菊、鹵兔子、赤鎮龍蝦等特產,有走太平、全椒民歌、八朵雲、龍山寺廟會、三塔寺廟會、界首廟會等民俗文化。 【展開】
TOP 6
祁門村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安徽
191
推薦理由: 祁門村位於含山縣環峰東部,省道S105線穿村而過,東部和和縣西埠鎮接壤,北部和和縣善後鎮接壤,西和本鎮朝陽、褒山、雙圩相連,南至得勝河,全村總面積約為23平方公里,全村共設黨總支一個,下設4個支部,25個黨小組,共有黨員216名,現有村「兩委」幹部8人;全村共有25個自然村,總人口760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200多人,耕地面積7350畝,林地350畝,其它1800畝,全村共有勞力3800多人,農業人口以傳統農業種植為主,外出經商為輔,據統計全村每年外打工經商人數達2000多人,其中外出打工人員大部分以銷售芝痲油為主兼以食品加工,飲食服務為輔,約40%人員利用農閒時節外出打工經商。 我村村部所在地祁門站是一個有幾百年歷史的商品集散地,是一個商貿市場的古鎮,農村趕集以農曆二、五、七、十作為趕集日,商品貿易非常繁華,特別是芝痲油生產加工銷售非常活躍,俗稱祁門芝痲油飄香全中國。 我村境內現有食品工業園一處,國小三所,衛生院及私人診所四家,糧食儲備庫、糧站各一處,大型棉業企業一家,生態園一處,大型雞蛋生產一家,水產養殖一家,各類私營企業三十多家,其中痲油生產廠家二十家,私人商店、超市十二家,郵政、移動、電信、聯通、網點各一家,現有家電、機械維修等六家,飯店等其它娛樂服務八家。全村集體經濟年收入4萬元。 村內環境優越,有山有水,是開發旅遊的好去處,村內有千畝水面的環峰塘一處,百畝面積的大山窪水庫夾在兩山中間,馬山白洞極待開發。村內硬體設施完備,村內程控電話、廣播、電視、寬頻網路全面覆蓋,村內已完成主幹道水泥路5條,總長8.6公里,實行村村通公路,戶戶通自來水的良好環境。 祁門村與金山村、褒山村、朝陽村、城北村、梅苑社區、張公社區、翰林社區、望梅社區、攀桂社區、九連村、鼓樓社區、胡蔣村、華陽社區、大西圩村相鄰。 2021年10月,農業農村部遴選推介祁門村為2021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 2020年11月,農業農村部推介祁門村為2020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 2014年7月,農業部認定祁門村為第四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皖中花芝痲油)。 祁門村附近有凱文葛羅夫藝術博物館、格拉斯哥交通博物館、格拉斯哥、格拉斯哥大教堂、凱爾特人公園球場、漢普頓公園球場等旅遊景點,有含山大米、運漕酒、含山綠茶、含眉綠茶、蘇薺、太湖山鹿茸等特產,有含弓戲、民間扎彩(馬鞍山含山縣)、伍子胥過昭關的傳說、運酒傳統釀造技藝、戴氏正骨法、含山封扁魚製作技藝等民俗文化。 【展開】
TOP 7
唐模村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安徽
184
推薦理由: 唐模村位於黃山南大門。「唐模」這個村落名稱沿用了1400多年,是一片自唐朝以來幾經完善的村居,一個古徽州獨居文化的縮影,帶著滄桑和鄉土氣息。這裡紫霞峰西聳,飛布山東橫,天馬岩南馳,靈金山北倚,環唐模皆山。 村內檀乾溪淙淙而過,農家夾岸而居;遠山近水,風物怡人;幽情古趣,獨特罕見。唐模村不同於一般的以古民居為代表的古村落,古徽州水口園林的典作——檀乾園;一千四百歲青春依舊的「活化石」——銀杏樹;同胞兄弟皆翰林而受到皇帝欽賜建造——沖天古石坊;詩韻悠悠的古徽州秦淮河——水街。 唐模村,原為歙縣所轄,現屬徽州區。是唐朝越國公汪華的太曾祖父叔舉創建的。公元623年,汪華的後裔汪遷回故鄉,起先居住在山泉寺。年近古稀的汪思立博學多才,精於天文地理。他用八卦相中了山泉寺對面的獅子山,而且那裡有太祖叔舉種植的大片鬱鬱蔥蔥的銀杏樹,認為在這裡居住可以發子發孫。故汪思立率兒孫遷到獅子山居住。經過幾代人的辛苦勞動,先後建立了中汪街、六家園、太子塘等建築物,逐步形成了一個聚族而居的村落。汪思立率兒孫重返徽州時正值五代年間後唐建立,諸侯紛爭,強盛的唐朝已不復存在。汪氏子孫不忘唐朝對祖先的恩榮(即隋朝名將汪華歸順唐朝後-為越國公,死後謚「忠烈王」),決定按盛時的規模建立起一個村莊,取名「唐模」(另一說按盛唐時的模式、風範、標準建立)。1087年,郡北許村的許貴一、許貴二兄弟倆因父母雙亡,投靠唐模姑父家。經過幾代繁衍,許氏比當地的汪、程、吳三姓人丁更為興旺,成為唐模的大姓望族。但他們不忘姑父的收養之恩,仍沿用「唐模」這個村名。唐模村莊的形成、命名,是古代的徽州人重視風水與忠君思想結合的產物,深深地烙上了歷史文化的印製。 忠君鑄造了唐模,盡孝則成就了名聞遐邇的檀乾園。相傳,清初唐模許氏有一位叫許以誠的富商在蘇浙皖贛一帶經營36爿當鋪,時稱36典。母因子貴,在山村里過了一輩子的許以誠的母親十分嚮往「人間天堂」的杭州西湖,就向兒子提出了想遊覽西湖的願望,但苦於山高路遠,車馬勞頓,年老體衰不便成行。於是這位孝子不惜巨資在村邊挖塘壘壩,模擬西湖景致,修築亭台樓閣、水榭長橋,湖堤遍植檀花和紫刑,供母頤養,園內也有三潭印月、湖心亭、白堤、玉帶橋等勝景,恰是一處微縮的西子湖。鏡亭是小西湖的中心,亭內四壁以大理石砌成,鑲嵌有蘇軾、朱熹、董其昌、黃庭堅、倪元璐、文徵明、米芾、蔡襄、查士標等書法大家碑帖,林林總總,蔚為大觀,仿佛是一座新安碑園。據說曾國藩來徽州鎮壓太平軍時,發現了這些寶貝,欲把它盜走,終因體積太大而罷手。田園內遍植檀花,又有一泓小溪緩緩繞流,取《詩經》「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乾兮」之意而名曰「檀乾園」。 現唐模村以獅子山為支撐點,村的西南面有一方圓數十里的丘陵地帶象形山;東、北、西面是廣闊的小平原;越過獅子山7華里即為豐樂河。如今村中還保存著較完好的青石板路,一條小溪穿村而過,溪中有一座清代建造的高陽橋。過橋即見小溪南面的古銀杏林。林前有太子塘,塘右側有太子廟。緊依太子廟是一座典型的古徽建築"狀元府"。相隔一巷之地的是現-民黨要員許村玉的舊宅。過高陽橋沿小溪北面而下,有尼姑庵和許氏大祠堂。再往前便可見到聞名中外的唐模小西湖。越過小西湖,即見全國罕見的"同胞翰林"碑坊。八角亭、蜈蚣橋深深掩藏在郁蔥的樟樹林中。唐模村堪稱為一座園林式古建築物館。 2021年8月,唐模村入選第三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 2020年11月,唐模村入選首批安徽省特色旅遊名村名單。 2019年12月,唐模村入選第一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 2015年12月,安徽省農業委員會確定唐模村為第八批安徽省「一村一品」示範村鎮(休閒農業)。 2012年12月,唐模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010年,中國生態文化協會授予唐模村2010年度「全國生態文化村」稱號。 2007年5月,唐模村被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公布為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2005年10月,唐模村上榜第一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唐模景區 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唐模古村,始建於唐、發展於宋元、盛於明清,歷史傳說因其經濟活躍、民風淳樸,而被譽為「唐朝模範村」,是徽州歷史悠久、人文沉澱深厚的文明古村。遊歷其中,如詩如醉。徽州唐模村落在選 許承堯故居 許承堯故居位於黃山市徽州區潛口鎮唐模村,年代為清。2019年,許承堯故居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展開】
TOP 8
大山村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安徽
174
推薦理由: 大山村村情:該村成立於1984年3月,轄區面積10.84平方公里,現有16個村民小組,住戶493戶,常住人口1600人,流動人口965人,轄區內有國小1個、村級衛生服務室1個、個體商業網點5個,茶葉合作社1個,茶中加工廠5個,有志願者隊伍一支6人。 大山村隊伍建設情況:村兩委工作人員5名,其中區林業局單位選派包國勝到村任第一支部書記。 村黨支部書記徐壽全,男,47歲,大專文化,0黨員。 村委會主任馮賢廣,男,46歲,中專文化,0黨員,參加市、區黨校集中培訓學習多次。 黨員隊伍建設情況:全村黨員總數51名,其中婦女黨員13名、流動黨員12名、離退休黨員0名、生活困難黨員9名。其中35歲以下黨員6名;36歲—45歲9名;46—55歲9名;56—60歲8名;61歲以上18名。黨員隊伍中大專以上學歷3名;高中(中專)學歷7名;國中學歷19名;國中以下學歷21名。 大山村與蘭山村、穿山村、神山村、青山村、豐收村、濟公村、佳山村、牌樓村、竹溪村相鄰。 2019年12月,大山村入選第一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 2019年9月,大山村被認定為2019年度第一批安徽省美麗鄉村示範村。 2018年9月,第十一批安徽省「一村一品」示範村名單出爐,大山村上榜(茶葉)。 大山村附近有杏花村旅遊景區、池州秀山門博物館、大王洞、齊山-平天湖風景名勝區、九華天池、池州市博物館(池州府儒學)等旅遊景點,有西山焦棗、霄坑綠茶、秋浦花鱖、長崗葡萄、黃精、必勝板栗等特產,有池州儺戲、貴池民歌、梅街目連戲、茅坦杜祭茅鐮、紅茶製作技藝(池州潤思)等民俗文化。 【展開】
TOP 9
高灘村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安徽
132
推薦理由: 高灘村是蒿溝鄉行政村中最大的一個行政村,地處蒿溝鄉西北部,全村有人口7834人,高灘村下轄26個自然莊,一個街道。全村共有耕地8547畝,其中有7000畝土地已承包種植中藥材,其餘土地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是小麥、玉米、大豆等。在農副產品上主要盛產高灘蘿蔔、水果、畜產品、禽蛋產品等。全村有一個黨總支部,5個黨支部,共有黨員175人,村「兩委」成員共11人,本村全日制國小二所和中學一所,村內開設有二個衛生網路點,二個醫療站,衛生醫療健全。但是,黨員年齡結構層次不合理,以老年的居多,年輕黨員數偏少。現在總支部正大力發展,把村里思想覺悟高、致富能力強、在民眾里有威信的青年吸收到組織來。 2012年種植高灘蘿蔔約1500畝。現養殖雞專業戶有6戶,養鴨專業戶有3戶,淡水魚蝦養殖戶1戶。去年該村人均年收入為2000元。 高灘村與趙樓村、槍河村、鞏家村、大史村、尹樓村、柳溝村相鄰。 高灘村附近有新汴河水利風景區、宿州市博物館、涉故台(陳勝吳廣起義舊址)、宿州基督教福音堂、宿州烈士陵園、九女墳等旅遊景點,有符離集燒雞、宿州王棗子、夾溝香稻米、宿州樂石硯、五柳蘑菇雞、欄桿牛肉等特產,有花鼓戲(宿州市)、埇橋馬戲、淮北梆子戲(宿州市)、宿州樂石硯製作技藝、符離集燒雞製作技藝、埇橋嗩吶製作技藝等民俗文化。 【展開】
TOP 10
舉報
排名規則:《安徽十大富裕村排名:小崗村上榜,第九被譽為「小龍蝦養殖第一村」》根據每個卡片的搜尋指數、人氣投票進行排序,使用大數據排序,排名公正客觀!。
各地富裕村相關榜單
最近更新
熱門榜單
新增卡片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