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科學家在北極與挪威之間的斯瓦爾巴群島上打造了一座被冰雪覆蓋的“世界末日種子庫”,以防將來災難襲擊地球時提供瀕危作物的種子。這座種子庫可存儲22.5億顆種子,在災難發生後人類可以從種子庫獲取種子,以確保我們的食物供應不受影響。這個計畫似乎是萬無一失的,但事實並非如此:全球種子庫最近遭受氣候變暖的影響,其隧道入口被淹。

seedvault-980x420.jpg

由於位於極地永凍土層中,即使意外停電,種子庫內的溫度也能在至少200年內保持在零攝氏度以下。研究人員曾表示,乾旱、瘟疫、洪水等問題都不會對其造成影響。然而,有一件事情可以影響地球所有地區:越來越熱的地球。

近日挪威政府表示,該地區的高溫導致島上的冰塊開始融化,降雨量增多。積水淹沒了進入種子庫的隧道入口,研究人員從未預料到種子庫將面臨這個問題。

挪威政府官員Hege Njaa Aschim在接受《衛報》採訪時表示:“大量的水進入了隧道入口,然後開始結冰,所以當你走進是仿佛看見了冰川。”

在北極的斯瓦爾巴群島,有數萬粒種子沉睡在極地凍土之下,即便爆發核戰爭或遭受恐怖分子襲擊,即便南極冰蓋融化,桑田化為滄海,也無法驚擾它們的夢。這裡就是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人們稱其“為世界末日而準備”的“種子方舟”。

“種子銀行”的備份

根據估算,目前世界上有200多萬種可食用的植物,包括10萬種稻米、1000多種香蕉……這些農作物的種子,小如罌粟花種子,大如椰子,都蘊含著無價的植物DNA。然而,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估計,地球上農作物物種已經消失了75%。

為了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全世界建設了1400多個“種子銀行”,這其中既有世界銀行、糧農組織與聯合國資助的儲藏機構,也有中國、英國等國家的大型儲藏所,還有大學與研究室管理的小型儲藏室。它們都保存植物的種子、花粉、孢子——簡而言之,儲存物種是這些“種子銀行”的主要功能。就像錢存入了銀行——存入和兌取都取決於需要,非常自由。

例如,收集了2.42萬種植物種子的英國基尤千年“種子銀行”,它會定期存放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種子,一旦某種植物滅絕,能隨時從“種子銀行”中起用種子,以便恢復這個物種。

然而這些“種子銀行”也很脆弱,它們要面臨戰爭和天氣災害的威脅,還存在缺乏充足的資金、完善的管理和先進的設備等問題——在全球1400多個“種子銀行”中,只有十幾個達到國際標準,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國家種子銀行就在戰爭中被毀滅。

為了增強保護植物多樣性的能力,從上世紀80年代起,國際社會就一直在構想有別於“種子銀行”的儲存概念——它要有足夠大的容量,以最先進的儲藏技術維持所有種子最長的生命期限,為全世界的“種子銀行”做好備份,它不必存取自由,但必須能抵抗任何天災人禍,即便是核戰爭爆發、小行星撞地球這樣的“世界末日”來臨,也能保護種子的安全。

“末日種子庫”由此誕生,只有在外界沒有種子可用的時候,才能動用這裡儲備的“生命之種”。這裡將是人類面對毀滅性災難時的“諾亞方舟”,即使生物都會毀於一旦,倖存的人類也還能取出這裡存放的種子,將它們喚醒,重新耕種土地。

能抵抗任何災難的地方

斯瓦爾巴群島,人跡罕至,在種庫周圍,偶爾會有北極熊出沒。

為了保證“末日種子庫”的絕對安全,對於建造地點的選擇和內部構造的設計,挪威政府也是煞費苦心。

修建在斯瓦爾巴群島的“末日種子庫”比現在的海平面高出130米,即便氣候變暖導致格陵蘭島的冰層和南極洲的冰全部融化,海平面也只會再增加61米,不會淹沒“末日種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