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的發展歷程

2002年,紐西蘭、智利和新加坡首先在墨西哥APEC峰會上就建立FTA舉行了談判,汶萊於2005年4月加入談判並最終簽署協定。2005年7月,智利、紐西蘭、新加坡和汶萊四國簽訂了“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SEP)。由於該協定的初始成員國為四個,故又稱為“P4協定”。

2009年11月14日,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其亞洲之行中正式宣布美國將參與TPP談判,強調將以此促進美國的就業和經濟繁榮,為設定21世紀貿易協定標準做出重要貢獻,要建立一個高標準、體現創新思想、涵蓋多領域和範圍的亞太地區一體化合作協定。與此同時,秘魯、越南和澳大利亞也宣布加入TPP談判,TPP談判由此實現了由“P4”向“P8”的轉變,並呈現亞太地區參與國家進一步擴大的趨勢。

TPP前身是“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2005年5月28日,汶萊、智利、紐西蘭、新加坡四國協定發起跨太平洋夥伴關係,簽訂並生效的經貿協定,成員之間彼此承諾在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智慧財產權以及投資等領域相互給予優惠並加強合作。協定採取開放的態度,歡迎任何APEC成員參與,非APEC成員也可以參與。該協定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建立自由貿易區。

2006年5月1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對紐西蘭和新加坡生效,對智利和汶萊生效的時間分別為2006年11月8日和2009年7月1日。

2008年2月,美國宣布加入,並於當年3月、6月和9月就金融服務和投資議題舉行了3輪談判。

2008年9月,美國總統歐巴馬決定參與TPP談判,並邀請澳大利亞、秘魯等一同加入談判。

2009年11月,美國正式提出擴大跨太平洋夥伴關係計畫,澳大利亞和秘魯同意加入。美國藉助TPP的已有協定,開始推行自己的貿易議題,全方位主導TPP談判。自此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更名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開始進入發展壯大階段。

2010年,馬來西亞和越南也成為TPP談判成員,使TPP成員數量擴大到9個。

2010年3月15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首輪談判在澳大利亞墨爾本舉行。參與談判的共8個成員:美國、智利、秘魯、越南、新加坡、紐西蘭、汶萊和澳大利亞。此次談判將涉及關稅、非關稅貿易壁壘、電子商務、服務和智慧財產權等議題。美國較為強調的內容包括推動清潔能源等新興行業的發展,促進其製造業、農業以及服務業的商品與服務出口,並強化對美國智慧財產權的保護。

2010年11月14日,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高峰會的閉幕當天,與會九國同意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提案,將於2011年11月的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高峰會完成並宣布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綱要。

2011年11月10日,日本正式決定加入TPP談判。

2012年10月8日,墨西哥經濟部宣布,墨西哥已完成相關手續,正式成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第十個成員國。墨西哥經濟部指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是有國際影響力的貿易組織,加入該協定為墨參與亞太地區經濟事務提供了平台,為墨西哥出口打開了新的機遇之門,也有利於發揮墨西哥在全球供應鏈中的作用。

2012年10月9日,加拿大遺產部長莫爾(James Moore)代表國際貿易部長法斯特在溫哥華宣布,將正式加入《跨太平洋戰略夥伴關係協定》(TPP)。

2013年9月10日,韓國宣布加入TPP談判。

2015年10月5日,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12個國家已成功結束“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談判,達成TPP貿易協定。

2016年2月4日,在紐西蘭奧克蘭,由TPP12個成員國代表參加的簽字儀式,《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正式簽署。

TPP協定需要各國立法部門(國會、議會)批准通過。但由於美國內部分歧大,加上民主、共和兩黨總統候選人均反對,掌控國會參眾兩院的共和黨高層對部分條款不滿意,tpp在歐巴馬任內獲得國會批准的前景非常黯淡。

2016年11月10日,日本通過了TPP協定。

2016年11月11日上午,美國參議院議長米奇奧康納宣布,歐巴馬主導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計畫被正式擱置。

2017年1月20日,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就職當天宣布從12國的跨太平洋貿易夥伴關係(TPP)中退出。

2017年1月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行政命令,標誌美國正式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特朗普政府將與美國盟友和其他國家發掘雙邊貿易機會。

推薦閱讀:

tpp成員國 tpp有多少成員國

美國退出tpp,美國為什麼退出tpp(美國轉型第一步)

tpp對中國的影響,美國退出tpp對中國的影響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