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名 美國M1A2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

最先進的數位化坦克,裝備二代熱成像系統、車長獨立熱成像儀、真彩平面顯示儀、數位化地形圖、熱控制系統和最新的數位化指揮、控制、通信裝備。由萊卡明公司研發的AGT-1500燃氣渦輪發動機,使其擁有極強的動力和適應能力。

M1基本型的戰鬥全重為54.5噸,A1型戰鬥全重增加至57噸,坦克乘員為4名。M1坦克具備優異的防彈外形,炮塔和車體多用鋼板焊接而成,各部分的裝甲厚度不等,最厚達125mm,最薄為12.5mm。

M1在正面部分裝有先進的喬巴姆裝甲。自1988年6月開始,新生產的M1A1在車體前部加裝貧鈾裝甲。經過特殊處理的這種新型裝甲,強度是原先的5倍。在海灣戰爭中,參戰的M1A1坦克多數換裝了貧鈾裝甲,實戰證明效果非常成功。

M1坦克採用了隔倉措施,用裝甲隔板將炮塔內尾倉和乘員艙分隔開,能有效避免二次效應對乘員的傷害。

M1基本型的主炮為1門北約制式105mm M68E1式線膛炮,與M60坦克的M68炮有所不同。該坦克105mm炮彈基數是55發,其中44發裝在炮塔尾艙內。

M68E1火炮除了可發射M60坦克制式炮彈外,還可發射新研製的M735曳光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M774曳光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M883曳光尾翼穩定脫殼貧鈾彈芯穿甲彈和M737TPDS教練彈。

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

第二名 德國豹2型主戰坦克

豹2型主戰坦克,由A1-A7等多種型號組成,是西方第三代坦克當中的佼佼者,備受各國推崇,以外銷多個國家,其設計影響了整個世界第三代主戰坦克的設計。如今豹2型主站坦克仍在不斷改進和發展之中。

豹2主戰坦克是聯邦德國20世紀70年代研製的主戰坦克。

其戰鬥全重55.15噸,乘員4人,坦克最大速度72 千米/小時,最大行程550千米。主要武器有120毫米滑膛炮1門 ,配有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和多用途彈,彈藥基數42發。

火控系統包括大炮雙向穩定、數字式計算機、雷射測距、熱成像夜瞄裝置等。

車體和炮塔採用間隙式複合裝甲,配有集體式三防裝置和自動滅火裝置。

豹-2主戰坦克

第三名 法國AMX-56勒克萊爾主戰坦克

勒克萊爾主戰坦克的設計思路與其他西方第三代主戰坦克相比頗為特立獨行,使用由GIAT公司研發的120MM高壓滑膛炮,自動裝彈機,以及在減輕裝甲重量的情況下提高機動力。與歐洲其他國家坦克相比,勒克萊爾的裝甲厚度是硬傷,但其服役較晚,憑藉者強大的火炮威力、先進的火控系統、電子系統以及模組化裝甲,依舊名列世界最強坦克排名前三甲。

法國研製該坦克的目的,一方面為了滿足該國陸軍對主戰坦克的需要,為替換正在服役的AMX-30B2坦克,陸軍總共需要1400輛勒克萊爾坦克;另一方面可用於出口。

陸軍估計,實現上述計畫(包括彈藥費用)的總費用為350億法郎,每輛坦克的成本(不包括彈藥費用)達2200萬法郎。

法國計畫,當勒克萊爾坦克產量達到200輛時,要對該坦克進行改進,改進項目包括採用安裝在平衡肘內的“肘內”式液氣懸掛裝置、全天候目標自動跟蹤器、測量1000m距離上風向及沿彈道風速的雷射測速計,觀察及射擊使用的電視設備以及聲控裝置。

克魯澤(Crouzet)公司的聲控裝置可以幫助乘員完成的任務有鏇轉炮塔、選擇電台頻率、提供要求的彈藥、報靠燃料狀況信息等。

勒克萊爾主戰坦克

第四名日本10式主戰坦克

10式主戰坦克是日本戰後研發的第四代主戰坦克,於2012年服役。10式主戰坦克採用了多項革命新技術,該坦克配備由日本獨自研發的敵方位置與戰鬥力情報分析共有系統“C41系統”,便於同己方坦克、武裝直升機以及指揮中心保持數據分享,大幅度提升了在戰場上的應變能力和協同作戰能力。

三菱TK-X 10式主戰坦克(日語:ひとまるしきせんしゃ,英語:Type 10 MBT)是由日本防衛省技術研究本部(TRDI)主持,三菱重工生產的日本陸上自衛隊新一代主戰坦克。

10式主戰坦克以“新中期防衛力整備計畫”為基礎所開發,項目被命名為“TK-X”,2002年製造出第一台原型車,2008年2月13日正式公開,2012年1月開始正式服役於陸上自衛隊。

10式坦克採用了多種革命性新技術,自誕生之日起在世界坦克排行榜一直有很高的名次。

10式主戰坦克

第五名 韓國K2黑豹主戰坦克

K2黑豹韓國新銳坦克,K2坦克融合了現今第三代坦克之所長,是名副其實的“混血”,其在火炮威力、火控系統、裝甲防禦、動力等方面都有極大提高。

K2主戰坦克"黑豹"(KNMBT, Korean New Main Battle Tank(韓國新主戰坦克),或稱 XK2即eXperimental K2(實驗K2))是韓國新一代主戰坦克,目前在實驗末期階段,預計2010年將完成。

由國防科學研究所(ADD)使用外國和本國技術混合研發而成耗資$2億3千萬美金,從1995年開始研發,據信是K1主戰坦克量產後就緊接開始研發的。

韓國計畫裝備680輛,於2011年開始量產。

K2黑豹韓國新銳坦克

第六名 梅卡瓦主戰坦克

梅卡瓦,意為戰車,原為《聖經》中神所駕馭的戰車,戰績輝煌。由於以色列所處的環境,以色列可能是世界上最注重坦克發展的國家了,是世界上參於作戰次數最多的坦克之一了。最新型號為梅卡瓦MK 4。

以色列人設計的“梅卡瓦”主戰坦克算得上是當今世界上最具活力、最有特色的主戰坦克了。

從1978年“梅卡瓦”坦克裝備以色列軍隊以來,它親歷了巴以爆發的多次衝突,而且在這期間,從“梅卡瓦”1到“梅卡瓦”4發展了四代。

單就這兩點,當今世界上的主戰坦克中沒有哪個能望其項背。梅卡瓦”坦克獨特的動力傳動裝置前置的總體布置方案,令世界上各國坦克設計師們投以驚異和懷疑的眼光。

在“世界主戰坦克排行榜”上,“梅卡瓦”主戰坦克也是屢屢榜上有名。

梅卡瓦主戰坦克

第七名 挑戰者2主戰坦克

著名的喬巴姆裝甲,挑戰者2坦克曾在海灣戰爭一發擊毀在5500米以距離的T-62坦克,這是坦克對坦克的最遠擊破紀錄。

挑戰者2坦克為英國公司阿爾維斯·維克斯(Alvis Vickers)所生產的一款主戰坦克,而它是挑戰者系列的第三種車型。

第一種車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製造的克倫威爾坦克,而第二種車型則是現身於海灣戰爭的挑戰者1坦克。

雖然挑戰者2的設計由挑戰者1所衍生出來,但只有5%的機件可共用。而新的挑戰者2則替代了英國陸軍及阿曼皇家陸軍中舊有的挑戰者1。

英國在1991年訂購了127輛挑戰者2坦克,並在1994年再訂購另外259輛。

阿曼則在1993年訂購了18輛挑戰者2坦克,及後在1997年購買20輛同類型坦克,預計挑戰者2坦克會服役至2035年。

挑戰者-2主戰坦克

第八名 日本90式主戰坦克

日本90式主戰坦克,日本戰後第三代坦克,排名一度名列前茅,得益於其先進的火控系統,但自服役以來,沒有任何改動。採用日本自製自動裝彈機,裝甲強度、機動能力較強。

90式坦克的研究和發展工作始於1974年,部件製造和試驗工作始於1977年。

當時暫稱為TK-X坦克,意思是“試驗中的坦克”。日本坦克通常是以定型年代(第一生產年度)命名的。

因曾預計新坦克在1988年或1989年定型,故相繼又稱TK-X坦克為88式和89式坦克。

但是由於研製周期拖長,定型日期推遲到1990年,故又稱之為90式坦克。

日本陸上自衛隊90式主戰坦克

第九名 中國99式主戰坦克

ZTZ-99式主戰坦克,中國研製的最新第三代坦克,其具備優異的防彈外型,採用楔形裝甲,複合裝甲,獵-殲火控系統,125MM滑膛炮,但仍沿用俄系坦克設計思路,發動機是其硬傷。

99式主戰坦克(英語:Type 99 Main Battle Tank),也稱之為ZTZ-99式主戰坦克(漢語拼音:主戰坦克裝甲車——Zhǔ Tǎn Zhuāng的縮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的新一代主戰坦克。

99式主戰坦克主要由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第二〇一研究所研製,中國北方工業公司生產,具備優異的防護外型,大量採用複合裝甲,融合新時代信息化作戰技術,是中國陸軍裝甲師和機步師的主要突擊力量。

99大改坦克目前已經服役,這款最新型的坦克作戰性能與M1A1平分秋色並列第一

99式主戰坦克

第十名 俄羅斯T-90主戰坦克

改進自T-72,採用T-80U的火控系統,是世界上第一款裝備自動裝彈機的坦克,也是世界上第一款只需三人駕駛的坦克,車身塗有一種特殊的反雷達探測層。

前蘇聯的第一種第三代主戰坦克是T-90。這是一種先進的高級坦克,是世界上第一款裝備自動裝彈機的坦克,也是世界上第一款僅需3人操作的主戰坦克。

最明顯的標誌是右側碩大的紅外探照燈,之後的所有俄式坦克全部繼承了這一結構。

它主要為對付當時北約的威脅而研製,幾乎全部都部署在與北約靠近的戰區,一直作為蘇聯本土的防禦性武器使用,近幾年才出口到印度。

俄羅斯陸軍T-90主戰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