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983年:薩拉馬尼安·強德拉塞卡(美國)提出強德拉塞卡極限,對恆星結構和演化具有重要意義的物理過程進行的理論研究;福勒(美國)對宇宙中化學元素形成具有重要意義的核反應所進行的理論和實驗的研究

82、1984年:卡洛·魯比亞(義大利)證實傳遞弱相互作用的中間矢量玻色子[[W+]],W-和Zc的存在;范德梅爾(荷蘭)發明粒子束的隨機冷卻法,使質子-反質子束對撞產生W和Z粒子的實驗成為可能

83、1985年:馮·克里津(德國)發現量子霍耳效應並開發了測定物理常數的技術

84、1986年:魯斯卡(德國)設計第一台透射電子顯微鏡;比尼格(德國)、羅雷爾(瑞士)設計第一台掃描隧道電子顯微鏡

85、1987年:柏德諾茲(德國)、繆勒(瑞士)發現氧化物高溫超導材料

86、1988年:萊德曼、施瓦茨、斯坦伯格(美國)產生第一個實驗室創造的中微子束,並發現中微子,從而證明了輕子的對偶結構

87、1989年:拉姆齊(美國)發明分離振盪場方法及其在原子鐘中的套用;德默爾特(美國)、保爾(德國)發展原子精確光譜學和開發離子陷阱技術

88、1990年:弗里德曼、肯德爾(美國)、理查·愛德華·泰勒(加拿大)通過實驗首次證明夸克的存在

89、1991年:皮埃爾·吉勒德-熱納(法國)把研究簡單系統中有序現象的方法推廣到比較複雜的物質形式,特別是推廣到液晶和聚合物的研究中

90、1992年:夏帕克(法國)發明並發展用於高能物理學的多絲正比室

91、1993年:赫爾斯、J·H·泰勒(美國)發現脈衝雙星,由此間接證實了愛因斯坦所預言的引力波的存在

92、1994年:布羅克豪斯(加拿大)、沙爾(美國)在凝聚態物質研究中發展了中子衍射技術

93、1995年:佩爾(美國)發現τ輕子;萊因斯(美國)發現中微子

94、1996年:D·M·李、奧謝羅夫、R·C·理查森(美國)發現了可以在低溫度狀態下無摩擦流動的氦同位素

95、1997年:朱棣文、W·D·菲利普斯(美國)、科昂·塔努吉(法國)發明用雷射冷卻和捕獲原子的方法

96、1998年:勞克林、霍斯特·路德維希·施特默、崔琦(美國)發現並研究電子的分數量子霍爾效應

97、1999年:H·霍夫特、韋爾特曼(荷蘭)闡明弱電相互作用的量子結構

98、2000年:阿爾費羅夫(俄國)、克羅默(德國)提出異層結構理論,並開發了異層結構的快速電晶體、雷射二極體;傑克·基爾比(美國)發明積體電路

99、2001年:克特勒(德國)、康奈爾、卡爾·E·維曼(美國)在“鹼金屬原子稀薄氣體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以及“凝聚態物質性質早期基本性質研究”方面取得成就

100、2002年:雷蒙德·戴維斯、里卡爾多·賈科尼(美國)、小柴昌俊(日本)“表彰他們在天體物理學領域做出的先驅性貢獻,其中包括在“探測宇宙中微子”和“發現宇宙X射線源”方面的成就。”

101、2003年:阿列克謝·阿布里科索夫、安東尼·萊格特(美國)、維塔利·金茨堡(俄羅斯)“表彰三人在超導體和超流體領域中做出的開創性貢獻。”

102、2004年:戴維·格羅斯(美國)、戴維·普利茲(美國)和弗蘭克·維爾澤克(美國),為表彰他們“對量子場中夸克漸進自由的發現。”

103、2005年:羅伊·格勞伯(美國)表彰他對光學相干的量子理論的貢獻;約翰·霍爾(JohnL.Hall,美國)和特奧多爾·亨施(德國)表彰他們對基於雷射的精密光譜學發展作出的貢獻。

104、2006年:約翰·馬瑟(美國)和喬治·斯穆特(美國)表彰他們發現了黑體形態和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擾動現象。

105、2007年:法國科學家艾爾伯·費爾和德國科學家皮特·克魯伯格,表彰他們發現巨磁電阻效應的貢獻。

106、2008年:日本科學家南部陽一郎(YoichiroNambu),表彰他發現了亞原子物理的對稱性自發破缺機制。日本物理學家小林誠(MakotoKobayashi),益川敏英(ToshihideMaskawa)提出了對稱性破壞的物理機制,並成功預言了自然界至少三類夸克的存在。

107、2009年:美籍華裔物理學家高錕因為“在光學通信領域中光的傳輸的開創性成就”而獲獎;美國物理學家韋拉德·博伊爾(WillardS.Boyle)和喬治·史密斯(GeorgeE.Smith)因“發明了成像半導體電路——電荷藕合器件圖像感測器CCD”獲此殊榮。

108、2010年: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科學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以表彰他們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

109、2011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天體物理學家薩爾·波爾馬特、美國/澳大利亞物理學家布萊恩·施密特以及美國科學家亞當·里斯因“通過觀測遙遠超新星發現宇宙的加速膨脹”獲得20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10、2012年: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院教授塞爾日·阿羅什、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和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得分校教授大衛·維因蘭德因“發現測量和操控單個量子系統的突破性實驗方法”獲得201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11、2013年:比利時理論物理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因希格斯玻色子(上帝粒子)的理論預言獲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12、2014年:日本科學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學家中村修二,因發明藍色發光二極體(LED)獲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13、2015年:日本科學家梶田隆章(Takaaki Kajita)和加拿大科學家阿瑟·麥克唐納(Arthur B. McDonald),因在發現中微子振盪方面所作的貢獻分享20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14、2016年:三位美國科學家戴維·索利斯、鄧肯·霍爾丹和麥可·科斯特利茨,因在理論上發現了物質的拓撲相變以及在拓撲相變方面作出的理論貢獻分享201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15、2017年:三位美國科學家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雷納·韋斯、加州理工學院教授基普·索恩和巴里·巴里什因發現引力波分享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