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朋友要考公務員,有什麼建議

“每個人要根據自己的情況,比如你的內心,家境,父母等通盤考慮。”閻益豐舉了個例子,他一個親戚在杭州每月收入七八千,但每天晚上要加班到10點,家境也不是特別好,“他前段時間說要考公務員,我就支持,會更穩定一些。還有一些人,比如我一個同學,也是做公務員,她的人生目標就是安穩,那就蠻好。”

閻益豐說自己辭職也是經過慎重考慮的,和很多人,包括已經辭職的“前輩們”交流過。“有一個人說的話讓我印象深刻:你不下水,怎么學會游泳?我覺得我不辭職,老了以後會遺憾的,因為沒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我老婆也覺得老這么搖擺,不是一個好的生活狀態。”

“另外,人的眼光不要短,要看趨勢。做律師肯定比現在忙,也奔波,但我相信自己能吃這個苦。即便真失敗了,那也有失敗方案,比如就做一個普通的律師,而且,我本來也沒想自己能做多么優秀。”

數據表明

浙江省公務員辭職人數有所上升,但總體比例正常

閻益豐說,他所在的單位,近年來,辭職的公務員大概他是第一個。錢報記者採訪到的幾位離職者也都承認,自己在各自系統內算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另一方面,最近幾年,公務員辭職的話題已算不上新鮮,隔三差五就會有類似的報導。

辭職的人數在漸漸增多,但也遠遠沒有成為辭職潮。

從近幾年的統計數據來看,公務員隊伍總量是基本穩定的,辭職的數量有所增長。人社部曾公布一個調查數據,2015年全國公務員辭職不到1.2萬人,約占公務員隊伍總數的0.2%,當時國家公務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這個比例是在正常範圍內的。據省人社廳相關人士表示,浙江省差不多也是這樣的情況。

那么,選擇從體制內跳脫出去的都是哪些人?他們辭職後都在做什麼?如今又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記者走訪了幾位曾經的公務員,聽聽他們怎么說。

人到中年,就想改變下

陳志偉(化名),男,40歲

離職一年,離職前供職於寧波市政府機關,主任科員

現職業:律師

我是2002年考上公務員的,在原來的崗位上一做就是10多年,感覺未來的生活一眼就能看到頭,人到中年了,就想改變一下。

做律師是因為我原本就是這個專業。一年下來的感覺,忙是比原來更忙。舉個不恰當的比喻,在機關里就好比是讀國中高中,老師會管好你,給你安排作業,你按部就班做好就是,學習的課程也就是語數外,想學其他的,老師可能還說,別,聯考就考這個。辭職出來好比是讀大學,沒人管你,什麼都要你自己安排,主動學習,適應環境,未來是找工作還是考研,都要你自己去把握。

辭職後不後悔這個很難說,人的感情是複雜的,機關福利待遇好,出來才發現什麼都要自己去處理。現在的狀態,因為剛開始,很多還在適應,但總的來說還不錯吧,畢竟是自己給自己打工,會有很強的動力。

店面從一家開到了四家

浮小笙(化名)女,31歲

離職兩年,離職前供職於紹興公安局某派出所,科員

現職業:麵包店主

我2008年從警校畢業後被分配到派出所,做內勤工作,先後也做過社區民警等。在我喜歡上烘焙之前,我還是蠻認可自己工作的,但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是有不同的心境,後來我接觸烘焙,激發出內心的一種熱情,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這個時候就會有對比,覺得原來的工作和狀態太枯燥。

我想有不一樣的嘗試,而如果我想開麵包店,只有辭職才能專心去做。

離職後這段時間,我的收穫可以說,比原來7年的都要多,這種內心的充實和幸福指數,是以前沒有辦法比的。雖然我現在比以前忙,有時候每天就睡四五個小時,但非常有精神和活力,而且還有學習的動力。我現在已經開了四家店,從麵包店、咖啡店,到麵包餐廳,這已經超出了我之前的預料。

出去看看,順便挑戰下自己

胡冰,男,37歲

離職近4年,離職前供職於餘杭公安局公共關係科,科長

現職業:阿里巴巴集團網路安全崗位

我在公安系統幹了12年,當時辭職是想走出去看看,順便挑戰一下自己。

我覺得自己算是比較幸運的,現在做的事情和以前的工作有一定關聯性,如果沒有這種關聯,說不定還需要一個很長的適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