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 書籍 > 中國最經典的50首古詩詞

中國最經典的50首古詩詞-詩仙李白諸多作品上榜(每一部都值得背誦)

榜單評測專員的頭像
榜單評測專員
2023-09-04 07:30:02更新 · 1.26M票 · 1000位訪客
生成海報
TOP10排行榜網用戶列舉了中國最經典的50首古詩詞,為您推薦了中國經典古詩排名榜,其中包括江南、長歌行、詠鵝、詠柳、回鄉偶書、將進酒等。告訴您中國最有名氣的古詩有哪些,中國最有名的50首古詩排行榜均為用戶票選,供您參考。
【展開】

中國最經典的50首古詩詞

蜀道難
作者:李白
類別:雜言古詩
313
推薦理由:《蜀道難》是中國唐代大詩人,詩仙李太白極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該詩用的是樂府舊題,李白是一個喜用浪漫主義的手法的人,我們可從詩句中看到那豐富的想像畫面,描繪出屬於蜀地蜀道的崢嶸崎嶇、兇險如天塹的自然景觀氣勢,該描寫巍峨雄大,一句一字生動的再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崇敬熱愛。《蜀道難》全詩共有二百九十四字,是一種律體與散文相互摻雜,一唱三嘆,融情於景的詩。借用蜀道的山之高、水之急、絕壁之險,延伸出詩人心中的天地之廣闊,情感之彭拜,是一首完全體現了李白詩歌的文學特色的詩篇。【展開】
TOP 1
出塞
作者:王昌齡
類別:七言絕句
301
推薦理由:《出塞二首》是唐代詩人王昌齡創作的一組邊塞詩。它是王昌齡早年赴西域時所作。這首詩既有景物描寫,又有心理刻畫;既表露了對邊防戰士的同情,又委婉諷刺了朝廷用人不當,同時表達了對平息邊塞戰事的美好願望。本詩在明月與關前分別冠以秦時和漢時,把空間景物融入時間因素,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其意義便不僅限於表明在悠長的歷史歲月里戰爭從未休止,而且還別有一種蒼茫雄渾的意境,令人產生厚重的歷史感。三、四句但使和不教在引導讀者思考、體悟之中自然而然地深化了主題思想,流露出無比強烈的民族自豪感。詩人把邊境戰爭放在歷史的長河中去考察,從而豐富了詩的內涵。秦時明月漢時關,從千年以前、萬里之外下筆,開始就創設了一個雄渾蒼茫的特殊境界。聲調高昂,氣勢博大,耐人尋味,統攝全篇。【展開】
TOP 2
錦瑟
作者:李商隱
類別:七言律詩
296
推薦理由:《錦瑟》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詩作。此詩首聯以幽怨悲涼的錦瑟起興,以弦的數目和生命的長度相聯繫,無端二字感慨生命易逝;頷聯以莊生夢蝶杜鵑啼血的典故,巧妙地設計了曉迷春三字;頸聯淚以珠喻,自古為然,鮫人泣淚,顆顆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異景;尾聯採用反問遞進句式加強語氣,結束全詩。這首詩深隱含蓄。自古以來,關於此詩主旨眾說紛紜。以悼亡和自傷說者為多。舊說中,原有認為這是詠物詩的,但註解家似乎都主張:與瑟事無關,實是一篇借瑟以隱題的無題之作。【展開】
TOP 3
月下獨酌
作者:李白
類別:五言古詩
291
推薦理由:《月下獨酌四首》又名《月下獨酌》,《月下獨酌四首》是唐代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花間一壺酒,時令正值春天,地點又在花下,這是飲酒的環境。花下飲酒,對於封建時代的知識分子來說,是一件雅舉樂事,但獨酌無相親,無一知己,悶酒獨傾,豈不大煞風景。俗物茫茫,要尋一個志同道合、聲應氣求的朋友,真是難矣哉! 前一句造境,後一句抒情。寫環境的美好,是為了反襯孤獨無偶的情懷。下面一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在四顧無親的情況下,對明月用了一個邀字,而且是舉杯相邀,可見詩人對月亮的感情是多么殷切、多么真摯。月與影真是難得,它們在寂寞之中可以給詩人以安慰、給詩人以歡樂,而沒有人世間的污濁和煩惱,詩人通過豐富的想像,賦予月亮濃厚的感情色彩,把月和影描繪得那樣知情解意,可愛可親。【展開】
TOP 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類別:送別詩
288
推薦理由:《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文學家王勃的詩作。此詩意在慰勉友人勿在離別之時悲哀。首聯扣題。起句寫送別的地點是在首都長安。城闕原為皇城上的望樓,這裡借指皇宮所在地京城長安。頷聯承上寫送別。三句點出離別兩字,表明送別之意。頸聯轉出新意,知心朋友不會受到距離的限制。王勃採用對比的方法,運用對仗的手段,將這層意思表現得十分簡潔與鮮明,因此廣為流傳。尾聯以勸慰朋友作結,不要在分手時像小兒女一樣流淚。此詩從內容與形式兩個方面都極具初唐風格。【展開】
TOP 5
念奴嬌·赤壁懷古
作者:蘇軾
類別:懷古詞
286
推薦理由: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是豪放詞的代表作之一。這首詞是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七月蘇軾謫居黃州時所寫,當時作者四十五歲,因烏台詩案被貶黃州已兩年余。蘇軾由於詩文諷喻新法,為新派官僚羅織論罪而被貶,心中有無盡的憂愁無從述說,於是四處遊山玩水以放鬆情緒。正巧來到黃州城外的赤壁(鼻)磯頗多感慨而作。此詞通過對月夜江上壯美景色的描繪,借對古代戰場的憑弔和對風流人物才略、氣度、功業的追念,曲折地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功業未就、老大未成的憂憤之情,表現了作者關注歷史和人生的曠達之心。這首詞從總的方面來看,氣象磅礴,格調雄渾,高唱入雲,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 【展開】
TOP 6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作者:辛棄疾
類別:
284
推薦理由:《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是宋代詞人辛棄疾的詞作。此詞是作者的名篇之一。本詞以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結合的方法,將自己的愛國之心、忠君憤懣都熔鑄在神采飛揚而又慷慨悲壯、沉鬱頓挫的辭章里。上片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起首兩句,情景交融,不勝感慨。可以看出作者迫切想要實現在刀光劍影中抗戰殺敵的願望。下一句更是栩栩如生地寫出了雄壯威武的陣容,再現了作者立馬陣前、點兵授令的形象。愛國將士們衝鋒陷陣,所向無敵的英雄氣概歷歷如在眼前。這是壯詞壯景的進一步烘托,是壯意的進一步生髮。結句可憐白髮生,筆鋒陡轉,使感情從最高點一跌千丈,吐盡壯志難酬的無限感慨,揭示了理想與現實的尖銳對立,抒發了報國有心、請纓無路的悲憤,使全詞籠上了濃郁的悲涼色彩。【展開】
TOP 7
長歌行
作者:無名氏
類別:五言古詩
281
推薦理由:《長歌行》是漢樂府中的一首詩,本篇選自《樂府詩集相和歌平調曲》,相和歌是民間音樂,大約是因為用管弦聲樂相和,歌唱者聲音相和而得名,是勸誡世人惜時奮進的詩篇。此詩主要是說時節變換得很快,光陰一去不返,因而勸人要珍惜青年時代,發奮努力,使自己有所作為。全詩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借用多種意象來描繪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人生哲理,發出了時光易逝、生命短暫的浩嘆,鼓勵人們緊緊抓住隨時間飛逝的生命,奮發努力趁少壯年華有所作為。其情感基調是積極向上的。其主旨體現在結尾兩句,但詩人的思想又不是簡單的表述出來,而是從現實世界中擷取出富有美感的具體形象,寓教於審美之中。【展開】
TOP 8
龜雖壽
作者:曹操
類別:樂府詩
281
推薦理由:《龜雖壽》為東漢文學家、政治家曹操創作的一首四言樂府詩,也是這組組詩《步出夏門行》四章中的最後一章。這是一首充滿詩人對生活的真切體驗的哲理詩,因而寫得興會淋漓,有著一種真摯而濃烈的感情力量表現了曹操不辭年高,為統一天下而征戰的樂觀進取精神。全詩格調高昂、意氣奮發,一掃漢末文人感嘆浮生若夢,勸人及時行樂的悲調,激情奔放,體現了曹操詩歌雄健、開朗的特點。詩一開始,詩人用神龜、螣蛇作喻,說明生命必有終結。雖說的是死亡的道理,卻毫不感傷,有一種開朗達觀的情緒,體現了詩人樂觀向上的精神面貌。而正因為生命有限,所以,有為之士即使到了暮年,他的壯志也不會消沉,就像那廄中的千里馬,雖然盛年已過,卻仍然嚮往著一日千里的戰鬥生涯,抒發了詩人老當益壯、奮發圖強的情懷。【展開】
TOP 9
詠鵝
作者:駱賓王
類別:五言古詩
279
推薦理由:《詠鵝》是初唐詩人駱賓王於七歲時,因家中來了一位客人,想試探駱賓王,駱賓王即興而作寫的一首五言古詩。 這首詩開篇先聲奪人,鵝!鵝!鵝!一連三個象聲詞,把鵝的快樂和自在生動地描寫了出來。這叫聲,是鵝彎曲著脖子向著天唱出來的。它白白的羽毛身子浮在綠綠的水面上,紅紅的腳掌划起了清清的水波。詩人把鵝在水面上浮游的情景寫得十分逼真,他是用一個孩子的心理去觀察和體會鵝游水這一極平凡的生活現象,寫來親切、自然。這首詩一共只有十八個字,寫出了四種色彩,構成了色調和諧而優美的畫面。這首詩的語言形象具體,明白如話,有明顯的兒歌特點。【展開】
TOP 10
望月懷遠
作者:張九齡
類別:五言古詩
277
推薦理由:《望月懷遠》是唐代詩人張九齡的作品,這是一首望月而思念遠方親人的詩。這首詩是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張九齡在朝中任宰相。遭奸相李林甫誹謗排擠後,於開元二十四年(736)罷相。《望月懷遠》這首詩應寫於開元二十四年張九齡遭貶荊州長史以後這一時期。清風朗月之夜,最易牽動鄉思,牽動對遠方之人的思念。詩歌從天涯共此時的明月到不堪盈手贈的明月,以明月作媒介,曲曲折折地道出了對遠人的思念。月光雖然可愛卻不能抓一把贈送給遠方之人,詩人只好踱進室內,期望在臥室里尋一個美好的夢,夢中能與遠方之人相見。全詩語言自然渾成而不露痕跡,情意纏綿而不見感傷,意境幽靜秀麗,構思巧妙,情景交融,細膩入微,感人至深。【展開】
TOP 11
早發白帝城
作者:李白
類別:七言絕句
274
推薦理由:《早發白帝城》此詩作於唐肅宗乾元二年(759)三月。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坐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翌年春,行至白帝城的時候,忽然收到赦免的訊息,詩人驚喜交加,隨即乘舟東下江陵。此詩即回舟抵江陵時所作,是李白詩作中流傳最廣的名篇之一。清晨,詩人興奮地匆匆辭別了那座高聳入雲的白帝城,踏上了歸途,坐上小船,預計一天就能回返。耳邊傳來兩岸的山猿的啼聲,聲音悽厲,不知不覺中小船也已經駛過萬道重重疊疊的山峰。全詩抒發了詩人當時喜悅暢快的心情。【展開】
TOP 12
憶江南
作者:白居易
類別:古詩詞
273
推薦理由:唐朝白居易晚年所作,為追憶青年時期,漫遊江南,旅居蘇杭所感受到的江南盛景被白居易寫成了詞。三首憶江南短短几十個字便將江南美景躍然眼前,令讀者心馳神往。而這三首詩也流傳已是一千多年,是當之無愧的經典之作。三首詞,從今時,憶起往日,最後又回到今天,從洛陽到蘇杭,從今日直至十多年前的往事,今、昔、南、北,時間,空間都有極大的跨度。白居易身在洛陽,神馳江南,撫今追昔,無限深情地追憶最難忘的江南往事,使自己得到了一定的精神滿足。而我們今日讀此詞,則因為白居易的出色描寫,也能得到某種精神滿足。【展開】
TOP 13
登鸛雀樓
作者:王之渙/朱斌
類別:五言絕句
270
推薦理由:《登鸛雀樓》是唐代詩人王之渙(一作朱斌)的詩作。詩的前兩句,是寫登樓所見。寫得時間準確,景象壯闊,氣勢恢宏。白日依山盡,寫舉目西望。這兩句寫得蒼茫壯闊,豪放雄勁。事實上,上句景色為詩人親眼所見,是實寫。下句是觀奔騰呼嘯黃河而引起的亢奮之想,是虛寫,虛實結合,勾勒出了一幅雄渾豪放的北國山水圖。詩人在後半首,卻出人意表,再翻新意。寫出了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樣千古傳誦的名句。詩人本已登高臨遠,飽覽了壯觀之景,享受到了觀雄奇江山之樂;但他希望看得更多、更遠、更闊。此詩四句皆對,卻了無對仗之痕,不見呆板滯澀之病和支離破碎之傷。一氣流走,充沛貫連,有悠然不盡之韻。細細體察,皆緣其氣勢足、命意高也。【展開】
TOP 14
江雪
作者:柳宗元
類別:五言絕句
269
推薦理由:《江雪》是唐代詩人柳宗元於永州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此詩大概作於柳宗元被貶為永州時期,詩人只用了二十個字,就描繪了一幅大雪、一葉小船、一個老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釣的清冷幽靜的畫面。詩中運用典型概括的手法,選擇千山萬徑,人鳥絕跡這種最能表現山野嚴寒的典型景物,描繪大雪紛飛,天寒地凍的圖景;接著勾畫獨釣寒江的漁翁形象,藉以表達詩人在遭受打擊之後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緒。全詩構思獨特,語言簡潔凝練,意蘊豐富。用具體而細緻的手法來摹寫背景,用遠距離畫面來描寫主要形象具是體現作者憂憤、寂寞、孤直、激切的心性情懷。【展開】
TOP 15
登高
作者:杜甫
類別:七言律詩
268
推薦理由:《登高》是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該詩於唐代宗大曆二年(767)秋天,杜甫時在夔州。這是五十六歲的老詩人在極端困窘的情況下寫成的,一天他獨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臨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見,激起意中所觸。於是,就有了這首被譽為七律之冠的《登高》。首句寫登高仰望,寫山,秋風急吹,天高氣爽,峽中不斷傳來猿猴長嘯之聲,哀轉欲絕;第二句寫登高俯視,寫水,白白的沙灘,鳥兒在來回飛翔;頷聯兩句分承首聯的一、二句,從大處、遠處落墨,進一步描寫登高望到的山景和江景;詩的後四句寫登高感觸之情,頸聯抒寫自己長期漂泊,觸景生悲和多病纏身、登高傷懷的悽苦心情;尾聯敘寫自己艱難潦倒的遭遇和悲涼寂寞的情懷。此詩表現了淒清壯闊的畫面,表達了作者沉鬱悲涼的感情,該詩的平仄粘綴也都符合詩律。【展開】
TOP 16
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
類別:五言、詠物詩
267
推薦理由:《春夜喜雨》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大約是唐肅宗上元二年(761)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時所作。這首詩以細緻入微的描寫,刻畫了成都春夜降雨後絢麗多姿的景色,表現了詩人歡悅的心情。此詩首聯就將春雨擬人化,讚揚它知時節,在萬物萌芽生長的春天,它就適時地下下來,因此是好雨;頷聯進一步強化它的好,緊扣詩題,又寫出了春雨的特點;頸聯寫春夜的大環境;尾聯是寫想像中的情景,一夜的春雨過後,錦官城一定是一片百花盛開、紅艷欲滴的景色。全詩雖然沒有出現一個喜字,但處處透著喜意,詩人對春雨的喜愛之情溢於言表。這潤物細無聲的春雨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還給讀者以新的聯想和啟迪。【展開】
TOP 17
望天門山
作者:李白
類別:山水詩
264
推薦理由:《望天門山》是李白的詩作,二十五歲的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東經當塗(今屬安徽)途中初次經過天門山所作。此詩描寫了詩人舟行江中順流而下遠望天門山的情景。首句乃在上游遠望天門山,因為離得遠,所以望得廣,東西梁山都能望見,這句山水並寫,從總體上概括地描繪了山水的雄偉氣勢。次句乃近望。詩人的小舟已駛抵天門山附近,至此即點明到了天門山下,這句單寫水;第三句乃舟行至天門山之間向左右望兩岸;最後一句又寫遠望。但它與首句不同,這句是小舟已駛出天門山,江面寬闊無邊,詩人從天門山遙望前方,只見一片孤帆,在晴麗的水天相接的日邊迎面駛來。雖然短短四句,勾勒了一幅意境優美,氣魄豪邁、生動而鮮明的山水畫面,使人頓覺心胸開闊,視野寬廣,充滿積極向上的力量。【展開】
TOP 18
贈汪倫
作者:李白
類別:七言絕句
263
推薦理由:《贈汪倫》此詩作於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或天寶十四載(755年),當時李白自秋浦往涇縣(今屬安徽)漫遊。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於涇縣(今安徽皖南地區)遊歷桃花潭時寫給當地好友汪倫的一首留別詩。這首詩即因其地、其人而用自然天成的語氣抒寫他們的友誼。首句自稱李白,寫自己將行未行之際,忽聞岸上踏歌聲時的驚喜。第三句忽然宕開,寫眼前景桃花潭,這是轉,又以不及兩個字將汪倫送友之情和桃花潭聯繫起來,並照應全篇,這是合。四句詩,逆折層進。先寫將行,再用忽聞轉出新境;先寫物態,再寫人情,用物不及人情的比物手法,將情推到高潮。柳暗花明,曲折不盡。這首詩意曲而語質,以口頭語寫眼前事,目中景,心中情,開頭自稱李白,結句直呼汪倫,親切之極。【展開】
TOP 19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作者:蘇軾
類別:
261
推薦理由:《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宋朝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闋詞。此詞作於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中秋,當時作者在密州(今山東諸城)。這首中秋詞作,主旨在於抒發作者外放無俚的煢獨情懷。詞中雜用道家思想,觀照世界,並且自為排遣。作者俯仰古今變遷,感慨宇宙流轉,厭薄險惡的宦海風濤,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詞以月起興,以與其弟蘇轍七年未見之情為基礎,圍繞中秋明月展開想像和思考,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之情納入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尋之中,表達了詞人對親人的思念和美好祝願,也表達了在仕途失意時曠達超脫的胸懷和樂觀的景致,是一首自然與社會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展開】
TOP 20
俠客行
作者:李白
類別:五言古詩
259
推薦理由:《俠客行》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詩作。這是一首描寫和歌頌豪俠的古體詩,李白約於唐玄宗天寶三年(744年)出遊齊州時所作。燕趙的俠士,帽子上繫著俠士的武纓,腰間佩帶著像霜雪一樣明亮的寶刀,銀鞍與白馬相映成輝,像流星一樣在大街上自由弛騁。他們武藝蓋世,十步之內就可斬殺一人,千里之行,無人可擋。他們仗義行俠,事成之後,就悄然離去,連個姓名也不肯留下。這兩位壯士的豪言壯舉,千秋之後仍然在大梁城傳為美談。此詩就是在當時一種強烈的俠意識為尚的背景下創作的,抒發了詩人對遊俠的敬慕,以及對拯危濟難俠義生活的嚮往,同時也把有志少年的豪情壯志描繪得淋漓盡致。【展開】
TOP 21
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王維
類別:七言、送別詩
257
推薦理由:《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七言絕句。此詩作於安史之亂前,更確切地說當作於天寶九載(750)他母親去世以前。當時他在京先後擔任左補闕、侍御史、庫部員外郎、庫部郎中等職務,寫了不少送別詩。這首詩前兩句寫景。首句寫渭城早晨的雨水打濕了輕揚的塵埃,空氣很清新,王維將元二一直從長安送到渭城,可見兩人情誼綿綿;次句寫客舍周圍的柳枝普遍長出嫩芽,由枯黃變為嫩綠了,正以嶄新的面貌展現在人們的眼前;後兩句寫話別。依依惜別之情,通過殷殷勸酒之聲表現了出來,這寥寥十四個字,就將好友之間的真摯情誼,抒寫無餘。言簡意賅。這首詩之所以引起廣泛的共鳴,是因為寫出了人們在送別時所普遍具有的情感,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至今猶膾炙人口,皆是先得人心之所同然也。【展開】
TOP 22
涼州詞
作者:王之渙
類別:邊塞詩
257
推薦理由:《涼州詞》是唐代詩人王之渙創作的一首詩。詩歌前兩句鋪墊了西北邊塞的背景,後兩句就由寫景轉向寫情。此詩作者利用這些典故和內涵,表達了他的深沉複雜的情感。詩歌說,羌笛何必吹奏幽怨的《折楊柳》曲,也可以理解為何必抱怨楊柳,春風吹不到玉門關外,楊柳得不到溫暖而遲遲不長枝葉,無柳可折,也無人可以送別,因為遠戍關外的人不知何日才是歸期,他們和那些楊柳一樣得不到春風的吹拂。作者寫了永無春色的孤城,荒寒的絕域,艱苦的從軍生活,但詩歌也有著壯闊的畫面,從容豪邁的聲調,所以這首詩是在壯觀中寓含著蒼涼之感,哀怨又不失豪爽,淒婉而不失宏放,沉雄渾厚,氣骨內斂。【展開】
TOP 23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作者:岑參
類別:邊塞、送別詩
255
推薦理由:《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唐代詩人岑參的詩作,岑參是盛唐著名的邊塞詩人。他抱著萬里奉王事,一身無所求,也知塞垣苦,豈為妻子謀(《初過隴山途中呈宇文判官》)的豪情壯志,曾兩度出塞,該詩作於他第二次出塞階段。這是一首送別詩,但它能不落常套,不再去抒寫那說濫了的離愁別恨,而是生動形象地刻劃了我國西北少數民族地區的壯麗雪景,表現了極其豪邁的情調,在送別詩中是別具一格的。全詩分兩大截,前十句極力從正面描寫西北地區的壯麗雪景,是白雪歌題中應有之義;後八句具體描繪軍中為武判官送別的情景,亦是題中送武判官歸京應有之義,同時後八句繼續從側面描寫雪景,進一步強化白雪歌的題意。全詩飽含著鼓舞的力量而決無悽厲的韻味。它別具一格而獨放異彩。【展開】
TOP 24
詠柳
作者:賀知章
類別:七言絕句
254
推薦理由:《詠柳》是唐代詩人賀知章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是一首詠物詩。詩中描寫了二月的新柳在春風吹拂下,柔嫩的細葉蔥翠裊娜,充分表現出早春的勃勃生機和詩人對春天到來的喜悅與期待之情。詩人將二月春風比喻為剪刀,再用擬人化的裁出動作,使視之無形的春風變成了具體可感的生動形象,不僅立意新奇,而且飽含韻味,擬人的手法十分熟練。且這首詩立意高遠,比喻巧妙,先從大處著眼,然後分部描述,越寫越細,把柳樹的形神栩栩如生地表現了出來。題目是詠柳,但又不僅僅是詠柳,更是詠春,歌詠自然造化。從碧玉妝成到剪刀,可以看出詩人一系列藝術構思的過程。詩歌里出現的一連串的形象,一環扣一環,引人入勝,渾然一體。【展開】
TOP 25
絕句四首
作者:杜甫
類別:七言絕句
253
推薦理由:《絕句四首》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組詩作品。此詩當作於唐代宗廣德二年(公元764年)杜甫的成都草堂內。這四首詩是杜甫重歸草堂時所寫的一些絕句詩。興到筆隨,事先既未擬題,詩成後也不打算擬題,乾脆以絕句為題。第一首詩是組詩之綱,先寫草堂,舉其四景,於平淡的寫景敘事中寓含著詩人的淡泊心情;第二首詩寫浣花溪,顯示出詩人身居草堂而對成都局勢的擔心情狀;第三首詩描寫早春景象,四句四景,又融為一幅生機勃勃的圖畫,寄託著詩人對時光流逝、孤獨無聊的失落之意;第四首詩賦寫藥圃,就藥寄慨,描述藥物出土發苗及枝柯的生長過程及其生長於隙地的根部形狀。全詩用詞簡練,用字精準,用意單純,用情至真,是杜詩中寓情於景的佳作。【展開】
TOP 26
清明
作者:杜牧
類別:七言絕句
250
推薦理由:《清明》是唐代文學家杜牧的詩作,此詩最早見於宋人謝枋得編《千家詩》,杜牧的《樊川文集》。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陽曆四月五日前後。舊俗當天有掃墓、踏青、插柳等活動而此詩寫的就是詩人在清明春雨中所見。清明時節雨紛紛,前四字點出節令,後三字描寫了環境和氣氛不僅形象地寫出了春雨的意境,更在無言之中含蓄地透露出雨中行路者的心情,引起下文,結構全篇,後續在雨中尋著酒家、遇見牧童,再經遙指,既表現了詩人要急於找到酒家的迫切心情,又表現了村童的純樸熱情,還表現出詩人在山重水複疑無路的情境下悠然轉喜的情態。不僅對比鮮明,形成盎然意趣,而且有聲音、有畫面、有情態,產生了立體的藝術效果。【展開】
TOP 27
春江花月夜
作者:張若虛
類別:七言古詩
249
推薦理由:《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詩人張若虛創作的七言長篇歌行。這首《春江花月夜》卻被聞一多先生稱之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唐詩雜論》),被世人稱為孤篇蓋全唐,一舉奠定了張若虛在中國文學史上的不朽地位。全詩緊扣春、江、花、月、夜五個字來寫,重點就是月。從月開始,以月收結。將畫意、詩情與對宇宙奧秘和人生哲理的體察融為一體,創造出情景交融、玲瓏透徹的詩境。詩人首先用優美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恬靜、明淨的畫卷。這首詩以春江花月夜為背景,細緻、形象而有層次地描繪相思離別之苦,詞清語麗,韻調幽美,初步洗脫了六朝宮體詩的脂粉氣息,匯成了一種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深遠的意境,展現出一幅充滿著人生哲理和生活情趣的淡雅清幽的水墨畫卷。【展開】
TOP 28
泊船瓜洲
作者:王安石
類別:七言絕句
248
推薦理由:《泊船瓜洲》是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一首抒情傑作。詩寫於神宗熙寧八年(1075)二月,他再次入相的赴京路上、泊船瓜洲古渡之時。全詩以泊船瓜洲為題,點明詩人的立足點。本詩短小,用語也極其淺近,但在王安石的精心調配之下,看似平淡的字眼,竟涵蘊了無窮的情致。一水、只隔,便把京口瓜洲江寧之間開闊的地理空間勻聯成一片異常親近的心理畫面,既曠遠,又寧一,與作者的心境貼合為一了。又綠的又,何時的何,分別是朗讀後兩行詩句的語音重點。一個又字,便托出了詩人捕捉到早春信息時的滿腔喜悅;一個何字,又活活畫出了詩人低頭思忖、叩擊心靈、預卜歸期的遐想情態,寫得靈動而不滯著,情思悠遠而不低沉。【展開】
TOP 29
楓橋夜泊
作者:張繼
類別:七言絕句、羈旅詩
247
推薦理由:《楓橋夜泊》是唐代詩人張繼的詩作,這是一首著名的絕句。詩以白描的手法,寫出了江邊靜夜的景致,抒發了作者的羈旅愁懷。詩的第一句月落烏啼霜滿天,就營造出了一個淒冷孤寂的秋夜的慘澹景象,耳邊也突然響起了一陣烏鴉的啼叫聲,這樣的聲音使得整個環境越發顯得空曠、淒涼和悲楚。接著看到了江上星星點點的漁火,這漁火、江楓構成了一幅絕佳的秋景圖,可作者心緒不佳無法入眠,透露出了漁家冷落孤寂、漂泊不定的生活實際。這時詩人聽到了從寒山寺傳來的夜半鐘聲,無形中將詩人的孤寂推到了極致,將整首詩所營造的感情氛圍也推到了高潮。而詩人的感情也在隨著景物的推移轉變不斷變化,使得詩的感染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在詩中,張繼精確而細膩地寫出了一個客船夜泊者對江南深秋夜景的觀察和感受,使人從有限的畫面中獲得了悠長的韻味和無窮的美感。【展開】
TOP 30
回鄉偶書
作者:賀知章
類別:七言絕句
245
推薦理由:《回鄉偶書》,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作品,創作於詩人晚年辭官還鄉之時。八十六歲的賀知章辭去官職,回到故鄉越州永興(今浙江省蕭山縣)。古代遊子寫出多少感人肺腑的思鄉詩篇,實現還鄉之願的賀知章吟詠的《回鄉偶書》更是扣人心弦。其中寫他初到家時所接觸的一個場面,不禁迸發出無限感慨。詩的一二句寫詩人歸時離家之久,容貌之老,主要是作客觀的描繪。三四句借兒童的對己不相識和以客相待來抒發自己的感慨。這種感慨卻為兒童的笑所掩蓋著,我們要透過笑的表面去理解那隱藏在背後的愁思。一切都不是以前的樣子了,當他回鄉之時,自然會想到來日無多,不能久享自由自在的生活,這也是他的內心活動。一露一隱,各極其妙。【展開】
TOP 31
觀書有感
作者:朱熹
類別:七言絕句
244
推薦理由:《觀書有感二首》是宋代理學家朱熹的組詩作品。這兩首詩是描繪作者觀書的感受,藉助生動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從題目看,這兩首詩是談他 觀書 的體會的,意在講道理、發議論,並從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捕捉了形象,讓形象本身來說話。是詩人在看書時而獲得了啟發,借用方塘 和 活水,其用意是勸人認真讀書、博覽群書,不斷從那裡吸取前人的間接經驗,十分符合理學思路。【展開】
TOP 32
別董大
作者:高適
類別:送別詩
239
推薦理由:別董大二首,別名別董大。《別董大二首》是唐代詩人高適的組詩作品。這兩首詩是詩人與董大久別重逢,經過短暫的聚會以後,又各奔他方的贈別之作,同屬於離別詩。第一首詩勾勒了送別時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表現了詩人當時處在困頓不達的境遇之中,既表露出作者對友人遠行的依依惜別之情,也展現出詩人豪邁豁達的胸襟;第二首詩寫老朋友相逢連買酒的錢都沒有,自是窮困不堪,但詩人沒有因此沮喪、沉淪,而是想到要奮翮高飛,其慷慨豪放之氣自不可掩。全詩語言質樸,格調豪邁。詩人在即將分手之際,全然不寫千絲萬縷的離愁別緒,而是滿懷激情地鼓勵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來。【展開】
TOP 33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隱
類別:七言絕句
235
推薦理由:《夜雨寄北》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詩作。此詩所寄何許人,有友人和妻子兩說,從詩中所表現出熱烈的思念和纏綿的情感來看,似乎寄給妻子更為貼切。首膾炙人口的抒情短章,開頭兩句以問答和對眼前環境的抒寫,闡發了作者孤寂的情懷和對妻子深深的懷念。後兩句構想來日重逢談心的歡悅,反襯今夜的孤寂。作者與夫人王氏伉儷情深,時刻盼望能速歸故里,與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燭花,深夜暢談。而此時只能苦苦思念。《夜雨寄北》這首詩不僅表達了夫妻分離的痛苦,也包含了作者此時此地回顧一生的哀愁,隱含著對於現實的憤懣與絕望。【展開】
TOP 34
遊子吟
作者:孟郊
類別:五言古詩
235
推薦理由:《遊子吟》是唐代詩人孟郊創作的一首五言詩。《遊子吟》詩題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當寫於溧陽。但總體來說,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深摯的母愛,對於孟郊這位常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遊子來說,是最值得回憶的,然而最痛苦的莫過於母子分離之刻了。此詩描寫的就是這種時候,慈母縫衣的普通場景,而表現的卻是詩人深沉的內心情感。全詩共六句三十字,採用白描的手法,通過回憶一個看似平常的臨行前縫衣的場景,凸顯並歌頌了母愛的偉大與無私,表達了詩人對母愛的感激以及對母親深深的愛與尊敬之情。此詩情感真摯自然,雖無藻繪與雕飾,然而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蘊含著濃郁醇美的詩味,千百年來廣為傳誦。【展開】
TOP 35
滁州西澗
作者:韋應物
類別:山水詩
235
推薦理由:《滁州西澗》是唐代詩人韋應物的一首寫景七絕。該首詩是在作者任滁州刺史時,遊覽至滁州西澗所寫。這是一首寫景的小詩,其描寫的景色是滁州西澗晚潮帶雨的野渡。詩人通過對一些平常景物的信手點染,成就了一幅意境深幽的風景畫,從而表現了大自然的真、善、美,亦體現了詩人閒適、雅淡的情操和善於從大自然的真朴中發現常人難以體察出的情趣的審美能力。其風格真而不朴,華而不綺,還蘊含了詩人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奈與憂傷情懷,也就是作者對自己懷才不遇的不平。詩人以情寫景,借景述意,寫自己喜愛和不喜愛的景物,說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事情,而胸襟恬淡,情懷憂傷,便自然地流露出來。 這首詩表達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展開】
TOP 36
黃鶴樓
作者:崔顥
類別:七言律詩
233
推薦理由:《黃鶴樓》是唐代詩人崔顥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此詩是一首七言律詩,是詩人於武昌登黃鶴樓時所作,是崔顥的代表作。這首詩,寫詩人登上黃鶴樓時的所見,抒發了懷念家鄉的愁情。詩的前四句抒寫人去樓空、世事蒼茫的感慨;詩的後四句描繪登樓所見,寄託鄉思;尾聯兩句即景抒情寄託鄉思。詩人站在黃鶴樓上,隔江的景色是如此的清新、淡雅、幽美,不知不覺已日落西山,黃昏降臨,此時此景,勾起了作者縷縷思鄉之情。全詩意境茫遠、抒情真摯、氣勢雄渾、語言流暢,用完美的藝術形式痛快淋漓地寫出了詩人與許多人共同的感受。語言的通俗流暢,一氣呵成也增加了詩的閱讀美感。【展開】
TOP 37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作者:李白
類別:贈別詩
233
推薦理由:《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送別詩。詩人所寫的送別地點是湖北武昌縣西的黃鶴樓,送別的友人是李白所敬仰的前輩詩人孟浩然。下筆點明故人,可見此次送別非同一般。加上客中送客,自然十分惋惜。故人仿佛在江中向黃鶴樓一揮手,便乘船東去了。煙花三月,包蘊豐富,體現了詩人敏銳的審美感受。末尾兩句,詩人淡筆勾勒出一幅絕妙的圖畫,畫面的孤帆與碧空兩個意象形成一種強烈的對比感。末一句,情景交融,妙合無垠。友人的白帆消失了,詩人還有遠望,望到的只有不盡的長江水滾滾淘淘。全詩境界廣闊,展示了詩人青年時代的青春活力,將惜別之情寄託於陽春的煙柳、繁花、飛逝的白帆、滾滾的江水之中,含而不露,耐人尋味。【展開】
TOP 38
江南
作者:無名氏
233
推薦理由:《江南》是漢樂府詩中的一首相和歌。描繪了一幅江南水鄉的採蓮圖景,通過鮮明生動的形象,表現了採蓮人輕鬆歡快的心情。畫面明朗,語言樸素。在表現手法上有突出的特點。採用了移情的寫作手法和重複歌唱的形式,營造出江南水上採蓮的優美意境與畫面感,而這首詩在樂府分類中屬《相和歌辭》,相和歌本是兩人唱和,或一個唱、眾人和的歌曲,故魚戲蓮葉東四句,可能為和聲。故此詩的前兩句可能為男歌者領唱;第三句為眾男女合唱;後四句當是男女的分組和唱。【展開】
TOP 39
芙蓉樓送辛漸
作者:王昌齡
類別:七言絕句
233
推薦理由:《芙蓉樓送辛漸二首》,別名《芙蓉樓送辛漸》。《芙蓉樓送辛漸二首》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組詩作品,作於作者被貶為江寧(今江蘇南京)縣丞時。第一首寫的是第二天早晨作者在江邊送別辛漸的情景,此詩寫平明送客,臨別托意。寒雨連江夜入吳,迷濛的煙雨籠罩著吳地江天(江寧一帶,此地是三國孫吳故地),織成了一張無邊無際的愁網。夜雨增添了蕭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離別的黯淡氣氛。;第二首寫的是第一天晚上作者在芙蓉樓為辛漸餞別的情景。先從秋海陰、楚雲深寫起,以景起興。明月高照,友情像明月一樣地純真。全詩即景生情,寓情於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展開】
TOP 40
行路難
作者:李白
類別:七言古詩
232
推薦理由:《行路難》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這首詩是李白入京後未被玄宗重用,還受到權臣的讒毀排擠。兩年後被變相攆出了長安,朋友們都來為他餞行,求仕無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艱難,滿懷憤慨寫下了此篇。這首詩抒寫了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艱難後的感慨。詩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躍式的思維以及高昂的氣勢,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成為後人稱頌的千古名篇。這首詩一共十四句,八十二個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蕩縱橫,具有長篇的氣勢格局。全詩通過這樣層層疊疊的感情起伏變化,既充分顯示了黑暗污濁的政治現實對作者的宏大理想抱負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作者內心的強烈苦悶、憤郁和不平,又突出表現了作者的倔強、自信和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展示了力圖從苦悶中掙脫出來的強大精神力量。【展開】
TOP 41
浪淘沙
作者:劉禹錫
類別:古詩
225
推薦理由:《浪淘沙》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的組詩作品,這是民歌體詩,通俗易懂,無浮華之詞。這首詩通俗易懂,常見諸兒童讀物。劉禹錫寫詩常借物抒情言志,牛郎和織女躍上的星宿名稱,和高高在上、距己遙遠的朝中之位相似。劉禹錫本在高處任職,由於讒言遭到貶謫下放的不公待遇,但詩人為蒼生造福的社會理想永不改變。劉禹錫渴望回到能夠發揮自己才能的職位,有一番作為,縱然是惡浪頻襲也不改入世的初衷。由此可見,詩人百折不撓、積極進取的精神是多么讓人欣羨!這首詩用誇張等寫作手法抒發了詩人的浪漫主義情懷,氣勢大起大落,給人一種磅礴壯闊的雄渾之美。用沙裡淘金來比喻這一人生哲理,十分貼切,同時也扣緊了詩題。【展開】
TOP 42
天淨沙秋思
作者:馬致遠
類別:散曲
225
推薦理由:《天淨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馬致遠創作的散曲小令。馬致遠年輕時熱衷功名,但由於元統治者實行民族高壓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幾乎一生都困窘潦倒,於是在獨自漂泊的羈旅途中,他寫下了這首《天淨沙秋思》。此曲以多種景物並置,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圖,讓天涯遊子騎一匹瘦馬出現在一派淒涼的背景上,從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調,抒發了一個飄零天涯的遊子在秋天思念故鄉、倦於漂泊的悽苦愁楚之情。這支小令句法別致,前三句全由名詞性詞組構成,一共列出九種景物,言簡而意豐。全曲僅五句二十八字,語言極為凝練卻容量巨大,意蘊深遠,結構精巧,頓挫有致,被後人譽為秋思之祖。【展開】
TOP 43
將進酒
作者:李白
類別:樂府詩
221
推薦理由:《將進酒》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沿用樂府古題創作的七言歌行。此題原是漢樂府短簫鐃歌的曲調,意為勸酒歌。《將進酒》是樂府鼓吹曲舊題,古詞有將進酒,乘大白,大體上都是寫飲酒放歌,李白此詩也是抒寫人生短促、及時行樂的傳統主題,其中又深含著懷才不遇的愁悶和政治失意的牢騷,這些都是古代文人士子常常表現的詩歌主旨,而李白這首詩的豪放的氣概、強烈的自信則鮮明地打上了李白個人特色的烙印。這首詩表現出對功業未成、時不我待的強烈的心靈震動。接著作者寫佯狂放誕、及時行樂的願望,再回顧歷史希望以飲者而留名,最後以盡醉而銷萬古愁結束,表露的全部是自我的內心世界。【展開】
TOP 44
春望
作者:杜甫
類別:五言律詩
218
推薦理由:《春望》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此詩寫於在757年3月,在755年11月,安祿山在范陽發動兵變,當時作者正護送家眷到鄉下避難,想投奔新朝廷時路上中途被叛軍俘獲,直到757年4月才逃脫。作者逃離長安的前夕。詩篇集中抒發了作者傷悼國家殘破、眷念親人離散生死不知,感時與恨別交織的滿腔愁情。全詩以望字貫穿始終。詩題春望,就是望春。作者面對大地回春的自然季節而觸景生情,企盼恢復國家安定繁榮的局面。先是分頭寫了國破和春來兩種景,接著寫感時和恨別兩種情,又以烽火承接感時,家書承接恨別,而親人的別,正是由於戰亂的時造成的。這首詩反映了作者熱愛國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寫得鏗然作響,氣度渾灝。【展開】
TOP 45
春曉
作者:孟浩然
類別:五言絕句
214
推薦理由:《春曉》是唐代詩人孟浩然隱居在鹿門山時所作,詩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剛剛醒來時的一瞬間展開聯想,描繪了一幅春天早晨絢麗的圖景,是一首千年傳誦的五言絕句。它寫了詩人春朝初醒時特有的心理感受,表達了詩人喜春而又傷春的複雜心情。春日晝長夜短,氣候和暖,人本慵懶易困,多睡貪眠,所以,一覺睡到天大亮,這便是春眠的一般特點;頷聯清晨醒來,只聽到屋外鳥鳴啁啾,婉轉動聽,此起彼伏,遠近相應;夜來風雨聲一句,不是對春朝初醒時眼前實景的描繪,而是對夜間一陣狂風暴雨的回憶;正因為孟浩然所寫的是狂風暴雨,故詩人便自然而然地想到春花的處境和命運,順理成章地提出花落知多少的疑問,孟浩然想像春花遭狂風暴雨的摧殘襲擊而零落,頗露嘆惋之情。此詩既無艷麗辭藻,亦無斧鑿痕跡,全詩純用白描,風韻天成,淡而雋永,耐人尋味。【展開】
TOP 46
望廬山瀑布
作者:李白
類別:山水詩
210
推薦理由:《望廬山瀑布》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詩,是一首氣勢磅礴的山水詩。詩中描寫了廬山香爐峰瀑布的壯麗景色,反映出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詩題望字表明所寫之景都是望中所見。。第二句的遙看點題,三、四兩句應是稍稍走近一些才見到和想到的,也扣住瞭望字。第一句並不直接寫瀑布,但卻為第四句的疑安下了根。第二句與第三句構成靜與動的對比,是遙看與近望所生的不同印象的真實反映。飛流直下三千尺,一筆揮灑,字字鏗鏘有力。飛字,把瀑布噴涌而出的景象描繪得極為生動;直下,既寫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見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勢不可當之狀如在眼前,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真是想像掛動天外,驚人魂魄。這首詩誇張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從而振起全篇,使得整個形象變得更為豐富多彩,雄奇瑰麗,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給人以想像的餘地。【展開】
TOP 47
獨坐敬亭山
作者:李白
類別:山水詩
208
推薦理由:《獨坐敬亭山》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詩,是詩人表現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詩作於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李白政途失意後浪跡江湖中的某一年。詹鍈《李白詩文系年》系此詩於天寶十二載(753年),並認為與《登敬亭山南望懷古贈竇主簿》為前後之作。詩人以奇特的想像力和巧妙的構思,賦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將敬亭山擬人化,寫得十分生動。作者寫的是自己的孤獨和自己的懷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堅定,在大自然中尋求安慰和寄託。詩人筆下,不見敬亭山秀麗的山色、溪水、小橋,並非敬亭山無物可寫,因為敬亭山東臨宛溪,南俯城闉,煙市風帆,極目如畫。從詩中來看,無從知曉詩人相對於山的位置,或許是在山頂,或許在空闊地帶,然而這些都不重要了。這首詩的寫作目的不是讚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藉此地無言之景,抒內心無奈之情。雖句句是景,卻句句是情。【展開】
TOP 48
靜夜思
作者:李白
類別:五言詩
200
推薦理由:《靜夜思》是唐代詩人李白的詩作。這首詩前兩句的意思是說詩人站在井欄邊,見到月光照在地上,看上去白花花的,好像是結了一層霜。月光既然如此明亮,這就引起了詩人看月亮的興趣,於是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後兩句。後兩句寫了由望山月到思故鄉的變化過程。後兩句在舉頭低頭俄頃之間,頓生鄉思。良以故鄉之念,久蓄懷中,偶見床前明月,一觸即發,正見其鄉心之切。且舉頭低頭,聯屬用之,更見俯仰有致。的確,舉頭、低頭寫出了詩人由望山月過渡到思故鄉的神態。這首詩讀起來非常流暢,與使用了三個動詞有關。因疑而望,因望而思,意思非常連貫。作者年輕時離開故鄉以後,就一直沒有回去過,所以在夜深人靜時難免產生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而且此詩所表達的這種感情是深沉的,也是具有普遍意義的。【展開】
TOP 49
小池
作者:楊萬里
類別:七言絕句
192
推薦理由:《小池》是宋朝詩人楊萬里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本詩中所寫皆常見之物,然而經過詩人巧妙地組合,便成了一首生機勃勃、情趣盎然的小詩。作者運用豐富、新穎的想像和擬人的手法,細膩地描寫了小池周邊自然景物的特徵和變化。第一句寫小池有活水相通。次句寫小池之上有一抹綠蔭相護。第三句寫小荷出水與小池相伴。結句寫蜻蜓有情,飛來與小荷為伴。表現了詩人對大自然景物的熱愛之情。詩人觸物起興,用敏捷靈巧的手法,描繪充滿情趣的特定場景,把大自然中的極平常的細小事物寫得相親相依,和諧一體,活潑自然,流轉圓活,風趣詼諧,通俗明快。【展開】
TOP 50
舉報
排名規則:《中國最經典的50首古詩詞》根據每個卡片的搜尋指數、人氣投票進行排序,使用大數據排序,排名公正客觀!。
古代經典作品相關榜單
最近更新
熱門榜單
新增卡片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