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 書籍 > 古代殺氣最重的十首詩

古代殺氣最重的十首詩-俠客行上榜(每一句都氣勢磅礴)

Camellia的頭像
Camellia
2023-09-04 07:30:02更新 · 2.57K票 · 1000位訪客
生成海報
TOP10排行榜網用戶列舉了古代殺氣最重的十首詩,為您推薦了史上最具殺氣的古詩排名榜,其中包括燕歌行、俠客行、滿江紅、不惹庵示僧等。告訴您霸氣又有殺氣的古詩有哪些,中國歷史上殺氣最重的10首詩均為用戶票選,供您參考。
【展開】

古代殺氣最重的十首詩

燕歌行
作者:高適
類別:邊塞詩
309
推薦理由:《燕歌行》是唐代詩人高適的詩作。高適的這首《燕歌行》是寫邊塞將士生活,他是第一個用燕歌行曲調寫此題材的。作者有感於幽州節度使張守珪與奚族作戰打了敗仗卻謊報軍情,作詩加以諷刺。全篇大致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寫出師。其中前四句說戰塵起於東北,將軍奉命征討,天子特賜光彩,已見得寵而驕,為後文輕敵伏筆;後四句接寫出征陣容,旌旗如雲,鼓角齊鳴,一路上浩浩蕩蕩,大模大樣開赴戰地,為失利時狼狽情景作反襯。第二段八句寫戰鬥經過。其中前四句寫戰初敵人來勢兇猛,唐軍傷亡慘重;後四句說至晚已兵少力竭,不得解圍。第三段八句寫征人,思婦兩地相望,重會無期。末段四句,前兩句寫戰士在生還無望的處境下,已決心以身殉國;後兩句詩人感慨,對戰士的悲慘命運深寄同情。全詩氣勢暢達,筆力矯健,氣氛悲壯淋漓,主旨深刻含蓄。【展開】
TOP 1
從軍行七首·其四
作者:王昌齡
300
推薦理由:《從軍行七首》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組詩作品。盛唐時期,國力強盛,君主銳意進取、衛邊拓土,人們渴望在這個時代嶄露頭角、有所作為。武將把一腔熱血灑向沙場建功立業,詩人則為偉大的時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壯的豪情譜寫了一曲曲雄渾磅礴、瑰麗壯美的詩篇。《從軍行七首》就是王昌齡採用樂府古題寫的此類邊塞詩。這組詩以內容相關的七首詩形成連章,反映了複雜豐富的邊塞生活。第四首詩(其四)這首詩的基調是悲壯蒼涼的,這與詩中色彩的巧妙運用大有關係。詩人準確把握戍邊將士躍動的心律,又賦之以恰當的色彩和光線,使詩歌氣象恢宏開闊,情調悲涼壯美,意境深邃高遠,鮮明地體現出生活在盛唐時代的人們所共有的精神特徵。【展開】
TOP 2
不惹庵示僧
作者:朱元璋
類別:七言絕句
269
推薦理由:《不惹庵示僧》這首詩創作經過追溯到1364年,當時逐鹿天下的朱元璋正在和同為農民起義軍的首領之一陳友諒進行決戰,雙方在鄱陽湖水域已經展開了數場生死之戰。有一天夜裡,朱元璋帶領著幾個貼身衛兵前往金陵附近的般若寺拜佛求香,般若寺長老住持誤認為朱元璋等人是強盜惡痞,便對朱元璋等人產生了一種怠慢之情,後又覺朱元璋等人舉手投足之間也異於常人,頗具有王者風範,便問其姓名,朱元璋不肯託名相告,經不住老和尚的叨擾之下,朱元璋便提筆在寺廟的牆壁之上寫下了一首霸氣外露的詩歌《不惹庵示僧》,便是此詩的來源。【展開】
TOP 3
不第後賦菊
作者:黃巢
類別:詠物詩
260
推薦理由:《不第後賦菊》是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所作的詠物詩。此詩是黃巢落第後所作。黃巢在起義之前,曾到京城長安參加科舉考試,但沒有被錄取。科場的失利以及整個社會的黑暗和吏治的腐敗,使他對李唐王朝益發不滿。考試不第後,他豪情倍增,借詠菊花來抒寫自己的抱負,寫下了這首《不第後賦菊》。首句點明菊花開放的季節是在秋季。這一天親友聚會、登高飲酒、欣賞菊花,正是菊花大展風姿、引人讚賞的日子。第二句寫菊花的威力,使菊花一開百花就枯萎了,變成了因果關係,形成鮮明的對照。第三句句寫菊花的味,個沖、一個透,體現了那種藐視天地的雄偉氣魄。第四句寫色和形。這裡所歌詠、所塑造的不是單獨某一株菊花,而是菊花的英雄群像。這首詩是以菊喻志,借物抒懷,通過刻畫菊花的形象、歌頌菊花的威武精神,表現了等待時機改天換地的英雄氣魄。【展開】
TOP 4
俠客行
作者:李白
類別:五言古詩
257
推薦理由:《俠客行》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詩作。這是一首描寫和歌頌豪俠的古體詩,李白約於唐玄宗天寶三年(744年)出遊齊州時所作。燕趙的俠士,帽子上繫著俠士的武纓,腰間佩帶著像霜雪一樣明亮的寶刀,銀鞍與白馬相映成輝,像流星一樣在大街上自由弛騁。他們武藝蓋世,十步之內就可斬殺一人,千里之行,無人可擋。他們仗義行俠,事成之後,就悄然離去,連個姓名也不肯留下。這兩位壯士的豪言壯舉,千秋之後仍然在大梁城傳為美談。此詩就是在當時一種強烈的俠意識為尚的背景下創作的,抒發了詩人對遊俠的敬慕,以及對拯危濟難俠義生活的嚮往,同時也把有志少年的豪情壯志描繪得淋漓盡致。【展開】
TOP 5
憶秦娥·婁山關
作者:毛澤東
類別:
256
推薦理由:《憶秦娥婁山關》是現代革命家、文學家毛澤東於1935年創作的一首詞。此詞上闋寫景,下闋抒情,從內到外勾勒出一幅雄渾壯闊的冬夜行軍圖,描畫了紅軍長征中征戰婁山關的緊張激烈場景,表現了作者面對失利和困難從容不迫的氣度和博大胸懷。本篇為奪取婁山關後的抒情之章,是寫戰爭的,但省略了許多戰鬥細節。寫景為主,借景抒情,以情景交融的美學極致,表達了一種騰乎天宇的戰鬥豪情。詩人自註:萬里長征,千迴百折,順利少於困難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鬱的。沉鬱頓挫而歸於決不回頭、不斷前進,於是有勝利,以及記錄勝利的詩歌。寫於遵義會議之後的《婁山關》一詞,蘊含著更為深渾的憂患精神;一支軍隊,一個黨,一份抗日衛國的使命,皆繫於一個人的決策,這個人的精神世界自應有淵海之博宏。【展開】
TOP 6
梅嶺三章
作者:陳毅
類別:七言絕句
238
推薦理由:《梅嶺三章》是中國共產黨人陳毅在被國民黨四十六師圍困時創作的七言絕句組詩作品。這組詩是陳毅同志所寫的七言絕筆,流傳甚廣,既可以獨立成章,也可以連章成篇,主題上前後呼應,內容上相對統一,成為一組精美的絕句。第一章寫詩人視死如歸的凜然正氣和與敵決一死戰的英雄氣概;第二章寫詩人的遺願。詩人激勵活著的戰友前赴後繼、勇敢戰鬥、死後無憾,要為共產主義奮鬥終生;第三章寫未來的展望。抒發自己為革命事業敢於無畏犧牲的英雄氣概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之情。《梅嶺三章》詩碑現建於大余縣梅關鄉梅山村黃坑北側山坡上。在陳毅光輝的一生中,有20多年的時間是在鐵馬金戈的槍林彈雨中度過的,而贛南的三年游擊戰,是他在革命鬥爭中所經歷的最艱苦最困難的階段。《梅嶺三章》可以說是反映這一歷史階段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傑作。【展開】
TOP 7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作者:辛棄疾
類別:
235
推薦理由:《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是宋代詞人辛棄疾的詞作。此詞是作者的名篇之一。本詞以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結合的方法,將自己的愛國之心、忠君憤懣都熔鑄在神采飛揚而又慷慨悲壯、沉鬱頓挫的辭章里。上片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起首兩句,情景交融,不勝感慨。可以看出作者迫切想要實現在刀光劍影中抗戰殺敵的願望。下一句更是栩栩如生地寫出了雄壯威武的陣容,再現了作者立馬陣前、點兵授令的形象。愛國將士們衝鋒陷陣,所向無敵的英雄氣概歷歷如在眼前。這是壯詞壯景的進一步烘托,是壯意的進一步生髮。結句可憐白髮生,筆鋒陡轉,使感情從最高點一跌千丈,吐盡壯志難酬的無限感慨,揭示了理想與現實的尖銳對立,抒發了報國有心、請纓無路的悲憤,使全詞籠上了濃郁的悲涼色彩。【展開】
TOP 8
入川題壁
作者:石達開
類別:五言律詩
227
推薦理由:《入川題壁》是清代太平天國將領石達開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是石達開在被迫退往西南,進入四川時所作。石達開,是太平天國名將,近代中國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武學名家,初封左軍主將翼王,天京事變曾封為聖神電通軍主將翼王,軍民尊為義王。石達開是太平天國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歲被訪出山,十九歲統帥千軍,二十歲封王,英勇就義時年僅三十二歲,有關他的民間傳說遍布他生前轉戰過的大半箇中國,表現出他當年深得各地民眾愛戴。這首詩體現了這時作者的處境十分困難,但從詩中可以看出他的豪邁的英雄氣概,依然不減當年,他所念念不忘的爭取目標仍是消滅滿清民族敵人,體現了他的愛國之心。【展開】
TOP 9
滿江紅
作者:岳飛
類別:
223
推薦理由:《滿江紅》出自南宋的《岳武穆疑文》,一般認為作者是岳飛。他的《滿江紅》字型雄渾峻拔,筆墨飛動。岳飛此詞,激勵著中華民族的愛國心。抗戰期間這首詞曲以其低沉但卻雄壯的歌音,感染了中華兒女。上闕寫國恥未雪的憾恨,以自己憑欄遠望時的思想活動為中心,採取直抒胸臆的手法來表現全詞的內容。下闕寫收復失地的決心,由現實的國恥引向收復河山的具體打算和行動,最後表達自己盡忠報國的決心。表現了民族英雄對金人侵略者的切齒痛恨,抒發了收復國土、洗雪國恥的強烈願望。這首詞把抒情、敘事、議論融為一體,激越的音調與昂揚慷慨的感情完美地結合。氣勢磅礴,風格悲壯,具有十分強烈的感染力量。【展開】
TOP 10
舉報
排名規則:《古代殺氣最重的十首詩》根據每個卡片的搜尋指數、人氣投票進行排序,使用大數據排序,排名公正客觀!。
古代經典作品相關榜單
最近更新
熱門榜單
新增卡片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