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高樓為什麼數量少,不夠高

政治因素

關於北京二環內樓房限高的政治因素大多都只是坊間傳言。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1999年,新建成的東方廣場位於東長安街的醒目地段、靠近王府井、距離天安門僅1200米、由香港富商李嘉誠投資,號稱當時亞洲最大的建築群。但就是這個樣子,和他最初的設計相比也是低調了不少,這就與“限高”有關。

據了解,東方廣場原來設計的樓高是80多米,比規定限高30米高出一倍多。天安門高度僅38米,人民大會堂最高不過40米,東方廣場如按最初高度設計,按一位規劃師的說法,其他建築就都成了“孫子輩”。問題最終反映到中央,東方廣場大廈被下令停工,重新論證。

據北京市政府專家顧問董光器回憶,“一整棟建築變成三組,高度分別定為50、60和70米。在梁思成的兒子梁從誡的推動下,東方廣場作了再一次妥協,最終把高度降低為48米、58米、68米。”

古城保護

1980年5月30日,貝聿銘在紐約為清華大學訪美代表團作演講,以動情的口氣說:“故宮金碧輝煌的屋頂上面是湛藍的天空。但是如果掉以輕心,不加以慎重考慮,要不了5年10年,在故宮的屋頂上面看到的將是一些高樓大廈。但是現在看到的是多么壯麗的天際線啊!這是無論如何都要保留下去的。怎樣進行新的開發同時又保護好文化遺產,避免造成永久的遺憾,這正是北京城市規劃的一個重要課題。”

有關資料介紹,北京皇城保護區內限高九米,長安街限高250米,西延線限高120米,長安街沿線為保護景觀整體性,以及鑒於閱兵時飛機要穿過長安街,所以長安街兩側高樓很少。

2014年發布的《門頭溝長安街西延線城市規劃設計實施導則》中再次規定,長安街西延線區域兩側建築高度控制在80米。

另外,在2015年發布的《故宮保護總體規劃》徵求稿中提到,計畫2025年之後,故宮周邊的一類建設控制地帶限高0米,二類建設控制地帶不得超過3米,三類建設控制地帶在9至12米。

地理原因

北京是四個直轄市中唯一一個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2G的直轄市。在這個標準下,超高層,尤其是500米以上的超高層,設計和建造難度大且成本高昂。北京市境內地下大小地震斷裂帶較多,業內人士形容其“如同—只破碎的瓷碗”。從歷史上的平谷、三河8級地震、南口7級地震到1976年唐山8級大地震,北京始終存在無法擺脫的地震背景與風險。

此外,受地理因素影響,北京較上海、廣州等地緯度較高,就是說南北的樓間距要大一些才可以保證採光,同時如果建築物高於60米就會影響通風了,所以不提倡建設密集高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