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城市 > GDP > 龍巖十大強鎮排名

龍巖十大強鎮排名-龍巖最富十大鎮排名-龍巖哪個鎮經濟最好

3號榜單員的頭像
3號榜單員
2023-09-04 07:30:08更新 · 2.04K票 · 1000位訪客
生成海報
龍巖市位於福建省西部,且於2022年取得3314.47億元生產總值的地級市,該市下轄94個鎮。TOP10排行榜網用戶列舉了龍巖十大強鎮排名,為您推薦龍巖最富十大鎮排名,其中包括雁石鎮、適中鎮、新橋鎮、河田鎮等龍巖強鎮,告訴您龍巖哪個鎮經濟最好,龍巖十大強鎮均為用戶票選,供您參考。
【展開】

龍巖十大強鎮排名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福建省
222
推薦理由: 福建中山鎮隸屬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位於武平縣西南部,其總占地面積為191 平方千米,這裡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境內資源豐富,景點眾多,經過發展,現已成為當地知名的文化名鎮、產業大鎮、客家古鎮、旅遊重鎮。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福建省
217
推薦理由: 2021年2月,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級文明村鎮社區名單出爐,湖坑鎮上榜。 2020年12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湖坑鎮為福建省衛生鄉鎮。 2017年8月,湖坑鎮被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定為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 2016年12月,湖坑鎮入選為第四批美麗宜居小鎮示範名單。 2014年7月,湖坑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4年2月,湖坑鎮入選為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2010年3月,湖坑鎮入選第一批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村)。 湖坑鎮位於永定東南部、金豐溪上游。東與古竹鄉、高頭鄉、南靖縣書洋鄉相連,東南與平和縣蘆溪鄉接壤,西鄰大溪鄉,北與陳東鄉隔界,面積96.1平方公里,是著名的土樓旅遊區、僑台區、邊區、老區。1993年撤鄉建鎮,鎮政府設於湖坑村,距縣城38公里。2000年,有16個村委會,166個村民小組,5057戶22908人。在“百村千樓新風競賽”活動中,全鎮25座樓受表彰。全鎮有2所國中,12所國小,1所中心衛生院。 湖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張鼎丞、劉永生、魏金水、朱曼平、伍洪祥等老一輩革命家當年曾率領游擊隊在李子崬、仙洞、關山和老吳子一帶戰鬥,在這些地方設立過0閩粵邊區工委、閩西特委、永和埔靖縣委和金豐區委等機關,素有“小延安”之稱。 旅遊勝地有新南的秀峰山、南中的岩下山、奧杳的金蓮山、湖坑的豐盛庵和實佳的雙水廟、宮背的馬額宮等。其他自然景觀還有“仙人擋石”、“金龜伏印”、“坪頂牧笛”、“石窟雞聲”、“五峰煙霧”、“合溪水色”、“虎豹漏涎”、“馬額青草”等。 該鎮擁有大小土樓1500多座,其中特色土樓227座,其中振成樓、振福樓、如升樓、福裕樓、環極樓、衍香樓、實佳土樓群等都極為著名,是永定主要旅遊景區。1988年後,土樓旅遊成為湖坑的支柱產業。該鎮先後參與1995年中國福建永定客家土樓文化觀光節、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和衍香樓120周年樓慶活動。協助拍攝10多部有關土樓的影視作品,使湖坑走向世界。組建“土樓風味小吃一條街”和“土樓購物一條街”,以旅遊帶動商貿、服務、信息等行業發展。2000年,全鎮從事旅遊等相關產業的工商戶有200多家,從業人員2500多人,湧現出一批靠土樓致富的個體戶。同年,遊客量達15萬人次,旅遊收入500餘萬元。 該鎮盛產紅柿。2000年,紅柿產量達4000噸,居全縣各鄉(鎮)前列。針對紅柿產量劇增、果品市場供大於求的狀況,鎮政府鼓勵廣大幹部參與紅柿加工、行銷,較好地解決了產品積壓問題,當年為農民增加收入400萬元。該鎮還有石灰岩儲量0.05億噸。. 福建土樓(永定)旅遊景區 福建土樓·永定客家土樓以其歷史悠久、多姿多彩、規模宏大、結構奇巧、功能齊全、內涵豐富著稱於世。2008年7月,以永定客家土樓為主體的福建土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10年春節,胡錦濤 洪坑土樓群(民俗文化村) 洪坑土樓群位於湖坑鎮東北面的洪坑村,距縣城45公里。13世紀(宋末元初)林氏在此開基,2000年有638戶2310人居住在該土樓群內。林氏先人在此開基時所建方形土樓崇裕樓、南昌樓已坍塌。現存 南溪土樓群 南溪土樓群是永定土樓的代表之一。而最為遊客津津樂道的,當屬振福樓,振福樓——秀麗端莊,被稱為振成樓的“姐妹樓”。她與振成樓一樣,是一座富麗堂皇的圓樓建築,是一座“外土內洋、中西合璧”的土樓, 振成樓 振成樓坐落在洪坑村中南部,由洪坑林氏21世林鴻超兄弟等人於民國元年(1912年)建造。俗稱八卦樓,以富麗堂皇、內部空間設計精緻多變而著稱。其局部建築風格及大門、內牆、祖堂、花牆等所用的顏色, 振福樓 振福樓坐落在永定縣湖坑鎮西片村,民國二年(1913年)由經營條絲煙成為富翁的蘇振太動工興建。圓形土樓,坐北朝南,占地4000平方米。同振成樓一樣,是20世紀初期客家土樓融合部分近代西方建築藝 衍香樓 衍香樓坐落在永定縣東南部的湖坑鎮新南村,南溪與奧杳溪的匯流處。建於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圓形土樓,坐東北朝西南,占地約4300平方米。主樓圓形,高4層,直徑40米,土木結構,內通廊式 湖坑鎮名人 蘇阿德 蘇阿德(1906~1937),原名鴻章,曾用名蘇德、蘇達。湖坑鄉南中村人。讀完初小就跟二哥萬章到龍巖做木匠。民國14年後積極參加工人運動。民國16年冬,由鄧子恢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翌年3月,參加“後田 江德賢 江德賢(1906~1930),化名楊柳青,原籍湖坑鄉南溪村人。出生後被遺棄,由高頭歸僑江駕軒收養。民國13年(1924年)畢業於廈門中山中學。民國15年(1926年)冬,北伐軍東路軍克復漳州,任東路軍 林靄民 林靄民(1906~1964),字瑞章,湖坑鄉洪坑人。家境寬裕,學有淵源,畢業於福建省立第九中學,擅詩文,工書法。胡文虎創辦《星島日報》,聞其文名,聘為報社社長。太平洋戰爭前到香港淪陷前夕,回福建任田糧 蘇修武 蘇修武(1893~1980),字筱伍,湖坑鄉新南村人。早年在上海中國公學畢業後,曾任永定中學學監,代校長和永定縣教育局長。民國15年(1926年)冬,參加北伐東路軍。轉戰福州、上海等地。民國20年進入 蘇友昌 蘇友昌(1867~1927),小名阿三,湖坑鄉南溪村人,生於貧苦農家,自幼心靈手巧,喜愛雕塑,稍長,技藝益精,能在衣袖內塑出正與閒談的對方的頭像,維妙維肖。光緒十二年(1886年),開始在漳州城開雕塑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浙江省
216
推薦理由: 新橋鎮地處象山中南部,東瀕大目洋與東陳鄉相連,西臨蟹鉗港、馬岙門與寧海縣、泗洲頭鎮隔港相望,南以將軍山為界與石浦鎮、定塘鎮相鄰,北靠五獅山與茅洋鄉接壤。交通便捷,省道公路茅石線貫通,沿海複線途徑。轄區28個行政村,1個場管委會,2.68萬人口,總區域面積126.28平方公里。地域狀況為六山二水二分地,林地面積3265公頃,耕地面積1573公頃,其中水田面積1180公頃,旱地面積680公頃。全鎮淺海灘涂面積38.28平方公里,擁有海岸線38公里。 近年來,新橋鎮深入實施“工業強鎮、旅遊興鎮、環境立鎮”戰略,經濟社會得到了健康持續協調發展。加大招商力度,創建新橋創業園和東溪工業集聚點,增強投資吸引力,工業經濟快速增長。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無公害蔬菜基地規模不斷擴大,紅茄1號為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倍受市場青眯;花木產業逐漸做大做強,成為全縣的花木大鎮,傳統農業正逐步向高效、生態農業轉變。積極打造生態旅遊名鎮,2003年被評為市級生態示範鎮,全鎮生態環境良好,而且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大塘港1.4萬畝腹地內及周邊區域,山、海、島、礁、灘、濕地、河港等地貌呈現多樣性和立體性,且環境優美,已被列為縣“一帶三區”旅遊總體規劃,將規劃建成集生產、觀光、休閒、旅遊於一體的特色生態觀光旅遊區。首期落戶的神鵰俠侶影視城就是以自然景觀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勢而成的一個項目。. 2021年12月,新橋鎮被命名為2021年浙江省衛生鄉鎮。 2021年1月,浙江省關注森林組織委員會命名新橋鎮為“2020年度浙江省森林城鎮”。 2012年12月,環境保護部授予新橋鎮2010—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象山影視城 坐落在浙江省象山縣新橋鎮大塘港生態旅遊區的影視城以靈岩山為大背景,整體建築濃富宋代風格,巧妙結合了當地的山、岩、洞、水、林等自然景觀,主要由大門廣場區、村街作坊區、墓府山洞區、莊園湖塘區、店 新橋鎮特產與美食 象山新橋枇杷 新橋枇杷是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新橋鎮的特產。象山新橋枇杷色澤淺黃、果皮嫩滑、口感細膩、鮮甜潤喉,並具有止咳潤肺的功效,是果中極品。新橋鎮南北接陸,東西臨海,大陸性氣候與海洋性氣候的交匯孕育出新橋枇杷色澤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福建省
213
推薦理由: 位於永安縣北部博山嶺山脈西麓,毗鄰龍巖市,東連培豐鎮,南接撫市鎮,西與堂堡鄉接壤,北與高陂鎮相連。省道福三線和龍坎鐵路及即將建成的龍坎梅鐵路貫穿境內,可與鷹廈、京九鐵路接軌。全鎮總面積67平方公里,耕地1.07萬畝,轄1個居委會和6個村委會。人口2.62萬人,其中集鎮人口1.66萬人。境內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煤、石灰石、鐵、鋁、粘土等品種,其中煤儲量1200萬噸、石灰石1500萬噸、耐火土500萬噸。是龍巖地區重點工業衛星鎮及永定縣經濟中心之一。 城鎮性質:為全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以發展資源型、烤菸加工和第三產業為主的閩西第一鎮。 規劃年限:近期2000年,遠期2010年。 人口及用地規模:近期3.4萬人,遠期5.1萬人。規劃建設用地為3.784平方公里,人均建設用地約74平方米。 規模結構:鎮區分為5個組團結構。核心組團(承擔鎮中心綜合職能)、東面組團(鐵路客貨運及倉儲)、北面組團(輕工、烤菸加工及倉儲)、西面組團(居住區和文體活動中心)、西南組團(“先富”綜合工業區)。 道路系統規劃:鑒於省道福三線鎮域路段改造工程基本完成,龍梅坎鐵路即將建成,故道路建設重點轉向坎市—培豐、坎市—湖雷溪口線,按山區重丘二級公路路面寬不小於12米標準,以及坎市到轄區各行政村道路路面寬至少9米標準建設,並鋪設瀝青路面。 工業和倉庫用地規劃:擴大現有“先富”工業開發區用地,形成相對集中的西南工業區;保留北部復烤廠工業用地;保持新羅、洽溪原有工業用地;文館、秀山為今後建材、石材等資源加工業發展集中地。倉庫以保留現狀為主,各工業區內部自留倉儲用地。在鐵路站場前兩塊9.9公頃,復烤廠對面一塊3.7公頃和先富工業區附近、變電站對面占地5.6公頃各一塊作為倉儲用地。 居住用地:規劃總居住用地149.5公頃,在西面組團和核心組團南環路內側劃一類居住用地,控制容積率1.5;東面組團居住區作鐵路職工和農民建新村用地;西南組團安排少量居住用地;對核心和北面組團的舊居住地逐步改造,提高居住容積,改善環境。 綠化用地:以河流水域及濱河綠帶為紐帶,以雲山公園與先富工業區濱河公園為重點,結合各組團中心綠地及道路綠化共同構成城鎮的綠化系統。道路綠化頻寬度按道路斷面3~9米、鐵路沿線防護綠帶10米以上設計。. 2021年2月,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級文明村鎮社區名單出爐,坎市鎮上榜。 2020年12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坎市鎮為福建省衛生鄉鎮。 2020年12月,2020年福建省森林城鎮名單出爐,坎市鎮在列。 2014年7月,坎市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雲川盧氏祖祠 雲川盧氏祖祠位於龍巖市永定區坎市鎮後龍山,年代為明。簡介:下祠始建於明弘治十年至十二年(1497-1499),上祠始建於明弘治十四年至十六年(1501-1503),坐東朝西,總占地面積2公頃 盧衍豪院士故居(繩德堂) 盧衍豪院士故居(繩德堂)位於坎市鎮坎市街,年代為清嘉慶年間(1796—1820)。坎市“繩德堂”,俗稱“允庒樓”,是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資深院士盧衍豪的故居,位於坎市鎮坎市街溪園自然村。始建 坎市鎮名人 廖鴻章 廖鴻章(清雍正、乾隆年間人),字羽明,號南崖,坎市鎮青坑村人。父冀亨,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舉人,曾任江蘇吳縣知縣,善決獄,有政聲,尤其是督教子孫甚嚴。鴻章從小聰敏,勤奮好學,在父親的督教下,課 林梅汀 林梅汀(1906~1931),坎市鎮孔夫村人。生於貧苦農家。民國15年(1926年)秋,經親友資助,在福建省立九中畢業,隨後到龍巖湖邦“開明學校”任教。同年冬,郭滴人從廣州農講所回湖邦開展革命活動,兩 簡祥明 簡祥明(1896~1934),原名集慶,又名祥雲,坎市鎮洪源村人。民國6年(1917年),畢業於福建省立第九中學,以後在洪源和培風的國小任教。五四運動發生,他受新思潮激盪,與一批進步教師一起,為開展革 盧心遠 盧心遠(1911~1985),原名寶鏞,坎市鎮田心村人。民國12年(1923年)入福建省立九中讀書,受進步青年的影響,逐漸接受革命思想,4年後畢業回到家鄉,適值共產黨人正在組織革命團體“太平里青年委員 張松芬 張松芬(1905~1950),別名阿松,藝名可九,坎市鎮長流村人。清光緒間生於木偶世家。6歲即隨父學藝,14歲正式拜大排“老隆順”班主丘三滿為師。由於倒嗓,專攻木偶提線,苦學5年,技藝遠勝儕輩。還諳熟 王奎福 王奎福(1907~1931),坎市鎮洽溪村人。生於一個船工的家庭。國小畢業生肄業於永定師範講習班。民國15年(1926年)夏,由阮山推薦,到廣州參加第六屆農-動講習所學習,在那裡加入了中國共產黨。9月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福建省
210
推薦理由: 2014年7月,雁石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雁石鎮位於龍巖市新羅區東北部,是新羅區的幾何中心,是東方片的中心鎮。東連蘇坂鄉,西鄰江山鄉,南接鐵山鎮和岩山鄉,北與白沙鎮接壤,東南和漳平市拱橋鎮交界。交通便利,距市區21公里,省道103線公路與漳龍鐵路呈十字橫貫全境。地理條件優越,雁石盆地是全區除城區外最大的盆地。鎮域富藏礦產資源,尤以煤炭、石灰石居多。旅遊資源極其豐富,龍硿洞是省級風景名勝旅遊區;天宮山為閩西佛教古聖地;蓮台山天然避暑聖地,山明水潔,景色宜人。 全鎮面積30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4557畝,下轄33個村,204個村民小組。2004年末總人口36507人(其中城鎮人口5251人,農村人口30256人)。人口與村數均為全區之最。鎮域現有完中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一所,完小12所。 2004全鎮社會總產值完成154562萬元(現行價),其中,工業總產值完成51952萬元,比增20.42%,農業產值18722萬元;比增10.42%;第三產業產值完成3.19億元,比增12.47%,財政總收入完成2244.15萬元,比上年增收123.07萬元,比增5.80%,農民人均純收入4540元,比增6.29%。 農業以瘦肉型豬、花生、果蔬、竹業四大產業為主。全年僅生豬出欄111310頭,比上年增長20.3%,生豬存欄81450頭,增長9.1%。農業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樓墩村總投資25萬元節水灌溉工程,九斗村總投資25萬元的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廈老片總投資170萬元的農業標準化建設相繼完成。 項目開發卓有成效:全年項目開發5個,引進區外資金1150萬元。白石水電站、煤矸石制磚廠、和興耐磨材料廠、鑫河水電站等一批項目建成投產。進科技羅區總投資1110萬元 盛發硬質合金有限公司以及黃莊水電站、廈中龍寶煤矸石發電廠、寧龍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南泰建材有限公司等一批項目已在洽談,辦理相關手續和建設當中。. 龍巖龍硿洞 福建省龍巖市龍崆洞風景名勝區,地處武夷山脈南段,位於龍巖市新羅區境內,距龍巖市區48公里,距漳平市區26公里。是福建省省級風景名勝區。這裡群山環抱,流水淙淙,景色秀麗,風物宜人,有著豐富的山 蘇邦東洋樓 蘇邦東洋樓位於新羅區雁石鎮蘇邦村。清康熙六十年(1721)重建。坐東朝西,系樓包厝三層方圍土樓,由外樓和主樓組成,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主樓,大門朝西,三層,高15米,牆厚0.75米;外樓 宋連宣義墓 宋連宣義墓連宣義,生卒年不詳,名謙,字伯嘉,宋乾道年間(1165-1173)遷龍巖,為龍巖社興村連姓開基祖。坂尾連宣義墓墓位於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雁石鎮坂尾村連氏祖山東麓,坐西向東,占地面積1 雁石鎮名人 蘇慶雲 蘇慶雲,字子游,雁石鎮廈老上前村人,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生。讀國小時已顯文學才能,有“神童”之譽。民國8年(1919)畢業於省立第九中學。民國10年赴上海就讀於黎錦熙辦的新文字學校,不久因病輟學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福建省
206
推薦理由: 2020年12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下洋鎮為福建省衛生鄉鎮。 2016年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認定下洋鎮為第五批福建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2014年7月,下洋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1年4月,環境保護部授予下洋鎮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下洋鎮位於縣境東南部、金豐溪下游。東與大溪鄉毗鄰,東南與湖山鄉、平和縣蘆溪鄉相連,西南與廣東省大埔縣茶陽鎮、西河鎮相靠,北與岐嶺鄉接壤,素有“閩西南大門”之稱,面積178.9平方公里,鎮政府設於下洋村,距縣城36公里。2000年,有20個村委會,306個村民小組,9097戶36068人。省道福三線貫穿該鎮,與廣東梅縣、潮州、汕頭“金三角”相連,村村通公路。 下洋鎮地處金豐溪流域,水力資源豐富,水力蘊藏量在3萬千瓦以上。2000年,有沿江、百丈 、湯子閣、三 、陳正、昌隆、下溪、西北等水電企業,裝機容量1.9萬千瓦,占全縣小水電裝機容量的37%,居全縣鄉(鎮)之首。地熱資源有溫泉,眼點多,分布廣,已開發利用的有下墟、太平、東湯、湯子閣等處。下墟溫泉溫度高達70℃,流量7升/秒,PH值在7~8之間。礦藏有鉀長石、輝綠岩、霏細岩、鎢、銅等。 下洋鎮是福建著名僑鄉。有海外僑胞和港、澳、台同胞7.6萬多人,僑眷、僑屬5600多戶,歸僑1050人,每年的僑匯占全縣的60%以上。愛國僑領胡文虎,被慈禧太后賜封為“榮祿大夫”的鬍子春,全國政協港澳委員胡仙,原新加坡財政部長鬍賜道,原台灣當局“內政部長”、現任中國-副主席吳伯雄等人,祖籍均是下洋鎮。僑港澳台胞在改革開放後為下洋鎮的公益事業捐資近億元。 該鎮完全中學有省重點僑校——僑育中學,普通初級中學有僑欽中學和天德中學,還有16所國小,20所幼稚園。美國布朗大學的套用數學博士蘇兆星,緬甸奈溫將軍的私人醫生、博士陳萬昌,北京《戲劇報》主編游默,1991年全省高考理科“女狀元”曾雪梅都曾是僑育中學學生。1988~2000年,港澳台僑胞在下洋中、國小設立的各種獎學金、獎教金達160多萬元。下洋華僑醫院是鄉(鎮)一級甲等醫院,多功能綜合大樓配備了先進醫療設備。民眾文化生活頗為活躍。太平村的國樂社是省芳草計畫示範點,三聯村的“吉里華樂社”是由華僑創辦的管弦樂隊。鎮區有文化室、老人活動中心、舞廳等設施,太平、中川等村還辦有老年活動中心。《下洋鄉訊》於1993年元月創刊,是省內鄉(鎮)唯一的CN級對外出版刊物。. 初溪土樓群 初溪土樓群位於福建省永定縣下洋鎮初溪村,由五座圓樓和數十座方樓組成。它們依山傍水,錯落有致,呈現出極高的美學藝術價值。其中的集慶樓建於明永樂17年(1419年),距今已有580多年的歷史,是 龍巖中川古村落 介紹在永定縣下洋鎮中川村。是著名愛國僑領胡文虎先生於1946年冬耗資34萬港元興修的,占地2730平方米。這是胡文虎先生生前建造的三個別墅之一(其餘二個在新加坡和香港),虎豹別墅系磚木和混凝 集慶樓 集慶樓坐落在初溪村北面溪邊,海拔500多米,高出溪面約30米,地勢險要。圓形土樓,兩環,建於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坐南朝北,占地2826平方米。該樓中軸線自北而南依次為門坪、樓 庚慶樓 庚慶樓坐落於初溪村北部,介於集慶樓與餘慶樓間。圓形土樓,建於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坐南朝北,占地約660平方米。直徑33米,高3層,每層37開間,內通廊式。全樓隔牆只有3道為生土夯築 藩慶樓 藩慶樓坐落於初溪村中部,集慶樓南側。長方形土樓,建於1949年,坐南朝北,占地約8000平方米。高4層,前高后低,面闊40.7米,11開間,進深35.4米,10開間,內通廊式。一、二層不開窗 華慶樓 華慶樓坐落於初溪村中部,西為藩慶樓、東與福慶樓為鄰。長方形土樓,建於清道光九年(1829年),坐南朝北,占地約480平方米。高2層,寬19.5米、5開間,深20.5米、6開間。內通廊式。一層 下洋鎮名人 潘了拳 慚愧祖師(817— 866),俗姓潘,名了拳,唐元和十二年(817年)生於汀州上杭場山羊窠(現永定縣下洋鎮東洋村),從小就是一個富有宗教色彩的方外奇人。據《福建通志》記載,他初生時,“左手拳曲,有僧 胡焯猷 胡焯猷(清雍正乾隆年間人),字瑞銓,號仰堂,下洋鎮中川村人。例貢生,通醫術。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廷統一台灣後,隨即制定了薄賦招墾台灣的政策,“令各府商民有能力者任地開墾”,每甲(合11.31 陳正 陳正(1905~1931),原名成都,下洋鄉古洋村人。民國11年(1922年)進廈門集美師範讀書,不久,在進步師友的影響下,開始參加革命活動。民國12年春回鄉度寒假,參與創立下洋進步青年團體“晨鐘社” 胡兆祥 胡兆祥(1901~1975),原名陶皆,下洋鎮中川村人。青少年時代,就讀於本村猶興高等國小和廣東大埔中學,以後畢業於上海政法大學。20年代末,曾任福建省東山縣和華安縣縣長,有政聲。卸任後赴南洋,深得“ 羅榕發 羅榕發(1887~1988),本縣罕見的“百歲公”羅榕發,下洋鎮東洋村人。幼年隨父親走鄉串村打鐵,稍長,又飄泊到南洋沙撈越謀生。民國12年(1923年)為侍奉年邁的母親回到家鄉,從此,榕發將南洋歷年積 鬍子春 鬍子春(1860~1921),一名國廉,下洋鎮中川村人。父母早喪,與祖母相依為命。十三歲,隨鄉人遠渡馬來亞謀生。先在吡叻當商店學徒,近十年,稍有積蓄,便在督亞冷買了一片礦山經營錫業。由於引進歐洲新技術 胡曰皆 胡曰皆(1907~1961),下洋鎮中川村人。生於馬來亞吡叻州的華都牙也。周歲隨父母回鄉,8歲父親去世,家境日益艱難,18歲重返馬來亞謀生,先供職於怡保福錫礦公司,後任堂叔胡重益辦的復萬和錫礦公司經理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福建省
196
推薦理由:才溪鄉調查舊址景區才溪鄉調查舊址景區 聞名遐邇的上杭“才溪”,其地名演變,饒有興趣。 七百多年前,才溪一帶是深山老林,溪流淙淙,俯拾皆柴。最早在這兒開基的劉姓的老兩口,他們叫這地方為“柴溪”。至今這劉家古基,才溪人稱為元坑。元者,始也。 過了許多年,一位從語口市(即今舊縣)往白石村(即今長汀縣城)的陳姓客商,經過“柴溪”的山林腹地,迷失子方向。猶豫之時,人蹲在小溪旁捧水解渴,忽見溪中漂來一片青菜葉,客商大喜,想到“有菜必有人家”,於是沿溪而上,來到一塊大烏石頭房的劉家歇息。客商認為此地森林茂密,氣候溫和,土質肥沃,屯墾開田,必將有利子孫,並將“柴溪”改稱“菜溪”,以作紀念。 若干年後,陳姓客商果真棄商經農,帶領兒孫重回舊地,安營紮寨開發菜溪。這時,他發現橫貫村中南北有一條大溪流,況且“菜溪”名稱嫌俗氣,遂把這條大溪改稱“財溪”,以示發財致富,財星高照。免得音韻相同誤喊,又把前幾年發現的那條菜溪改為元坑溪。 過了一、二百年,從寧化石壁逐漸搬來不少移民,人煙漸稠,廬舍漸增,最多時達到達24姓人家。那時,財溪村裡的年青男女都愛唱山歌。他們以山歌作為通婚聯姻的媒介,傾吐相互間的愛慕之情。有一年,溪南村的一位姑娘與溪北村的一位小伙子,以山歌對唱聯姻傳為佳話,轟動了整個財溪。他們音色圓潤,感情真摯。結婚那天,一位秀才給他們新房門上寫了一副對聯: 才女配才郎結締良緣青鸞交舞 溪南與溪北聯成佳偶紫燕雙飛 後來人們取對聯開頭字各一作地名,即為才溪了。 72年前,才溪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建立了紅色蘇維埃政權,為革0據地的鞏固和壯大做出了重大貢獻,贏得了中央蘇區“第一模範區”的光榮稱號。為總結和推廣才溪人民以革命戰爭為中心,搞好政權、經濟、文教等建設的經驗,1933年11月,毛澤東同志來到才溪,進行廣泛、深入的社會調查。他走村入戶,到田間地頭,與蘇區幹部民眾推心置腹地談心,面對面地交流,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總結了才溪鄉政權建設、擴大紅軍、擁軍優屬、經濟建設、支援前線、文化教育等模範事跡,寫下了著名的《才溪鄉調查》,為全蘇區樹立了光輝的榜樣,解決了“在國內革命戰爭環境下,根據地建設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這個主要問題,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思想的形成進一步奠定了基礎。. 2020年12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才溪鎮為福建省衛生鄉鎮。 2020年11月,才溪鎮被授予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2016年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認定才溪鎮為第五批福建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2015年7月,才溪鎮入選第三批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名村示範名單。 2014年9月,環境保護部授予才溪鎮2012年—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2014年7月,才溪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才溪鄉調查舊址景區 才溪紅色景區位於素有“模範之鄉”、“將軍之鄉”、“建築之鄉”美譽的上杭縣才溪鎮。景區包括毛澤東才溪鄉調查紀念館、毛澤東才溪鄉調查舊址、光榮亭和列寧台,以及上杭廉政教育基地紅色影視展播館。現為 毛澤東才溪鄉調查紀念館 毛澤東才溪鄉調查紀念館成立於1958年,占地面積15470m2,以革命舊址為原狀陳列宣傳毛澤東在才溪革命實踐活動的專題紀念館,有館藏品1100餘件,包括兩處毛澤東才溪調查會址(才溪區蘇維埃政 嶺和村 才溪鎮嶺和村位於才溪鎮北部,205國道旁,距永武高速路口只有6分鐘車程,與通賢鄉交界。全村11個村民小組,543戶,2763人,現有耕地1340畝,林地18430畝,是才溪鎮第三大行政村。該 光榮亭 在土地革命時期,才溪區人民在擴大紅軍、生產支前、根據地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1933年6月,福建省蘇維埃政府授予才溪區“第一模範區”的光榮稱號,獎勵“我們是第一模範區”的石碑一塊。 列寧台 列寧台位於龍巖市上杭縣才溪鎮。列寧台是才溪人民於1930年4月為紀念列寧誕辰60周年在才溪馬道壩建造的。才溪區、鄉蘇維埃政府常在這裡召開民眾大會,進行政治宣傳活動和歡送參軍參戰的工農子弟兵。 才溪鎮特產與美食 才溪臍橙 才溪臍橙是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才溪鎮的特產。才溪鎮主栽以紐荷爾臍橙為主的鮮食品種,是上杭縣萬畝臍橙基地,2010年“才溪臍橙”被評為“福建省名牌農產品”。才溪位於上杭西北部,自1993年開始引進美國紐荷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福建省
187
推薦理由: 2020年11月,農業農村部認定河田鎮為第十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河田雞)。 2020年5月,河田鎮被確定為2020年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 2014年9月,環境保護部授予河田鎮2012年—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2014年7月,河田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河田鎮位於素有""紅色小上海,客家首府""之稱的長汀縣中部,東經116°16′-116°30′,北緯25°35′-25°46′,東鄰南山,南與塗坊、濯田接壤,北與新橋相連,西與策武交界。總面積296.71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3萬畝,山地面積32萬畝。鎮人民政府設於河田中街,距城22公里。轄上街、中街、下街、南塘、窯下、朱溪、游坊、蘆竹、車寮、劉源、永勝、逕背、南塅、蔡坊、修坊、根溪、中坊、戴坊、藍坊、小溪頭、桐壩、馬坑、伯湖、羅地、露湖等25個村民委員會,共422個村民小組,12005戶,68033人,全鎮低山高丘環繞四周,中部開闊,呈鍋形地貌,是長汀縣最大的河谷盆地。海拔300~500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7~19.5℃,歷史上最高氣溫39.8℃,最低氣溫-4.9℃,年無霜期265天,年降雨量1700毫米。水、光、氣、熱配備良好,適宜各種亞熱帶、溫帶作物生長,具有高產優質的自然優勢,且具有山、水、田、園多種類型兼而有之的土地結構。319國道穿境而過,與省道洋萬線公路、鎮道交錯縱橫,即將開通的贛龍鐵路設河田站站點一處,即將動工的龍(岩)長(汀)高速在河田設有切口,鎮內31個村村村通公路,20個村鋪上了水泥路,形成了交通網路的""百足蜈蚣""。客家母親河--汀江貫穿境內,水資源豐富,紅畲、馬坑、東方紅等三個小(二)型水電站和窯下11萬伏變電站為全鎮提供豐富的電力資源。電訊設施先進,開通了31個行政村的程控電話、有線電視和有線廣播,無線尋呼和行動電話信號覆蓋全鎮。已建成完整的金融保險體系,可為廣大客戶提供各項存、貸款,國際國內結算業務,信匯及財產、人壽、養老、失業、工傷、醫療等保險業務。全鎮有中學3所、國小27所、幼稚園2所。河田一中開辦普通高中、職業高中、初級中學。河田二中開辦的初級中學。蔡坊中學開設初級中學和國小。鎮內有一所中心衛生院,占地面積16012平方米,建築面積5702平方米,集醫療服務、預防保健、社會衛生服務、計畫生育、健康教育、衛生行政功能為一體。交通、信息的便利與發達,使我鎮與閩東沿海開放城市的聯繫更加緊密,物業四通八達,將形成良好的開放格局。 河田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河田鎮始建於唐朝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當時這裡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森林茂密,柳竹成蔭,河深水清,舟輯暢行,令人留連,故名留鎮、柳村。. 長汀水土保持科教園 長汀縣水土保持科教園地處河田鎮露湖村,始建於2000年4月,主要展示水土流失所造成的生態災害,普及水土保持科學知識,開展水土保持科學研究,現已成為集示範推廣、科普教育、觀光旅遊和對外交流為一 中街李氏下大屋 中街李氏下大屋位於長汀縣河田鎮中街村,坐西南朝東北,由前、後兩院落組成。前院由大門、下廳、中廳、上廳、右橫屋等組成,下廳面闊五間、進深六柱,抬梁、穿斗式梁架,硬山頂;中、上廳均門闊五間、進深 下街余氏家廟 下街余氏家廟位於長汀縣河田鎮下街,坐東北朝西南,由大門、下廳、左右通廊、上廳等組成,建築面積213平方米。門牆為沙灰包牆,如石板般堅固。下廳面闊三間,進深一間,明間抬梁式梁架,次間山牆承檁,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福建省
160
推薦理由: 2021年10月,農業農村部認定適中鎮為第十一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山麻鴨)。 2014年7月,適中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03年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確定適中鎮為第二批福建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適中地處閩西南大門,毗鄰漳平、永定、南靖等縣(市),是閩西南通往閩東南和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必經之路,也是閩西對外聯繫的重要“橋頭堡”,歷代有“文化之鄉”的美譽,2003年被評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是國家建設部選定的小城鎮建設重點示範鎮。2005來,先後被評為“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及“全國小康建設明星鄉鎮”。全鎮面積303.63平方公里,占全區總面積11.34%。集鎮規劃面積7.2平方公里,下轄22個行政村,17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68萬人。 適中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夏涼無酷暑,冬暖無嚴寒,且雨量充沛,全鎮耕地面積2.91萬畝,林地面積37萬畝,水域面積3847.5公頃,是理想的農業基地,現已形成了生薑、薏米、毛竹、水果、反季節蔬菜、生豬、種雞、水產養殖等八大具有適中特色和規模的農業產業化種養基地。境內礦產豐富,蘊藏著煤、鐵、錳、鎢、鋅、金、銀錫和石灰石儲量逾億噸,煤炭儲量超過千萬噸。目前全鎮擁有個私企業2383家,其中水泥廠20家,重質碳酸鈣廠30多家,工業品種有水泥、煤炭、石料、電子等10多個系列,100多個品種。交通便利,319國道和漳龍高速橫貫全鎮,適長公路業已竣工;電力充足,有水電站17座,總裝機量達1.6萬千瓦, 6千千瓦火力發電站一座,11萬伏和3.5萬伏變電站兩座;通訊發達,已建成萬門程控電話模組,實現村村通電話;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農貿市場二期工程已順利完工投入使用,“省級村鎮建設住宅小區建設試點”保豐新村正在動工興建,建成日供水5000噸的自來水廠。已完成鄉道硬化90公里,10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2005年全鎮實現社會總產值24.45億元,比增15.3%;企業總產值22.8億元,比增15.2%。其中工業總產值12.6億元,比增10.5%,第三產業總產值10.2億元;農業總產值1.65億元,比增9%;財政總收入3958.15 萬元,比增30.49%;農民人均純收入6006元,比增7%;計畫生育率達99.15%。經濟運行態勢良好,經濟實力繼續躋身閩西前列。 適中是文化之鄉,歷史悠久,名勝古蹟星羅棋布,242座土樓群氣勢雄偉,堪稱中國民居之魂寶。屹立在白葉村具有800餘年歷史的文明塔,被古建築研究專家路秉傑教授稱為“中國第一塔”,與古塔遙遙相對的魁樓,象徵適中是人才薈萃的文明之鄉。. 古豐樓 古豐樓又稱古樓,位於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適中鎮中心村二組,陳姓民居。空井式生土夯築四層方圍土樓,由開漳聖王陳元光第十三代裔孫陳小十(字古峰)建於宋建炎二年(1128)。建築坐東朝西,主樓面闊3 七彩藍田 七彩藍田農業生態休閒觀光園位於新羅區適中鎮洋東陵坑水庫,面積6060畝,整個園區由燒烤區、划船、泡湯、動物園(海獅表演、小動物表演)、驫園(騎馬/駱駝)、咖啡廳、釣魚、會議、團隊拓展、棋牌室 典常樓 典常樓位於龍巖市新羅區適中鎮中心村。又名“瑞雲樓”,建於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占地面積2530平方米,空井式帶兩橫屋四層生土夯築方圍土樓。樓內雕琢精細華麗,門扇、牆壁繪有格言、詩詞、壁 龍巖文明塔 文明塔又稱長塔,位於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適中鎮仁和村安杉自然村西1.8公里的龍巖、永定、南靖三縣交界大山之顛的方塘坪,建於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建築坐西朝東,八角空心樓閣式三合土 仁和天成寨 仁和天成寨位於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適中鎮仁和村北山自然村,是一處清代建築。坐西朝東,占地面積580平方米。主樓為抬梁式木構架,前門進為屏風,地面現為水泥鋪設,樓板、樓梯、欄桿均為木板材料,窗狹 仁和慶雲樓 慶雲樓位於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適中鎮仁和村保太自然村屏山林大山南麓,謝姓民居,由謝姓4兄弟建於清康熙十一年(1672),坐北朝南,空井式生土夯築五層方圍樓。分前院和主樓兩部分:主樓面闊36.6 適中鎮名人 謝再發 謝再發,原名光輝,適中鄉洋邦村人,清光緒三十年(1904)4月生於貧苦農民家庭。童年失學,粗識文字。早年參加適中民團,民國18年(1929)脫離民團,往漳州做生意,其間受同鄉共產黨人謝景德的影響,參加 鄭揚周 鄭揚周(1917-1943),福建省龍巖縣適中鄉莒溪村人。1935年參加革命,參加了閩西南蘇區三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爆發後,隨所在部隊編入新四軍參加抗日戰爭,任新四軍二支隊三團戰士、新四軍駐龍巖辦事處 謝炳龍 謝炳龍(1922-?),福建省龍巖縣適中鄉營坑村人。1936年參加革命,參加了閩西南蘇區三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爆發後隨所在部隊編入新四軍北上抗日,任新四軍第二支隊三團司號兵。1938年2月離開龍巖北上 謝仁福 謝仁福(1919-?),福建省龍巖縣適中鄉洋東村人。1933年參加革命,參加了閩西蘇區的反“圍剿”鬥爭。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留在龍巖蘇區堅持鬥爭,參加了閩西南地區三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爆 謝燈桂 謝燈桂(1908-?),福建省龍巖縣適中鄉洋東村人。1930年參加革命,參加了閩西蘇區的反“圍剿”鬥爭。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留在龍巖蘇區堅持鬥爭,參加了閩西南地區三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爆 謝景芳 謝景芳(1914-?),福建省龍巖縣適中鄉蘭田村人。1932年參加革命,參加了閩西蘇區的反“圍剿”鬥爭。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留在龍巖蘇區堅持鬥爭,參加了閩西南地區三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爆 江才貴 江才貴(1909-1944),福建省龍巖縣適中鄉南霞村人。1929年參加革命,參加了創建閩西革命根據地的鬥爭和反“圍剿”作戰。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留在龍巖蘇區堅持鬥爭,參加了閩西南地區三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福建省
160
推薦理由:古田鎮古田鎮 古田鎮,位於福建省上杭縣東北部、梅花山南麓,地處龍巖市新羅、上杭、連城三縣區結合部,是著名的“古田會議”會址所在地,又是梅花山-自然保護區所在地。 地處交通要塞,北通連城、長汀,連線江西,西南達上杭、武平,通往廣東,東連龍巖、漳平、達廈門,交通便利,來往旅客川流不息。 該鎮開發較早,宋代即有人家居住,民國期間闢為圩場。建國後,經歷年開發建設,已成為繁榮的山區集市。 古田鎮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毛澤東、-、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在古田這片紅土地上進行過偉大的革命實踐。 古田會議會址位於上杭縣古田鎮溪背村。原系廖氏宗祠,建於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紅四軍進駐古田後改名為“曙光國小”。磚木結構平房,建築面積826平方米。1929年12月,毛澤東同志主持的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在此召開,通過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古田會議決議案。 目前,會址大廳已恢復當年開會的原貌。代表席位、大會會標、 主席台以及牆上的黨旗都按原樣放著。會址左邊有荷花池,右邊有紅軍檢閱台,後面豎立“古田會議永放光芒”8個紅色大字,背後是茂密的樹林。會址對面,有60年代新建的古田會議陳列館。1974年10月開放,占地38151.81平方米,建築面積11324平方米,館藏文物7303件,多是閩西革命文物珍品,是福建省收藏革命文物最豐富、規模較大的紀念館。 1929年12月18日—29日在福建上杭縣古田舉行中國0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大會由陳毅主持。毛澤東作《關於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的政治報告、-作軍事報告、陳毅傳達了中央《九月來信》並作了反對槍斃逃兵的講話。大會總結了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以來紅軍的建設經驗,通過了毛澤東起草的《中國0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 2020年4月,古田鎮被確定為2019年度福建省鄉村振興重點特色鄉(鎮)。 2019年12月,古田鎮被認定為全國鄉村治理示範鄉鎮。 2016年10月,古田鎮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定為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 2014年7月,古田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2年12月,環境保護部授予古田鎮2010—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2011年12月,古田鎮上榜第三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2011年7月,古田鎮入選第二批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村)。 2003年10月,古田鎮被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公布為第一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龍巖市古田旅遊區 古田旅遊區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位於福建省西南部,龍巖市上杭縣古田鎮,規劃面積7.6平方公里,擁有古田會議會址群、古田會議紀念館、毛主席紀念園等核心景區,是“全國十大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詳情>> 梅花山·華南虎園 梅花山·華南虎園景區位於上杭步雲鄉,與古田會議會址景區相連。景區內有千年紅豆杉、華南虎等五十多種珍稀動植物,被譽為“北回歸線荒漠地帶上的一顆綠色翡翠”,是集綠色生態、科研科普、休閒度假於一體……詳情>> 古田會議舊址 古田會議舊址古田會議會址地處閩、贛、粵三省交界處,位於福建上杭縣古田鎮溪背村,原系廖氏宗祠,又名萬源祠,始建於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民國初,為推行新學,該祠改為和聲國小。1929年5……詳情>> 中共紅四軍前委機關政治部舊址(松蔭堂) 松蔭堂,又名永東樓,位於古田鎮八甲村,始建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屬磚木結構。屬圍壠式建築,二層二進五廳七開間土木樓房,建築面積850平方米,占地面積1235平方米。房屋布局為一正兩橫……詳情>> 古田會議附屬舊址群 古田會議附屬舊址群位於上杭縣古田鎮八甲村、溪背村、上洋村、五龍村、蘇家坡村,年代為1929年。簡介:包括紅軍士兵委員會舊址(毓公祠),紅軍軍醫處(吉興堂),紅四軍後勤工作部門舊址(篤厚堂),……詳情>> 古田會議紀念館 古田會議紀念館位於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古田鎮,是介紹古田會議歷史及其意義的專題革命紀念館,建於1964年。全館占地面積8.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擁有館藏文物11000多件,其中珍……詳情>>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福建省
55
推薦理由: 福建新橋鎮隸屬於福建省龍巖市漳平市,地處漳平市北部,且轄23個行政村,區域總面積493.85平方千米,該鎮位置優越,歷史悠久,文化深厚,境內分布著龍津三清、華唐閣、碧靈宮、虎符祖殿等風景名勝。 【展開】
舉報
排名規則:《龍巖十大強鎮排名》根據每個卡片的搜尋指數、人氣投票進行排序,使用大數據排序,排名公正客觀!。
各市富有鄉鎮相關榜單
最近更新
熱門榜單
新增卡片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