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田鎮

河田鎮

總得票:187
所屬國家:中國
所屬地區省會:福建省
所屬城市:龍巖市
所屬縣/區:長汀縣
區劃代碼:2147483647
區劃代碼前6位:350821
人品密度:230 平方千米
人口數量:6.80 萬人
郵政編碼:364000
面積:296.00 平方千米
行政區類別:
電話區號:0597
車牌代碼:閩F

河田鎮簡介

2020年11月,農業農村部認定河田鎮為第十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河田雞)。

2020年5月,河田鎮被確定為2020年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

2014年9月,環境保護部授予河田鎮2012年—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2014年7月,河田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河田鎮位於素有""紅色小上海,客家首府""之稱的長汀縣中部,東經116°16′-116°30′,北緯25°35′-25°46′,東鄰南山,南與塗坊、濯田接壤,北與新橋相連,西與策武交界。總面積296.71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3萬畝,山地面積32萬畝。鎮人民政府設於河田中街,距城22公里。轄上街、中街、下街、南塘、窯下、朱溪、游坊、蘆竹、車寮、劉源、永勝、逕背、南塅、蔡坊、修坊、根溪、中坊、戴坊、藍坊、小溪頭、桐壩、馬坑、伯湖、羅地、露湖等25個村民委員會,共422個村民小組,12005戶,68033人,全鎮低山高丘環繞四周,中部開闊,呈鍋形地貌,是長汀縣最大的河谷盆地。海拔300~500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7~19.5℃,歷史上最高氣溫39.8℃,最低氣溫-4.9℃,年無霜期265天,年降雨量1700毫米。水、光、氣、熱配備良好,適宜各種亞熱帶、溫帶作物生長,具有高產優質的自然優勢,且具有山、水、田、園多種類型兼而有之的土地結構。319國道穿境而過,與省道洋萬線公路、鎮道交錯縱橫,即將開通的贛龍鐵路設河田站站點一處,即將動工的龍(岩)長(汀)高速在河田設有切口,鎮內31個村村村通公路,20個村鋪上了水泥路,形成了交通網路的""百足蜈蚣""。客家母親河--汀江貫穿境內,水資源豐富,紅畲、馬坑、東方紅等三個小(二)型水電站和窯下11萬伏變電站為全鎮提供豐富的電力資源。電訊設施先進,開通了31個行政村的程控電話、有線電視和有線廣播,無線尋呼和行動電話信號覆蓋全鎮。已建成完整的金融保險體系,可為廣大客戶提供各項存、貸款,國際國內結算業務,信匯及財產、人壽、養老、失業、工傷、醫療等保險業務。全鎮有中學3所、國小27所、幼稚園2所。河田一中開辦普通高中、職業高中、初級中學。河田二中開辦的初級中學。蔡坊中學開設初級中學和國小。鎮內有一所中心衛生院,占地面積16012平方米,建築面積5702平方米,集醫療服務、預防保健、社會衛生服務、計畫生育、健康教育、衛生行政功能為一體。交通、信息的便利與發達,使我鎮與閩東沿海開放城市的聯繫更加緊密,物業四通八達,將形成良好的開放格局。

河田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河田鎮始建於唐朝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當時這裡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森林茂密,柳竹成蔭,河深水清,舟輯暢行,令人留連,故名留鎮、柳村。.

長汀水土保持科教園

長汀縣水土保持科教園地處河田鎮露湖村,始建於2000年4月,主要展示水土流失所造成的生態災害,普及水土保持科學知識,開展水土保持科學研究,現已成為集示範推廣、科普教育、觀光旅遊和對外交流為一

中街李氏下大屋

中街李氏下大屋位於長汀縣河田鎮中街村,坐西南朝東北,由前、後兩院落組成。前院由大門、下廳、中廳、上廳、右橫屋等組成,下廳面闊五間、進深六柱,抬梁、穿斗式梁架,硬山頂;中、上廳均門闊五間、進深

下街余氏家廟

下街余氏家廟位於長汀縣河田鎮下街,坐東北朝西南,由大門、下廳、左右通廊、上廳等組成,建築面積213平方米。門牆為沙灰包牆,如石板般堅固。下廳面闊三間,進深一間,明間抬梁式梁架,次間山牆承檁,

河田鎮參與的榜單

榜單名得票數排名
展開更多河田鎮參與的榜單

相關卡片

  • 沒有相關數據
熱投榜單

新增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