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城市 > GDP > 界首十大強鎮排名

界首十大強鎮排名-界首鄉鎮經濟排名-界首市哪個鎮經濟好

五星排名的頭像
五星排名
2023-09-04 07:30:09更新 · 1.9K票 · 1000位訪客
生成海報
界首市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深受,且由安徽省阜陽市代管的縣級市,其下轄15個鄉鎮。TOP10排行榜網用戶列舉了界首十大強鎮排名,為您推薦界首鄉鎮經濟排名,其中包括王集鎮、陶廟鎮、磚集鎮等界首強鎮,告訴您界首市哪個鎮經濟好,界首十大強鎮排行榜均為用戶票選,供您參考。
【展開】

界首十大強鎮排名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安徽省
244
推薦理由: 陶廟鎮位於界首市南六公里處,共有31個行政村,84個自然村。總人口55300多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500多人,總耕地面積52380多畝。總面積為56平方公里,轄區內共有三個集貿市場,十八所中國小校,一所中心甲級醫院。四條橫跨全鎮南北的柏油路,也是204省道必須經過的地方。 該鎮是一個人口多,耕地少的農業大鎮,近年來,鎮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引導廣大人民民眾調整農業結構,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優質農產品比例增加,市場滯銷的品種減少,特色的農業發展較快,區域優勢得到發揮,有效地提高了農業和農村經濟運行質量和水平,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全鎮34000畝小麥更換了優質品種,18000畝的紅芋全部脫毒化,連片種植的15000畝的馬鈴薯和17000畝的瓜果蔬菜基地更換上了優質高產品種,逐步實現了具本鎮特色的北蔬菜,西南糧,中心市場,東羊場的農業產業化格局,建立了粉、果、蔬、糧、林、羊、豬、牛和水產品十大特色產品基地。投資533萬元建立具有界首市特色農業高科技示範園,有菱鎂大棚70個,連棟大棚10個,日光溫室30個,食用菌25個,鋼筋葡萄長廊長500米,產品特色有短柄黃瓜、美國西芹、櫻桃蕃茄、人參果等名優產品。在抓好農業結構調整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本地優勢,突出山羊特色,以羊聚財帶富四方”的發展目標。積極引導和鼓勵廣大農民大力發展山羊養殖。目前山羊飼養量近10萬隻,戶均5隻羊;並投資建立了在皖西北最大的山羊交易市場和一條龍的山羊屠宰加工廠,年交易和屠宰加工山羊近80萬隻,創利稅450萬元,成為該鎮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該鎮主要星火燎原項目有山羊產品系列,三粉系列,食用菌香菇、苗木、馬鈴薯等其它蔬菜,拉動我鎮經濟全面發展。. 陶廟鎮特產與美食 陶廟山羊 陶廟山羊是安徽省阜陽市界首市陶廟鎮的特產。陶廟鎮農民素有飼養和屠宰山羊的傳統,經過多年努力,山羊交易市場和屠宰市場經過兩次擴建已成為魯豫皖三省交界最大的山羊交易、屠宰集散地。目前,山羊交易市場占地45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安徽省
237
推薦理由: 新馬集鎮位於安徽省界首市區東北20公里處,地勢平坦,氣候宜人,土地肥沃,環境優美。面積39.6立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8000畝,轄9個村委會,66個自然村,總人口4.2萬人。 新馬集鎮人傑地靈,物華天寶,是一個具有百餘年歷史的重鎮。自1957年起,建制屢經延變,先後設立了馬集鄉、馬集公社、劉堯鄉、劉堯鎮,1996年正式更名為新馬集鎮,政府駐地馬集。 該鎮物產豐富。境內盛產小麥、大豆、紅芋、玉米、桔梗、蔬菜、食用菌、黑芝麻、油菜、波爾山羊、黃牛、生豬、肉雞等農畜產品,是界首市糧油棉和畜產品產區。全鎮現有各類企業20餘家,主要從事塑膠加工,糧油加工、畜產品加工,建材製造等行業。其中界首市再生塑膠有限公司、申湖申發雨鞋有限公司、馬集滋潤粉皮有限公司、玉宏建築裝璜集團公司、鎮畜牧發展公司等是當地同行業的龍頭企業,發展勢頭良好,產品遠銷省內外,企業的規模不斷擴大,質量不斷做優,實力不斷做強,經濟效益明顯提高。 新馬集鎮基礎設施較為完善。覆蓋全鎮的電信網路已經建成,有線電視開通,信息靈通,外聯便捷,穿境而過的界亳路、范黃路、油田路、馬邴路、光范路形成環形交通網路,交通便利,每15分鐘就有一輛豪華班車開往界首。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馬集街形成了三縱四橫的棋盤式商業街,已建成商貿區、餐飲服務區,娛樂區和安居工程、黃牛交易、三粉批發、廢舊塑膠收購三大專業市場,業務範圍輻射到周邊縣市。集已呈現出樓房林立,商業興旺,欣欣向榮的景象,成為當地規模較大,基礎設施較為完善,文化底蘊十分深厚,功能基本齊全,具有現代氣息的新型集鎮。 近幾年來,該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加快發展、富民強鎮”這一主旋律,實施“農業穩民、畜牧富民、工業強鎮、三產興鎮”的四輪驅動戰略,最佳化經濟環境,擴大招商引資力度,構建“鳳還巢”工程,再次掀起了快速發展的新0。鎮-、鎮長王慧攜全鎮人民熱誠歡迎海內外有識之士到新馬集鎮集投資興業、創業、聯辦、承辦各類企業,洽談商貿業務,共同開發這塊閃光的熱土,隨時恭候您的垂詢和光臨!. 2020年12月,新馬集鎮入選2020年度安徽省森林城鎮。 2020年7月,新馬集鎮入選第六屆阜陽市文明鄉鎮。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安徽省
234
推薦理由: 大黃鎮位於界首市東北部,距市區8公里,建有省級高效農業示範基地和界首市鴨王工業區.東鄰中國最大的塑膠繩批發市場,界阜蚌高速公路經過鴨王經濟開發區,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 大黃鎮面積38萬平方公里,轄11個行政村,69個自然村,246個村民組,耕地33424畝,人口3.5萬。 大黃鎮人文資源豐富,大黃廟歷史悠久,每年3月的傳統廟會吸引四面八方客商,影響深遠。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隨著農村稅費改革和國家對三農支持力度加大,農民生產積極性空前,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發展農業產業化,糧食產量逐漸提高,農業收入穩定增長,省級高效農業示範基地的優質紅著暢銷南方各大城市,良好的經濟環境,促進了工商業發展,總投資8000萬元的鴨王工業園區,有企業20多家,形成塑膠繩網生產,加工基地,產品一百多個,暢銷全國各地。企業的發展帶動了個體加工業,促進了商業、服務業,為農民增收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勞務輸出已成為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全鎮人民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向著小康社會目標邁進。. 2020年7月,大黃鎮入選第六屆阜陽市文明鄉鎮。 2017年6月,大黃鎮被認定為第四批安徽省千年古鎮。 大黃廟 大黃廟位於界首市大黃鎮政府東200米處,始建於唐,歷史悠久,影響廣遠,為紀念人祖爺伏羲氏所建。每年廟會期間,善男信女,人山人海,飛檐斗拱,香菸繚繞,煞是壯觀。大黃廟為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阜 大黃鎮民俗文化 大黃廟會 大黃鎮,地處界首城東北10公里處,屬界首市大黃鎮人民政府管轄,北鄰光武鎮,南臨南洛高速公路,東臨太和縣,西臨靳寨鄉。大黃鎮歷史悠久,早在遠古時期,太昊伏羲曾在大黃鎮黃龍坡處建陪都,後太昊伏羲頭顱葬於此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安徽省
208
推薦理由: 安徽省界首市磚集鎮地處安徽.河南兩省交界處.緊臨沈丘.臨泉兩縣.南臨泉河.省道204線從中穿過,水陸交通方便,為界首市的南大門。面積30平方公里,人口4.6萬,耕地面積3.7萬畝。 農業:傳統農作物小麥種植面積3.2萬畝,奠定農業的堅實基礎.經濟作物芝麻.花生種植逾萬畝.棉花7千畝.西瓜2千畝.藥材白芍.桔梗.板蘭根等總逾2千畝,這些經濟作物為農業及總體經濟的發展起重要的推動作用,創造良好的經濟益。 畜牧業:全鎮推行“123工程”.即每一農戶每年養一頭母牛.二頭雜交豬.三隻母山羊.並實施牛羊配種人工改良.共有黃牛養殖場六處.波爾山羊兩萬多隻.養雞場多處.特種養殖場一處.有蠍子.海狸.鷓鴣.貴婦雞等特種養殖動物.全鎮畜牧養殖業的蓬勃勢頭.極大地推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工商業.:磚集鎮麵粉有限公司..糧食購銷有限公司.順發餅乾廠等一批鄉鎮企業發展強勁.運營良好.予制板廠.塗料廠.三粉加工廠.脫水蔬菜廠,剪刀廠.家俱廠等各自依椐自身特點,靈活發展.把握商機.逐漸在全鎮經濟培育新的位置上起到核心作用.磚集鎮街道上商標林立.個體工商戶經營攤店鱗次櫛比.劃出天棚街一條.為農貿中心市場.批發街一條.商業活動繁榮活躍。 社會經濟:治安綜合治理.鎮黨委政府以發展經濟為各項工作的核心,以穩定為社會環境為發展的前提.不斷最佳化經濟環境,保持社會穩定.深入.細緻的做好各方面的工作。磚集鎮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堅實的農業基礎,蓬勃發展的鄉鎮企業,效益顯著.前景看好的畜牧業和活躍繁榮的商業流通,優越的經濟環境和穩定的社會環境,歡迎各方友人志士來我鎮投資發展!. 2020年7月,磚集鎮入選第六屆阜陽市文明鄉鎮。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安徽省
204
推薦理由: 蘆村鎮位於界首市最北端,是界首的北大門。現轄十四個行政村,人口2.8萬,耕地3.07萬畝,是一典型的農業鎮。 近兩年來,以鎮-尹其崗、鎮長肖好亮為首的黨政班子,以“-”重要思想為指導,結合鎮情,理清思路,苦練內功,凝心聚力求發展。打好“棉花、藥材、菸葉、養殖”四張增收牌,積極扶持華宅裝飾廠、桐板加工廠,上規模、上檔次、上效益。唱好農業產業化及生態農業特色戲,實現蘆村經濟發展大起跳,使我鎮成為界首市發展勢頭最好的鄉鎮之一!. 2022年1月,蘆村鎮被命名為2021年度安徽省森林城鎮。 2020年7月,蘆村鎮入選第六屆阜陽市文明鄉鎮。 2020年4月,蘆村鎮上榜第五屆安徽省文明村鎮名錄。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安徽省
182
推薦理由: 界首市光武鎮位於皖西北豫皖兩省三縣交界處,距界首市區16公里,轄2個集鎮,16個村委會,4個居委會,面積46.4平方公里,人口5.6萬。其中建成區面積3.7平方公里,人口2.3萬。因漢光武帝劉秀與王莽長期爭戰於此而得名,是全國唯一用皇帝年號命名的城鎮,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自古以來就是中原地區的驛站和重鎮,19世紀初至四十年代,商業繁榮,主要經營棉花、布匹、藥材等,是當時中原地區重要的集散市場,現已形成以廢舊塑膠為龍頭的全國性回收加工市場之一。 1995年,被原國家體改委、-等11部委列為全國首批57農綜合改革試點鎮之一,2001年6月,國家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批准進入第二批綜合改革試點,並相繼被確定為國家和省重點中心鎮,2004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2.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416元,是界首市穎河以北的經濟、文化中心,阜陽唯一的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鎮。 二、優勢。 1、交通區位優勢。光武位於豫皖兩省三縣交界處,S204線縱穿南北、與李(興)-界(首)公路在鎮區西部形成新的十字交叉,光(武)--洪(山)路,光(武)--范(寨)路橫貫東西,從而使光武成為東進西出,南下北上,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距界阜蚌高速公路入口只有十分鐘車程。 2、集鎮市場優勢。經過多年建設,集鎮已初步實現“交通道路網路化,郵電通訊便捷化,供排水設施系統化,商貿經營市場化,綜合服務配套化”。在“鞏固與提高並舉,發展與管理並重”原則指導下,對十大專業市場布局進行了調整,初步形成了輻射周邊省市的大中小配套,批發、零售、專業、綜合相配套的市場體系。同時,我們注重與市場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一流的交通運輸、倉儲、信息、文化娛樂設施構成了光武市場強大的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2020年9月,光武鎮上榜2019中國中部百強鎮,位列第72位。 2020年7月,光武鎮入選第六屆阜陽市文明鄉鎮。 2017年8月,光武鎮被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定為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 2017年6月,光武鎮被認定為第四批安徽省千年古鎮。 2014年7月,光武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於、劉、黃古堆 界首市光武鎮是全國唯一以皇帝年號命名的古鎮。鎮西北1至4公里處,有於、劉、黃三處古堆,每處呈雙並立,東西相對。據初步考證為漢代墓葬。於古堆,位於光武鎮於古堆村東首,西座原高7米,面積2400 新陽城遺址 新陽城遺址位於安徽省界首市城區西北17公里處,俗名尹城子,占地136畝,遺址略高於周圍平地1.5米。1998年新陽城遺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城存在於春秋至三國時期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安徽省
174
推薦理由: 王集鎮位於界首市城南,距市區15公里,204省道穿鎮而過,屬界臨路中段,處於北緯23`07’東經115`20’,北靠陶廟鎮,南鄰顧集鎮,東與任寨鄉交界,西和磚集鎮接壤,總面積52平方公里,11個村,99個自然村,449個村民組,人口5.1萬,耕地面積48320畝,系全市第三農業大鎮,農產品豐饒,盛產糧油棉、林果菜、畜禽魚,素有“薯鄉棉區畜禽地,漁具鐮刀商貿鎮“之稱。 全鎮水電設施齊備,通達工程連線各村,傳真電話、政府網路快捷高效,三粉加工、糧油釀造、板材製作、鐮刀漁具、燈飾棉紡等民營經濟發展迅猛,牛肉、山羊、雞禽養殖發達,辣椒、菸草、藥材種植高效,生態環境良好,經濟環境優越,社會治安穩定,民風淳樸,社會主義新農村事業正蓬勃發展。. 2020年7月,王集鎮入選第六屆阜陽市文明鄉鎮。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安徽省
165
推薦理由: 田營鎮位於界首城東南10公里處,東鄰太和,北傍沙河,區域面積26平方公里,耕地2.3萬畝,人口2.9萬,轄十三個村委會。東半部以工業為主,形成了以陶莊湖工業區為載體的集廢舊電瓶收購、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冶煉產業;西半部以農業為主,一年三熟、四熟的套種模式使糧經比例接近1:1,形成以姜樓、高田、任樓為中心的城市居民蔬菜供應基地。 工業實力雄厚: 工業區發展框架已經形成,產業優勢已凸顯出來,鉛業生產面臨著國家發展循環經濟和構建資源節約型社會的政策機遇。產業集群布局增強了園區的集聚、輻射效應,現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再生鉛回收加工集散地。2005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3億元,入庫稅金2300萬元,同比增長100%,工業總產值占全市份額67.1% ,成為界首工業經濟支柱和崛起的引擎。 農業潛力巨大: 農民耕作技術先進,適應市場能力增強,農業基礎設施完善,抵禦自然災害能力強,養殖業已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不斷向規模化、專業化、市場化方向發展。一大批農村能人成為農村生產力的開拓者,活躍在市場經濟前沿,推動著農村經濟發展。 區位優勢顯現: 東部依託園區優勢,可吸納太和冶煉產業;南部依託陶廟山羊市場可大力發展養殖業;西部依託羅莊蔬菜產業可大力發展高效農業;北部隔河與市工業園、火車站遙相對應。一旦臨界鐵路貫通,將使田營很快融入城市發展框架。 基礎設施完善: 交通四通八達, “井字”型公路網路基本形成,電力、電信、郵政、金融、交通等服務業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區域內擁有田營、盧窯兩個農貿市場,年交易額突破二千萬元,極大地方便了人民的生產、生活。 目前,田營經濟發展勢頭迅猛,農村綜合改革穩步推進,各項社會事業進步較快。2005年經濟工作、信訪工作、招商引資、維護穩定和殯葬改革五項工作同時進入全市先進行列,已經基本具備了展開新農村建設的經濟基礎和必要條件,我們應抓住機遇,搶先一步,乘勢推進新農村建設。. 2021年10月,田營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75位。 2017年6月,田營鎮被認定為第四批安徽省千年古鎮。 琉璃寺 界首市琉璃寺位於田營鎮李能村,始建於隋,興於唐朝,現存為在原址重新修建。琉璃寺前身叫留龍寺,留龍寺前身叫五福寺,據傳說,李世民就生在五福寺。隋唐時期,琉璃寺占地面積3000畝,大小寺廟30多 田營十三窯古窯址 田營十三窯古窯址位於阜陽市界首市田營鎮,年代為明—現代。2019年,田營十三窯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安徽省
158
推薦理由: 泉陽鎮位於界首市東南22公里處,是界首市的商貿重鎮,鎮域面積50.3平方公里,全鎮轄17個行政村,121個自然村,耕地4.7萬畝,總人口4.2萬人。解放戰爭時期曾在此設立泉陽縣,1992年3月撤區並鄉成立泉陽鎮,1993年被阜陽地委、行署批准為副縣級建制鎮,1995年被阜陽市列為小城鎮建設示範鎮和綜合改革試點鎮。2000年初分別被省政府確定為首批中心鎮,被省體改委確定為省級綜合改革試點鎮。 [農業經濟] 種植業在以穩定傳統農業為主的情況下,逐步推廣和發展了優質良種、棉花制種和大棚蔬菜。推廣的優質小麥良種鄭麥9023獲得了大豐收,今年的小麥畝產均達千餘斤,6000畝東北早大白馬鈴薯和5000畝脫毒紅芋也都喜獲豐收,畝均收入2000元以上。棉花制種面積擴大到1500畝,畝收入可達3000元,以我鎮翟莊村大棚黃私為代表的反季節蔬菜正穩步發展,平均在5000元以上。林業正由傳統的林業生產向林業產業化方向發展,抓住了全省長江防護林帶項目機遇,成片造林200畝,引進了中46速生林,預計6—8年以後將蓄積木材25000方,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將十分明顯,廣大民眾傳統的種樹栽樹觀念也正在向依靠林業致富的觀念轉變。發展畜牧業已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增長點,利用世行貸款發展小規模肉牛養殖項目,扶持養牛戶60多戶,湧現了張欣然、馬坤等一批養牛30頭以上的大戶,效益十分可觀,大棚養雞是民眾自發興起的養殖致富門路,一棚養2000—4000隻不等,利潤在2000—6000元之間,目前大棚養雞戶在180戶左右,多集中在黃莊村,先富起來的養雞戶已蓋起了漂亮的小樓房。在春秋禽病多發季節,特別是今年-發生的時候,鎮政府組織專人對各村養殖的家禽進行了免疫,防疫率98%以上,在效地避免了養殖戶的損失。 2021年4月,泉陽鎮入選2021年農業強鎮創建名單。 2020年7月,泉陽鎮入選第六屆阜陽市文明鄉鎮。 2014年7月,泉陽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安徽省
91
推薦理由: 顧集鎮位於界首市最南邊陲,與臨泉相隔泉河,東西分別接壤本市的舒莊鎮和磚集鎮。全鎮38176人,總面積24.2平方公里,耕地4.21萬畝。該鎮交通便利,氣候溫暖,適宜各種農作物生長。2000年,人均收入2041元,財政收入達894萬元。 農業是該鎮的主導產業。農產品以小麥、玉米、紅芋、大豆、芝麻等為特色,在劉湖、大程村建立了萬畝優質小麥生產基地;代橋、張橋、程火山行政村建立了萬畝紅芋栽培基地;於莊、段樓、南李等村建立了萬畝芝麻培育基地。傳統的種植技術和高科技技術的推廣,使農業產量連年提高,是全市聞名的小麥和紅芋高產區。 近年來,黨委、黨政府在一手抓區域經濟的同時,注意農業產業化鏈條的延伸和扶持,依託市場,發揮優勢,在養殖業上培植經濟成長點,形成了王南湖的大棚養雞廠和代橋的山羊市場規模,並在建築業、副食品加工上大做文章,全鎮經濟蓬勃發展。 泉河的治理,為顧集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顧集鎮黨委、黨政府熱誠歡迎外地客商積極到顧集大顯身手,顧集人一定會給你們一個驚喜!. 王莊古文化遺址 王莊古文化遺址位於界首市顧集鎮王莊行政村,年代為新石器時代,類別為古遺址。王莊古文化遺址為阜陽市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展開】
舉報
排名規則:《界首十大強鎮排名》根據每個卡片的搜尋指數、人氣投票進行排序,使用大數據排序,排名公正客觀!。
各市富有鄉鎮相關榜單
最近更新
熱門榜單
新增卡片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