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陸軍剛剛開始欣賞直升機航行的價值。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使用直升機,並在韓戰中廣泛將直升機用於偵察和疏散目的。然而,隨著機器複雜性的增大,陸軍開始看到更先進的直升機執行各種任務的前景。

這個項目的明星應該是AH-56“夏延”,它激進的設計將高速與攻擊力結合起來。“夏延”可以在執行運輸任務時為其他直升機護航,或進行地面支持和獨立攻擊。特別是它包含一個強勁的推進系統,可以提供高達275英里(1英里約合1.6公里)的時速。

但是,“夏延”成為自己承諾的受害者。使“夏延”成為可能的技術還沒有成熟,早期原型機遭遇問題,導致致命崩潰。空軍厭惡“夏延”,認為陸軍試圖竊取近距離空中支援和阻截任務本身。

“夏延”因此流產。幾年後,陸軍推出了AH-64“阿帕奇”直升機。

B-70“神婢”轟炸機

B-70“神婢”被構想為B-52“同溫層堡壘”轟炸機和B-58“盜賊”轟炸機的替代品。B-70被設計為在高空穿透蘇聯領空。對許多人而言,B-70代表著空軍的未來。

B-70是一種美麗的飛機。機型長且光滑的“神婢”更像是太空船。倖存下來的原型機仍然在俄亥俄州代頓的美國空軍國家博物館展出。

但是,“神婢”非常昂貴,這個費用使其脆弱。當洲際彈道飛彈顯示出能夠將核武器打到蘇聯本土的偉大前景時,美國對向另一種重型轟炸機投放巨資的想法不感興趣。蘇聯在攔截器和地對空飛彈技術方面的進步,也使B-70的任務比一開始預期的更危險。

在僅僅製造兩架原型機後,空軍停止生產這種飛機。15年後,具有一些表面上相似特性的B-1B開始服役。

A-12“復仇者”攻擊機

如果我們擁有一種能從航母上起飛的隱形攻擊轟炸機將怎么樣?在80年代中期,海軍需要替換掉心愛的且令人尊敬的“入侵者”A-6艦載攻擊機。基於對隱形技術進步的期望,麥克唐奈-道格拉斯航天設備製造公司開發了A-12“復仇者”——一種亞音速“飛翼”轟炸機,在視覺上類似於微型B-2“幽靈”轟炸機。就連空軍都對A-12表現出興趣。

但是存在問題。對隱形塗層的預期過於樂觀,而修復又大大增加了“復仇者”的重量。費用飆升,但飛機卻未能上天。然而,最大的問題是,“復仇者”在冷戰結束之際進入設計和生產周期。面對緊縮的國防預算,美國國防部長迪克·切尼決定廢掉A-12項目,以支持較低風險的方案。

未來戰鬥系統

在21世紀初,名為“軍事革命”的理論造成了被稱為“未來戰鬥系統”的陸軍大規模採購計畫。未來戰鬥系統構想了一種將武器、車輛和感測器集成起來的系統。

但隨後,布希政府讓陸軍參與了伊拉克戰爭。伊拉克戰爭要求的系統並不適合未來戰鬥系統概念。戰爭進程使未來戰鬥系統遭到質疑。

所以,未來戰鬥系統緩慢死亡。雖然未來戰鬥系統構想的個別部分倖存下來,但這個理念仍屈從於預算和軍事現實。

海上控制艦

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海軍上將埃爾莫·朱姆沃爾特推動了海上控制艦的想法。這是種小型航母,將保衛海上通道不受蘇聯遠程攻擊飛機和蘇聯潛艇的入侵。

但最終,海軍認為,新艦隻的費用以及它們可能會占用投入到超級航母的資源的風險太大了,於是放棄了這一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