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亞洲糖王到香格里拉之父當初郭氏家族全資投入煉糖業,當豐厚的利潤滾滾而來時,郭鶴年又做出多元化國際化的決策,把放到一個籃子的雞蛋又放回多個籃子裡。
除了繼續發展煉糖業,郭鶴年又將企業經營的觸角伸到糧食、工業、航運、礦產,地產、國際貿易、保險(放心保)、酒店、建築等多方面。上世紀90年代,他以巨資收購香港英文報《南華早報》、香港無線電視等香港重要媒體,從而使他多了個“傳媒大亨”的美譽。
在郭鶴年眾多的王冠中,除了糖王之外,“香格里拉之父”的稱號格外醒目。
七十年代初,亞洲政局大體穩定,經濟發展迅速,經常飛往世界各地的郭鶴年又注意到旅遊業將是一個重點發展區域。而酒店則是旅遊業的發展工具之一,環太平洋區域擁有促進旅遊業成長的最大潛能。
1971年,郭鶴年在新加坡建立了他的第一家酒店——香格里拉酒店。在他的心中,傳說中的香格里拉就是個世外桃源,他希望自己的酒店成為所有人心中的世外桃源,清靜不受干擾地卸下所有的負擔,盡情享受生活的美好。就像他的低調處世原則一樣,不論他現在多么知名,他還是像隱士一樣希望不受外界名譽受累,執意把自己隱於媒體的聚焦之外。
像當年糖業一戰一樣,定位於高級酒店的香格里拉酒店又是一戰成名。郭鶴年趁熱打鐵,開始在新馬泰布局。漸漸地,香格里拉被認為是高級、與眾不同的象徵。而在郭鶴年創辦的酒店中,只有最高檔次的五星級賓館才能命名為“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酒店提供了衡量亞洲酒店服務的一個標尺。比如“亞洲人的待客之道”,就發軔於香格里拉酒店,風行於世界。
事實上,為亞洲酒店確立新的核心價值的推動者,正是香格里拉酒店集團。“香格里拉之父”、“酒店業巨子”的桂冠又戴在了郭鶴年的頭上,甚至有些掩蓋了“糖王”的光芒。
郭鶴年圖片

幾經沉浮 打不倒的商業巨子

六七十年代是郭鶴年事業發展的黃金時期,似乎他所向披靡,戰無不勝。後來他說了歷年心得:失敗是成功之母,我本人的經驗,成功也是失敗之母。這位商界奇才也歷經了幾次商業帝國拓展中的失敗。
早年郭鶴年的力克務公司就經營航運業,他的船隊後來也成為家族企業的重要部分。七十年代的經濟復甦讓航運界十分樂觀,船隻被一艘艘造起來,到了八十年代大家卻發現全球貿易雖然繁榮,但一些原產品加工生產已經轉移到原料產地,而且飛機也被用來運貨,航運生意日漸清淡。
經過慎重的考慮,郭鶴年決定從航運業中脫身,只保留在新加坡的太平洋船務。據媒體估計,他在航運業的損失高達1億美金。
與此同時,曾經給他帶來榮耀的酒店業在八十年代中期也陷入了低潮,不過他不再“斷腕”。後來他解釋道:酒店主人的成功故事,必定促使他人造更多的酒店,最終造成客房過剩,但是再經過一段時間的平衡之後,還會有一個盛宴期。因此郭鶴年相信酒店業還會看到“太陽的再度照耀”。
而曾讓他最早成名的糖業在八十年代後期因判斷失誤,在糖的期貨生意上遭遇滑鐵盧。幾次失誤讓郭鶴年對“成功是失敗之母”有了特別的認識。不過他不會就此泄氣。新加坡財經界由此評價郭鶴年不是一個在經濟衰退時期會破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