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歷史煙塵中,曾經存在這樣一些古道,它們夾在古代荒蠻的山水之間,充滿未知的危險和詩意。沿著它們,張騫曾經出使西域、文成公主遠嫁他鄉、成吉思汗遠征歐洲大陸……這些道路逶迤過崇山峻岭、大漠黃沙、蒼茫草原。這些道路承載的,不只是馬背上的貨物而已,還有路的這端與那端的文明。

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是指存在於中國西南地區,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馬古道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地域稱謂,是一條世界上自然風光最壯觀,文化最為神秘的旅遊絕品線路,它蘊藏著開發不盡的文化遺產。茶馬古道源於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興於唐宋,盛於明清,二戰中後期最為興盛。茶馬古道分川藏、滇藏兩路,連線川滇藏,延伸入不丹、尼泊爾、印度境內,直到西亞、西非紅海海岸。

夏特古道


夏特古道北起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昭蘇縣的夏特牧場,南至阿克蘇地區溫宿縣的破城子,它溝通天山南北,全長120公里,乃是伊犁通南疆的捷徑,是絲綢之路上最為險峻的一條著名古隘道。夏特古道是聚考古和探險為一體的高危的徒步探險線路,穿越途中,支離破碎的木扎特的冰川,冰縫、冰河,以及洶湧的南木扎爾特河都會給探險者構成極大的威脅。

太白山古道

太白山古道地處秦嶺山脈主峰太白山北麓,其入山口位於太白縣鸚鴿鎮柴胡山村,該村距太白縣城45公里,與西安相距140公里。李白、杜甫、韓愈、蘇軾、于右任等歷代名人曾多次由此古道登臨太白山,其足跡遍及太白山的山山嶺嶺,留下了大量讚美太白山景色的絕妙詩篇。從太白山古道登山口進入,沿途每隔十里一座廟宇,自下至上分別還留有下白雲、上白雲、大殿、駱駝樹、斗母宮、平安寺、明星寺、放羊寺、小文公、大文公等廟宇或遺址,至海拔3767米的太白山頂則為拔仙台神廟。這條古道,步移景換,植被分帶鮮明,第四季冰川遺蹟比比皆是,松林、石海、石河、冰斗湖等景觀令人嘆為觀止,"古風古路仍依舊,今景今韻邀君登"。

劍門蜀道

劍門蜀道,四川有"四絕"--九寨之奇、峨眉之秀、青城之幽、劍門之險。古代川北三條蜀道:金牛道、陰平道和米倉道,最重要的金牛道就是劍門蜀道。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在大劍山(劍門山)中段,依崖砌石為門,故名劍門關,並在大小劍山之間架築飛梁閣道,劍閣也因此得名。劍門關峭壁如城牆,獨路如門,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成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古蜀道的咽喉。

徽杭古道

徽杭古道西起徽州績溪縣伏嶺鎮,東至浙江省臨安市馬嘯鄉,位於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北側,北靠黃山,南依天目山,全長25千米,是古時聯繫徽州與杭州的重要紐帶,保存最完整的一段是績溪縣境內的盤山石階小道,是徽杭古道的精華所在。據史料記載,這條古道早在唐代就已修成。徽杭古道是歷史上徽商與浙商交流貿易的重要通道。徽杭古道附近的重要景點有:障山大峽谷、胡氏宗祠、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江南第一關等。

陰平古道

陰平古道自古以來就是險要崎嶇之路,歷代除了當地農民行走之外,就只有必要的戰爭需要才用此道。明代將領付友德曾帶兵走過此道,紅軍長征時,李先念曾副食紅軍走過此路,後來人民解放軍青川時曾走過此道。陰平道上最險要的去處是摩天嶺。其嶺北西坡度較緩,南面則是峭壁懸崖,無路可行,當年鄧艾就是從這裡裹氈而下,度守摩天嶺直插江油關而滅蜀的。如今嶺南已開闢了曲折小道,當地人叫"九倒拐"。

雲台古道

雲台古道(修陵官道)是一條早已被廢棄的古代商道,位於目5A級景區雲台山風景區。據說這條古道修建於公元908年的宋代,是當時山西通往汴梁都城最近的一條大道。可以想像,當時這條古道有多么繁華,在沒有大型工具、機械設備的時候要想挖開這樣一條山縫,鋪設這樣一條道路要耗費多大的力量。

京西之山

京西之山,統稱西山。群山之中,遍藏烏金。元、明以來,京城百萬人家,皆以石炭為薪。加之這裡出產石材,琉璃的燒制更是聞名京城,於是,拉煤運貨的駝馬成群結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在山路石道上來來回回,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京城到西部山區,再遠至內蒙古、山西地商旅道路。

旌德古道

旌德古道位於安徽省旌德縣,古時供傳車、驛馬通行的旌涇、旌績、旌寧、旌太四條縣際驛道,舊時均為石板路。因地扼宣、徽咽喉,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大部分路段已改建成公路,少數廢置未用。

梅關古道

梅關古道位於距廣東南雄約30公里梅嶺頂部。其得名相傳據南遷越人首領梅絹的姓氏得來。梅嶺自越人開發後,成了中原漢人南遷的落腳點。梅嶺得名的另一說法是這裡多梅樹,故稱"梅嶺"。南雄梅關是南北交通要道和兵家必爭之地,史稱"南雄"。梅關古道設關始於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