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是一種人工開鑿的通航河道,通常是用於航運的,因此名為運河,此外運河還有灌溉、分洪等等功效,其中京杭大運河就是我國最著名的一條運河,接下來TOP10排行榜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京杭大運河吧!

世界裡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運河

京杭大運河於春秋時期起始,是世界裡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運河,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之一。起點位於餘杭(現杭州),終點在涿郡(現北京),途中穿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個省份和天津、北京兩個城市,連線五大水域: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全程約1794公里。它的主要水源來自微山湖。這項偉大工程不僅彰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也是中國文化的重要象徵。其存在對中國南北區域經濟、文化的創新和交流,以及沿途地區農工業經濟的繁榮起到了關鍵性的影響。

京杭大運河的歷史由來

京杭大運河的建設始於春秋時代,最初主要用於支持軍事活動,例如運輸部隊和物資。隋朝統一中國後,他們決定修建連貫南北的運河,其目的不再僅限于軍事,而是轉向服務於經濟。當時,中國的經濟重心已從北部的黃河流域轉移到南部,南部的經濟在混亂的四百多年中迅速發展。隋朝希望加強對南部的管理,加強南北經濟聯繫,所以建設了這條運河。

此外,隋朝也需要通過運河來對抗南方強大的門閥世族和北部邊境的威脅。自隋以後的各朝各代,包括統一和分裂時期的政權,都對運河的修繕和完善給予了高度重視,以利用其在經濟、政治和軍事上的用途。元代時,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明清兩代則將其發展為南北主要水運線。運河的開鑿和整修始終是為了滿足實際的運輸需求,成為封建王朝的生命線。歷代有遠見的統治者都十分重視運河的建設。

京杭大運河的運用情況

京杭大運河,長3200公里,歷史可追溯至2500年前,是最早、最長、最大的人造河流,北端起於北京,沉積了豐富的運河文化。運河連線了政治與經濟中心,同時聯絡了不同的流域生產區。封建統治者利用運河建立了漕運系統,運輸各地物資至京城。漕運體系經歷了多次變革,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如唐朝將直達運輸法改為分段運輸法。明清時期,隨著經濟發展,物資交流需求增大,漕運逐漸商業化,官方也因勢利導,允許漕船附帶貨物或載客運輸,使得運河貿易更活躍,催生了眾多商業城鎮,京杭大運河由此也演變為商運河和民運河。